4年前,史嗣智轻松地拿到"环球小姐"和"世界小姐"在中国大陆的授权时,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面临怎样的道路。
中国选美经济的先驱
史是北京葛萝登公司的总裁。从1988年开始,他曾经在台北从事"环球小姐"和"世界小姐"等评选工作近10年。1998年,史嗣智到北京创办了自己的葛萝登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在环球小姐总部,环球小姐授权部总裁曾经对史嗣智开玩笑说:“你真的要办吗?在中国办选美可是很难的。”史嗣智却信心十足地说:“我有信心!”
为了拿到批文,史嗣智从残联跑到妇联,从文化部跑到国家旅游局、新华社和团中央,一直没有结果。最后,史通过民族报社,试图以“2002新千年民族风采大赛暨2002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的名义合作举办。为了低调起见,史嗣智选择广东省恩平市的恩平度假村作为大赛地点。但在最后一刻,活动还是被当地文化部门叫停。最后,组委会只能将17名参赛佳丽聚拢在一间屋子里进行评选,现场仅有几名评委。参加"环球小姐"评选的中国小姐,就这样草草出笼了。
“‘环球小姐’和‘世界小姐’两个组织一直都希望中国能够加入他们的体系,但他们也知道中国国情,所以一直没有进展。其实是蛮难的,如果容易办,早就办了。”史嗣智现在自嘲地说。
2002年5月30日,波多黎各。
上海姑娘卓灵站在了“环球小姐”季军的领奖台上。尔后的2个月中,各种美誉接踵而至,卓灵甚至成了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形象大使"。展现在卓灵面前的,是一条鲜花、掌声和金钱铺就的道路。不过,谁也不曾想到,正是获奖,成为卓灵和史嗣智麻烦的开始。
“我真后悔来内地这几年,碰了选美。至今为止,我自己已经为其投入了200万元,但颗粒未收。"史嗣智一脸苦笑地说。"我觉得自己都成了’Trouble maker(麻烦制造者)’了。错就错在卓灵得了名次,如果不得名次,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事情发生。"
问题出在卓灵的身份归属。据报道,早在2000年12月,卓灵就已经与上海逸飞模特公司签下了一份为期3年的经纪合同。而史嗣智则向记者表示,卓灵在2002年3月8日和葛萝登公司签下合同,合同明确规定:大赛结束后,葛萝登将成为卓灵的经纪人,为期一年。
一方是卓灵指责葛萝登当时强迫她签约,一方是葛萝登披露卓灵隐瞒签约上海逸飞模特公司的事实,违反与其签署的“环球小姐”合约,继而抛出了卓灵假学历、个人素质有问题等“五大罪状”。葛萝登声称将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同时起诉卓灵,索赔金额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一手打造出“环球小姐”季军的北京葛萝登公司,大有和卓灵“玉石俱焚”之势。
如此麻烦不断的“选美之路”,在史嗣智看来真是“苦不堪言”。有人对史嗣智笑言:“今后中国的选美史上要记上你一笔,但希望你能成为先驱,而不是先烈。”
史嗣智究竟会成为先驱还是先烈,估计很少有人关心;而娱乐界的官司,则似乎是人们永远感兴趣的话题:为什么卓灵的赔偿要1000万?更有甚者,香港方面传言索赔将达到数亿元。
无论如何,参赛选手和经纪公司签约,早已是模特业界的国际惯例,毕竟,经纪公司不可能让自己花钱推出来的模特同别的公司签约。1992年,陈娟红第一次参加世界超级模特大赛时,主办方福特公司就要求选手只有签完合同才能参加比赛。"香港小姐"的评选,最终也是获奖者成为主办方香港无线电视的签约艺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全世界也只有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是官方性质的模特大赛,并且设有6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其余大赛都是以签约作为奖励。
事实上,葛萝登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举办选美大赛,就是期望有两方面的收入:一方面是中国区大赛的广告赞助,另一方面是作为获奖者经纪人的收入。
史嗣智说:“卓灵让我们蒙受了巨大损失,其中包括一份40万美元的广告,一份150万台币的广告,一份100万港币的广告,现在全泡汤了。"
很难核实这几则广告的真实性。但是,三则广告的收入合计人民币达470万元,按照30%的代理费用,葛萝登就可以有140万元的进账,如果卓灵以"环球小姐"的名义履行一年的合同,葛萝登和卓灵双方的收入将是非常可观的。
这才是“美女经济”的核心:当美女们吸引全世界的眼球的时候,组织者吸引的是全世界的真金白银。当然,美女们自身也是直接的收益者。
近几年来,中国的“美女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市场相比,国内市场规模仍是“小巫见大巫”。资料显示,世界最有名的前10位名模中,最高每年有6000万美元的收入,最低的年收入也有2000万美元。国内的市场,根本无法与此同日而语。
据概念98模特推广机构艺术总监张舰透露:"我国最大的两个模特公司新丝路和概念98,年销售额均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国内整个模特行业的收入也不过六、七千万元的规模。"
也就是说,中国所有模特的收入,可能不及一位国际排名第十的模特。
许多人都看到了中国模特业的巨大潜力。今年5月17~20日,世界小姐机构主席、英国皇家慈善机构主席莫莉夫人应中国慈善总会邀请,携上届世界小姐、尼日利亚的艾格芭妮·达雷戈到中国访问,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关爱孤残儿童慈善晚会",并在2001世界小姐大赛第四名、“亚洲美皇后”李冰的陪同下,探访了北京和三亚市的福利院。邀请莫莉夫人考察三亚,显示了三亚市政府积极争办世界小姐总决赛的意图。这次正式的拜访,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有官员称:"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世界小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环球小姐总部同样对庞大的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史嗣智透露,今年7月,环球小姐总部一行6人已经到过中国,拜会了相关部门,国内有好几个城市,如青岛和大连等,都在积极申办2004年环球小姐总决赛的主办权。9月份,环球小姐全球总裁还将携2001、2002"环球小姐"来中国进行正式拜访。
业内人士分析:“只要选美大赛的总决赛在国内进行,势态就会明朗化。”
嗅觉灵敏的经纪人们已经感觉到商机的到来,“美女经济”在中国的新一轮发展,也是指日可待。
最美丽的季节性商品
1979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国际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先生率领法国模特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让长期穿中山装或军装的国人第一次认识了"时装",也第一次领教了"时装模特"。而此时,模特在西方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
1980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服装模特表演队伍,几年后北京也出现了第一支时装表演队。昔日的组织者张舰、模特汪桂花,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模特界呼风唤雨的人物。从那时起,中国时装业开始萌芽、发展,模特也开始以服装表演的名义"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中国模特界的“元老”之一,张舰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模特商品论”:模特公司的产品就是模特,花上百万元举办大赛,就是要推出新模特,开发新产品。公司运作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模特们推向市场,出售给商家。
“从选拔人才,到培训、包装,到出厂,这是一系列严格的程序。模特最终出笼,必须经过大赛。名模的惟一标准就是被客户使用;模特是一种商品,好卖就行。它只是模特公司赚钱的一个工具。”张舰毫不掩饰地道出了模特公司的经营理念;这也差不多是“美女经济”的全部流程。
这种说法,许多人可能感到有点难以接受,因为拿人跟没有生命力和感觉的商品相提并论,着实让人感到吃惊。但是在这个他人看来光彩耀人的行业里,却是司空见惯的事实。我们甚至还听到过更为难听的说法:被时装界视为国际超级名模中最具潜质的萨拉·托马斯竟说,“模特世界就像出售牲畜的市场!”
难听归难听,这个可以一夜成名的市场,依然引无数年轻女孩竞折腰。经纪公司挑选模特,关心的是面孔,是气质,是毫不含糊的84、60、82三围。经过严格的挑选淘汰,被"买走”的会欢天喜地,没被挑中的则黯然神伤。
一个模特这样诉说道:“几分钟的时间完全可以告诉你成功或失败。”她每天都面临着客户的挑选,面临着淘汰,但她必须承受由此而来的挫折感,否则,“我就没得做”。
然而,模特毕竟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公司出售后,钱就直接流进公司的金库;模特则不同,模特是活的商品,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商品,模特也需要生存。张舰说:“作为模特公司,我们要考虑模特的利益,要让模特有利可图,经纪人要对模特有价值,一旦经纪人无法满足模特的需求,你的‘商品’就会弃你而去。”
“我们是服务业,模特就是出卖自己的外形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不管多么有名的模特,都是为客户服务的,而不是人家为你服务。”上海霖杰时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罗蓓菁说。罗曾经是上海最大的模特公司东亚模特的经纪人。由于东亚母公司的法律问题,原先东亚的办公室已经被封存,作为经纪人的罗蓓菁和旗下的多数模特一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霖杰时尚”,记者采访时,新公司刚刚搬进位于上海徐家汇汇银广场的办公室。
“模特是一种季节性的商品,不同的是,这种商品被用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而不是被直接消费。”上海同济大学首席人力资源专家罗瑾琏教授如是说。所谓季节性,一方面是指模特的工作一般分为春秋两个演季,另一方面,模特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模特一般的从业时间不过2~10年,并很快会被更年轻貌美的模特替代。
罗瑾琏教授特别指出,所谓“美女经济”,其实是和“新经济”密切相关的,与传播手段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
早在清末民初,国内就有了选美比赛,参加者多为妓女,举办者也以小报为主。香港是从1946年开始评选"香港小姐"的,多为报纸和夜总会举办。1973年起,香港有线电视开始承办"香港小姐"的评选,评选活动这才成为香港人生活中的大事。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视很快得到了普及,美女们的形象才能借助电视被大众所欣赏,同时,赞助商的广告也能更大范围地得到传播,因此,电视媒体的普及是"美女"走向"经济"的桥梁,这一点和奥运会赢利颇为相似。
名模是用钱堆出来的
2001年,17岁的东北姑娘韩璐来到了上海东亚模特公司的办公室。罗蓓菁发现了这个小姑娘的潜力,并开始为她做造型设定,同时开始体形训练。
"这是一个完全的商业行为,不能让不规范的东西影响她的成长过程。"罗说。
“好模特是用钱堆出来的,”罗说,“我们现在准备让她先赚一点钱,让她去拍广告,这样,她才能用好的化妆品,穿好的衣服,才能感受到什么是流行,什么是时尚。”
有媒体曾经说,一个模特在浦东租房子,啃馒头,穷困潦倒,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名模;对此,罗蓓菁明确表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对于模特来说,接触的是最流行的东西,面对的是华丽辉煌的场面,如果没有底蕴,没有高贵的气质,日常生活那么潦倒,就会给人小气的感觉,最终是不可能成为名模的。名模一定是用钱堆出来的。”
资料显示,模特对自身的投入大体如下:
——头发养护与修饰费用:养发、护发用品费用,发型设计费,发型制作费;
——化妆费用:化妆师的费用,化妆品费用,手指甲修饰费用,脚趾甲修饰费用,面部保养按摩费用,皮肤医生和牙医的费用(没毛病也要定期检查);
——服饰费用:职业感觉好的各式服装的购置费,艺术效果上佳的装饰品购置费;
——训练费用:表演课、舞蹈课、形体课、音乐课、化妆发型课学费;
——经营费用:代理公司的手续费,各种职业照片的摄制冲洗费,模特宣传手册的编辑印制费,与媒体打交道所需要的费用,参加比赛的费用,交通通讯费用等。
中国第一批模特之一、北京新丝路模特经纪有限公司副总裁汪桂花不久前在整理旧物时,突然翻到了十几年前的一个老账单:某场模特演出,全公司的收入共计1150元人民币。而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一些模特的收入为日薪2万。抚今追昔,这位模特界的“元老级”人物感慨不已。
模特的收入大致来源于影视剧、广告(包括立体、平面和形象代言人等)和服装展示、产品展示。由于模特涉足影视要求相当严格,而中国模特整体素质尚有待提高,因此从事影视的模特少之又少。大多数模特从事的是广告和服装等产品展示活动。
据罗蓓菁介绍,国内的模特收入落差极大,收入最高的能达到7位数,收入低的只能有5位数。
模特公司按模特在其承认的大赛上的获奖情况和模特本身被市场的看好程度,一般把模特分为ABCD四等:A等模特必须是全国性赛事的前三名,其出场费在8000-15000元之间;B等模特是4-10名,其出场费为5000-8000元;C等是11-20名,其出场费为3000-5000元之间;D等模特则排名在20名以外,其出场费在1500-3000元之间。国内出场费最高的是已经在国外模特业走红的吕燕,据称,她每场的报价为3万元人民币。
但比赛成绩并不是衡量模特身价的惟一标准。北京著名模特陈静从来未参加过任何模特比赛,依靠自己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力,她的身价也不低。
圈内人士认为,模特只要做到C等以上,就会收入颇丰,财源滚滚,并不像一些人说的,只有大模、超模才会高枕无忧、财源茂盛。以一场秀为例,最多需要两个A等模特,4-5个B等模特,而其余的模特全都来自C等,那么显而易见,A模的需求量远不如C模,其出场费高而频率低,C模的出场费低而频率高,就作秀而言,其总收入几乎是相当的。
罗蓓菁说,模特收入更多来自广告,做广告比走台更容易赚钱。但就国内目前的状况而言,模特的广告收入显然不及影视明星。广告收入和客户买断的年限及范围有关,比如做一个产品的代言人,合同年限不同,价格也不同,同时限制区域也是影响价格的原因。
同时,平面广告模特的收入一般是立体广告的200%,"这是业内不成文的规矩,可能和平面广告保存的时间比较长有关。"罗说。
"模特的收入与她们的名气密切相关,不是所有的模特都能保证有好的收入,名模收入一般都很高。"概念98的艺术总监张舰对记者说。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各模特经纪公司总是试图抓住所有的机会推出自己的新人、炒作自己的名模。
罗瑾琏教授分析说,模特的收入和这个行业的职业体系密切相关,模特行业是金字塔结构,上面是少数高收入的名模,下面则是更多的中低收入的模特。
谁来定义名模
“谁是名模?有名的模特就是名模,能够被大家知道的模特就是名模。但是,目前国内的模特还没有人具有影视明星一样的知名度,大多数模特只是在娱乐界或者圈内知名。”罗蓓菁说。
模特大赛是模特成名的主要手段,但是就国内而言,如果每年要举办10次大赛,全国要产生30名前三名,100名"十佳"模特,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100名"名模"诞生。也许昨天还不习惯T型台上的灯光,今天却有了名模的身价。
显而易见的是,国外完全没有如此多的大赛。同样是国内模特业的开创者之一,北京新丝路模特经纪有限公司总裁李小白深有感慨:“中国人就喜欢用比赛来分个高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模特业的不成熟。李小白认为:“国内模特大部分是评选出来的,而不是市场创造出来的。有些很有名,但是在老百姓那里不知名,说明模特业太注重评选,模特成名的方式太单一化。”
不过,脱离新丝路后创办概念98的张舰却认为,大赛多在一定意义上说不是坏事:“如果国内只有一个模特大赛,是不正常的,反而会搞得很神秘很官方。其实,模特大赛就是一次市场运作,就是模特公司选择模特的一种手段,模特大赛多,竞争淘汰多,就容易带出好的模特,大赛如果运行不下去了,停了,说明市场不接受。通过竞争,能够提高比赛的品质。”
张舰的话,显然是针对2000年中国国际时装周模特大赛的所谓"黑幕事件"而来的,在那场比赛中,新丝路包揽了最佳时装模特的前10名。
但2000年12月13日,陈娟红带头对最佳时装模特评选进行质疑,并宣布北京概念98模特经纪公司、上海逸飞新丝路模特公司、上海东亚模特经纪公司等所属签约模特退出评选。
在上海的模特圈中,王雯琴是通过杂志封面出名的模特之一。作为在著名时尚杂志《ELLE》香港、台湾和泰国版封面上出现的第一张大陆面孔,王雯琴身价倍增,媒体也曾经以《ELLE的第一张上海面孔》大肆报道。
当然,拍杂志封面并不是模特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罗蓓菁介绍,为国外著名的时尚杂志拍摄封面,报酬也不过一天几百美金,为国内杂志拍封面,大多数是免费的,不过上封面代表了模特的地位。
作为王雯琴的经纪人,罗蓓菁的目标是把王雯琴推上欧洲一流时尚杂志的封面。著名男模胡兵也曾经说过:“在比赛中拿奖并不代表你是最好的,评价一个模特的成就应该看他上了多少杂志的封面,为多少产品做过形象,参加过多少次服装设计师的演出。”
参加模特大赛获奖,上时尚杂志的封面,参加著名时装设计师、顶级品牌的时装发布会,这些被公认为是模特成功的标志。但在经纪人罗蓓菁看来,在时装大师的发布会上,作为主角最后被大师牵着手一起出来谢幕,才是一个模特的最高理想。
在罗蓓菁看来,王雯琴具有国际名模的潜力,因此公司帮她联系了意大利的一家合作模特公司,王雯琴已经只身前往意大利去寻求发展。显然,罗希望王雯琴能够成为最后一个出场、和欧洲一流时装大师携手谢幕的模特。
对于模特的评价,国内也曾提出过一些标准。1996年,纺织总会和劳动部联合颁发《服装模特职业技能标准(试行)》,这相当于一个全国性的模特竞争标准,表明服装模特成为国家正式承认的职业。
但是,这一标准根本就没有实施过。
张舰分析说: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标准原本是按照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系制定的,“模特行业是零散的行业,不像机械行业,是一个系统下来的。”而且,这一标准与市场的实际情况不符。“模特的标准根本无法量化。模特应该转几个圈,走几种台步,做几种造型,这些标准太机械。现在的市场情形是,一个模特被各种手段包装起来,炒红了,即使她只能转一个圈,只会走一种台步,客户也会花20万去买这个形象。“
2000年起,又有”模特从业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将出台”的说法,但迟迟未见公布。张舰认为,这种标准只能是技能规范,因为模特职业极其特殊,“教授是越老越值钱,而模特是越老越不值钱,一夜成名,可以成为超级模特,年龄大了,就得退出。”
也有人提出,通过模特考级来确定名模,并形成相关的收入体系。对此,同济大学的罗瑾琏教授说:“我相信人力资本最终应该由市场来说话,由客户来选择,对于市场的干预可能是徒劳的。”
罗蓓菁也再次重复了她的那句话:“有名的模特就是名模,最后要由市场说了算。”
被剥削的美女们
做欧米茄手表的形象和亲善大使、年收入5600万美金的世界名模辛迪·克劳馥曾说:“模特是被人剥削的职业,并不是穿上高级时装就能得到幸福。”
风光与金钱的诱惑,总能让人忘掉被剥削与被出售的感觉。我们没有看到名模们主动退出舞台,反而看到越来越多的跟进者,年龄也越来越小,十三四岁的小女孩甚至都加入到这一行列。
按照国际惯例,在西方,模特是不能自己承接业务的,只有模特经纪公司才能承揽业务。西方还有了模特法,模特法规定,模特是自然人,不具备经营的资格,因此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不能收费。模特的资格是由模特公司审定的,合格的被聘用,不合格的就不能做模特。
在国内,模特公司和模特之间的关系如何?新丝路老总李小白作了很现实的分析:“公司与模特的签约周期较短。模特很现实,三年内公司能给模特带来利润、带来业务,她就跟你,没业务,就不跟。挣到钱分成,挣不到钱就分手。模特在契约签定后就做业务,而且只能和模特公司共荣华,不可能共患难。”李认为:“两者应当是一个共同体,就如同水离不开鱼,鱼也离不开水那样。当然也是你利用我,我也利用你:你通过我推广你,我通过推广你挣钱,所以我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也有矛盾。”
说到底,模特公司与模特之间是纯粹的契约关系。为此,模特公司之间应该建立起正常的竞争体系。李小白说:“这个公司挖你的人,那个公司挖你的人,没有行规,你怎么去做?首先模特经纪公司之间要按游戏规则做,如果按规则做了,模特就不会有什么空子可钻了。”
作为模特的直接管理者,模特经纪人无疑面临着新的挑战。模特经纪的概念是在1991年开始进入国内的。随着近几年体育经纪人、证券经纪人等各种类型的经纪人越来越多,各方面的条款也越来越多,模特经纪人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借鉴。
新丝路的汪桂花回忆说:“最初,国内模特经纪人的服务特别单一,经纪人就是保姆,什么都替你做了,模特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和义务。”对比现状,汪桂花不无感慨地说:“我觉得那几年我们奉献得太多了,不是一点,是全部。作为经纪人,还不如模特挣得多,真的是这样。”
现在,根据公司管理和经纪代理之间的关系,模特、经纪人、模特公司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日益明确,三者是合作方,利用公司资源和模特自身条件去共同扩展市场。各模特公司基本上都是按照25~30%的比例收取经纪代理费,而且,代理内容也是一清二楚。汪桂花说:"哪一部分是公司为模特服务的支出,哪一部分是模特自己的支出,哪一部分是经纪人应该得的,都分得清清楚楚。"
但与国外相比,国内模特的代理费相对较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国外,模特要自费准备所需的一切材料,包括自己的模特卡、宣传手册、资料照片等等,模特公司不替模特支付这些费用。模特还需要拿着自己的模特卡去和客户面试,然后再和经纪人去谈价格,共同经营。
而在国内,这些事全由模特公司包揽了;李小白就把国内的模特公司形容成保姆:“所有的费用公司出,所有的事情公司做,连坐飞机都是公司给模特订好票。”所以,代理费高就在情理之中。
在国内,没有经纪人的模特一般被称为“野模”,中性的称呼为“自由模特”。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种表现。
由于经纪人和代理费的存在,客户跳过模特经纪公司直接找模特签约的现象频频发生。“市场不成熟,模特不成熟,中国的客户恨不得把模特公司干掉,直接找模特。这种体会太深刻了!”说到这,李小白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我们也不喜欢在办公室里面试,但没办法,在办公室里面试,客户跑不了,客户跟模特也联系不上,可以起到隔离作用。这种做法,对模特经纪公司不能把握的客户尤其有效。”汪桂花无奈地说,“模特属于服务性行业,诚信更为重要。”
“一个巴掌拍不响”。客户不按照规则办事,模特难辞其责。前者是模特经纪公司无能为力的,后者现在只能靠模特经纪公司加强规范和监督。"模特如果不职业化,模特公司能做的就是封杀她。今年新丝路会完善与模特的一些合约管理内容,市场如此,我们只能靠更细化的合约内容对模特进行约束。"汪桂花说。
张舰则笑称,模特行业是个“好人不能做,坏人做不好,有本事的人不愿意做,没本事的人做不了的职业”。模特、经纪人、管理人员、专业制作人员等形形色色的人员形成了模特这个特殊的行业。张舰认为:“近几年来,模特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模特经纪人和模特团队的发展。”
同样是模特出身、如今身为概念98董事长的陈娟红则认为,专业人员的不成熟是现在整个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制作、策划、营销,模特公司的许多人员本身都没有成熟起来,就出来做经纪公司了,其职业化亟待加强。”
模特公司的发展曾走过一些弯路,原因之一,就是最初国内缺少专业人士。在国内,模特公司一开始就被定义为文化团体,现在从事服装、音响、灯光、造型、舞台调度、化妆等工作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文艺出身。张舰认为:“这批人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是他们,带着模特行业走了一些弯路。”因此,陈娟红才呼吁:“模特行业首先要培养出一批专业人员,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
模特公司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模特经纪人。经纪人一方面代理着模特的业务,另一方面又联系着客户。李小白直陈:“中国不是缺少优秀的模特,而是缺少优秀的模特经纪人。”
希肯国际模特公司的演出总监周迎,最初就是从模特转型到模特经纪人、继而转型为编导的,她认为:“真正完成这种从模特到管理者角色转变的人极少。”
国内模特业发展到今天,变革随时可能发生。概念98的张舰就断言:“模特行业下一阶段必须实现重大的变革,即换一批经纪人,换一批管理者。如果不换,这个行业很难再得到发展。”陈娟红也认为:“现在模特行业的人员结构在慢慢调整,但真正规范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张舰和陈娟红曾在清华大学的一次座谈会上倡议:“希望大专院校学市场、学营销的人才来做模特经纪人。希望大学里能设经纪人专业、艺术管理专业、时装推广专业。”
与野心勃勃的北京人相比,上海的罗蓓菁则显得较为低调和平淡:“我涉足模特行业就是觉得好玩,要是真赚钱,我就不会从事这个行业了,模特公司很难做大,即使是维持也很难。”
“美女经济”在不成熟中长大
尽管中国的模特行业已经走过了23年的路程,但是人们更多的还是用"不成熟"来加以形容。
“客户不成熟,经纪人不成熟,模特不成熟,模特公司管理不成熟,整个行业没有规范的游戏规则,方方面面存在太多的问题。”新丝路模特公司总裁李小白说。李看起来有些“痛心疾首”。
国外的模特公司专业分工明确,舞美、制作和模特经纪完全分离,模特公司的职能很专一,就是为了选拔新人,包装、推广模特。而国内的公司都是大而全,既有模特经纪,也有制作、舞美,有的甚至还包括了模特培训学校在内。
2001年,新丝路细分成新丝路制作公司、舞美工程公司、培训中心、大型活动中心和模特经纪公司等专业机构。概念98也成立了独立核算的7家分公司,包括模特经纪、制作、凯莱希模特培训学校、跃时尚电视制作室、GDB国际制作公司等。至此,国内最大的两家模特公司实现了制作和演出分离的专业化分工。
不过,模特公司的这种分工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企业内部分工,具体运作中还远远未达到各自独立运作的水平。在新丝路,往往是一个项目接下来后,从制作、舞美到模特表演,各部门轮流做下去,所谓的独立核算从今年才慢慢实行。张舰一再重申要把概念98做成一个全方位时尚推广和服务机构,分公司实行独立法人制,其制作公司也已经独立操办过一些世界著名品牌的推广和知名设计师的发布会,但即使如此,仍然无法避免一条龙服务,这是因为,"分公司之间的合作费用上好商量,也方便联络。"
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总干事姚戈认为:“现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程度,但改革程度不够深入。不过这是良好的开端,势必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细分,最后真正实现整个行业的分工。”
虽然都是大而全,各公司还是在寻找自己的独特定位。新丝路以全方位的模特推广来带动整个公司的运作,概念98的全方位时尚制作也已经成为一大优势,势头不错的希肯公司依靠1996年起就介入车展的优势大做会展文章,而上海逸飞模特公司则依托陈逸飞在时装界的个人影响力。李小白断言:超模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模特界即将进入市场细分化时代,"不同的公司将模特分化成不同价格、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说专门适合时装的模特、专门适合休闲装的模特、车展模特等等。
谁给“美女经济”定规矩
中国模特界如今有两个较成规模的组织,一是2000年6月16日由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的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维护时装模特的合法权益和模特市场的公平竞争,会员单位已经从最初的20几家发展到了60几家,全国绝大部分的模特公司与模特培训机构已经召集旗下。新丝路模特公司显然是其中的龙头老大。
2000年12月,概念98的陈娟红质疑中国国际时装周所谓的“黑幕”事件后,概念98从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名单中消失了。
另一个行业组织,就是2000年由概念98公司另起炉灶提出的"全国模特经纪人合作协作体",其宗旨是"资源共享,利益均沾"。按照张舰的思路,会员单位之间有演出的任务,可以互相提供模特,两家公司对代理费进行分配,同时,除了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外,地方性的小公司也可以作为大公司的二级代理。现在,“合作协作体”的成员从最初的几家已经扩大到22家。虽然张舰一再强调“联合是国际模特业发展的趋势”,但从影响力来说,“合作协作体”显然无法与有官方背景的模特委员会相比。
希肯的周迎认为,张舰提倡的资源共享存在代理权不明确、利益分配不清楚等问题。希肯已经加入模特委员会,因此拒绝参加“合作协作体”。
也有模特公司同时参加这两个组织的,北京世纪元素就是如此。
面对“合作协作体”的挑战,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总干事姚戈强调,模特委员会是“为时装业服务的机构”,通过“中国模特职业选拔大赛”和“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两个全国性的大赛,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主流还是为了时装业的发展。
两个行业组织之间的冲突背后,是中国最大的两家模特公司之间的利益之争。
作者: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