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度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圆满闭幕了,这是业内的一次高水平检阅,是产业的年终“盘点”,成绩应该说是沉甸甸的,这一周成了时装界精英们最兴奋的时候。在时尚的缤纷斑斓过后,还有不少值得兴奋的东西。
自1998年在时装周举办首届“中国时装文化奖”评选后,至今办了五届。《中国国际时装周组织章程》“时装文化奖”的评选规则已于近日颁布,在严格规则下的操作,不但保证了评选的规范、公平,而且标志了时装周在制度上的进一步国际化。评委由业内资深专家组成——来自纺织、服装界的权威机构、著名时装企业,他们评选出了最佳时装模特、最佳时装摄影师、最佳时装评论员、最佳化妆造型师、最佳时装编导、中国服饰文化贡献奖等奖项。化妆造型师、时装编导奖项的设立说明了时装演出整体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意精雕细琢了。获奖的记者们都是关注时装的老朋友了,要用这个机会表彰他们对本次时装周的出色报道,并籍此回报他们对时装业的贡献,更要借助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用这些“无冕之王”手中的传媒平台,把时装界的影响扩大到全社会,从中国扩大到世界。
最大的成果当然是推出了一批名模。新浪网的调查显示,78.36%的网友认为本届时装周最大的看点是模特。时装周的每场发布,对模特而言,就象在央视黄金段播放广告一般,是可以让自己改变命运的不可多得的机会。佳丽们深谙此理,因此,在时装周上获得的报酬虽然少于平时的商业演出,但人人都全力以赴,竞争的激烈令人咋舌,淘汰率竟高达90%以上。模特们的所得绝对不仅仅是金钱能衡量的:在中国水准最高的T台上得到的锻炼,名气、关系,和设计师、造型师、摄影师的交流,与同行的切磋,更何况在时装周获奖以后,出场费会大大增加。“最佳职业时装模特”获得者王敏说:“时装周是中国时装业最高水平的演出,所有的设计师都想在这里表现出自己的理念、文化和品牌,都会殚精竭虑,精益求精,各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因此整个演出,从时装到排演、造型都是不错的。这里的演出让模特非常有表现欲望。我太喜欢时装周了。”
“喜欢时装周并且有表现欲望”的不止王敏,也不止是模特。著名摄影师娟子就是如此,她是通过时装周的评选走红的,娟子说:“在文化奖评选‘最佳时装摄影师’以前,根本没有时装摄影这个概念。”名不正则言不顺,很难想象那个时候时尚摄影在社会上有多少影响力,但后来情况就迥然不同了,潘杰、娟子、连旭等一大批专业摄影师得以“浮出水面”。
“喜欢时装周并且有表现欲望”的还有时装企业,这次“东北虎”和“白领”耗费巨资,精心营造开幕式和闭幕式。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企业家对时装周的巨大支持,也是很聪明的投资。因为在这里可以把实力化为名气,把名气变成效益;做广告同样要花钱,花的钱不比这样做少,但效果不一定更好。
“喜欢时装周并且有表现欲望”的更有来自全国的电视、平面、网络、广播包括世界五大通讯社在内的460家媒体,著名的法国时装台FTV派主编带队全程报道时装周,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样,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不少地方,中国时装周都打出了品牌。
见微知著!社会各界对本届活动的如此关注意味着时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时尚,成为流行和潮流;意味着时装不再仅仅属于业内人士,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前卫艺术,时装已经属于大众,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意味着时装已经和市场紧密结合,通过企业、设计师、模特们天衣无缝的合作,把设计理念变做成衣,用T台沟通了商家和消费者。
但不是没有遗憾,或者说期盼,那就是:中国时尚什么时候能变成世界的时尚?丝绸之路的源头、以唐朝的雄豪、宋代的富足著称于全球的中国人,在这方面应当重新让世界获得一些惊喜。二十年前,西方人提起中国,就和现在中国人讲起第三世界的某些小国一样,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以为无足轻重,现在,情况有了一些改变,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的“时装加工厂”(不要忘记19世纪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对外贸易就以纺织品为主),但离世界时尚的发布中心还有相当距离。那一天并不太遥远,请允许我引用毛泽东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名言: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中国成为世界时尚中心时候的到来也应如是。
T台是通向世界的。
文字采写:刘煜
中国职业模特大赛组委会提供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