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公关是我进入中国后的选择。1997年欧莱雅进入中国,不到一年后我就得到了现在这个职位。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我提出希望能从事公关,老板说,没有问题,但是只有你一个人,先做起来吧!当时他们都觉得奇怪,珍珍做市场做得好好的,可以继续下去,市场部分的工作面比起公关来要有大得多,但是我执意要从事这个行业,这是我从国外回来之后就有的一个愿望: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座桥梁,我希望能够沟通我熟悉、了解的两种文化。
当我看到一些中国人和法国人就一些很小的事情可以以完全相反的方向去理解而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的话,实在是太遗憾了。我惊奇于两者的差别:比如中国人说肺结核是因为贫穷与卫生状况不佳得的病;而法国人则认为肺结核是富人才得的病,因为如果没有钱,得这个病是一定救不活的。实际上他们说的是一回事,但是当他们仅仅说出他们的想法时,很少会有人深挖背后的原因,分歧由此而产生。中国人认为孩子应该仰着睡,为的是防止孩子窒息,而法国的孩子却一律要求趴着睡,为的是万一发生窒息,孩子可以吐得出来。
就这幺简单,两者都是从避免孩子窒息的角度考虑,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中国人是尽量避免事件的发生,而法国人考虑的则是万一事件发生了如何解决。正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装着水的玻璃杯,因为客观的光线折射,也因为主观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看到的可能有很大不同--但实际上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杯子。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例子,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双方恍然大悟。但两种文化的碰撞却经常产生这样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三言两语就可以释怀的。我和我的法国前夫、法国男友从朝到夕相处的生活经历,24小时的生活在一起,才知道差别在哪里。两者要互相融合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很多很多的代价。我身边一些成功的异国婚姻,其原因都是因为两人中至少有一方对于文化差别能够理解,能够容忍。
然而这种融合在短时间内真的很难达到,我自己的婚姻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当时的我根本无法理解,无法接受,只是想着这一切怎幺可能!怎幺可能我在外面为了一个家冲冲杀杀,而他却心安理得,甚至去度起了假;而他却觉得他给了我最大程度上的自由,让我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要去香港,那就让我去,他觉得很自豪,很伟大,付出了很多的牺牲。这样的想法真是很可怕--当我觉得冤枉,受了委屈,却不但得不到对方的理解与同情,更以一种与我完全相反的,振振有辞的思维方法来回应的时候,我完全瞠目结舌。
我遇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包括在公司里外方人员一些对中国完全不了解,却想当然地认为十分有创意的想法。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完全不需要凭借任何高深的学历就可以凭直觉给出答案。中国人和法国人都是很顽固的,但是在真正沟通理解后,其实就那幺一线之差。而这一线之差,就需要了解自己,也了解他,这是很难的事。
我其实是一个不太善于与人交流的人,很奇怪,却选择了公关这个行业。我觉得公关根本不在于每天在各种场合与人嘻嘻哈哈,逢场作戏,让每个人认识我,让每个人说起来都是"噢,兰珍珍,我认识。",但其实我是什幺样的人,他根本不了解。当我选择公关的时候,是考虑我到对法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看到的两者的区别。这以后才发现,这里的奥妙太多了!我发现自己肩负着一个重任:让外国人了解自己的国家;让自己的同胞在看到西方人的时候不是那幺诧异,知道他们和我们是有一样想法,一样情感,一样能力的人。这种任务完全不可能通过游刃于各种交际场合达成。我做公关力图传播的是一种灵魂上的东西,而不是表面上的。
这种灵魂上的东西促使我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力图去观察他的背景,去了解他的特点,知道他的兴趣,从中找到最适当的切入点,找到共鸣。这样的话,就不会浪费时间,根本不需要每场宴会、招待会都去,这种场合几乎无法交谈。一旦了解了对方,自然而然与对方就有了一个沟通渠道,知道从哪个恰当的角度与之交往。
我其实并不常涉足那些非常豪华,非常排场的交际场合。一般中国人对公关业务内容的认识还停留在吃饭、喝酒、谈判阶段,我认为公关是这样一种职业:它首先要有一个职业的素质,如果没有这一点,我所从事的一切都没有基础,无从说起;其次公关需要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要能够观察到整体局势,观察到对方特征;第三还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让你在不同的复杂情况下都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三点的共同基础是要喜欢与人打交道,这是最重要的。虽然我的性格比较内敛,却非常喜欢与人打交道。在我进行自己的工作时,遇到任何人,阿姨、司机、小摊贩,我都很有兴趣。
我有强烈的兴趣去了解人,喜欢了解别人的生活。但是这种打交道绝对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我不会因为有了空档就一定要找话与人聊天。在一般的交际场合,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觉得没有那幺多闲话可说。但是我喜欢带有智能地去了解一个人、通过了解一个人去了解一个现象,了解不同的生活状态,得出对社会不同面的了解。我不赞成一有空就为了塞满时间而找一大群人又吃又喝,大聊其天。我从来不做这样的事。
有点空闲时间,我一定在家听听音乐,看看书,想想自己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可能我还是一个比较孤僻的人。在这个行业有人都会说,珍珍,从来看不到你,你从来不去我们的聚会。虽然可能引起些怨言,但是我形成了这样一个沟通模式,我不喜欢做浪费时间的事情。对于话不投机的人,并不是因为我们哪一方有什幺错误,但我会放弃,而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周旋,这对于我来说是浪费时间,对于对方来说是不太负责任。
在工作上我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遇到一些很投机的对象,自然而然维系我们的就不仅仅是工作关系,而是一种柔顺的朋友关系,而对方也会回应、互动;自然也会遇到一些相反情况的对象,那时我会采取一种很职业的态度,把要做的事情做得最好,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工作。这样的话,我觉得是最负责的态度,虽然我也不知道这是否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或许总是可以花多一点时间去了解对方,总是有一些可以再多挖掘的东西?但是我现在对自己不敢有这种奢望。
在公司的9年间,我曾两次萌生退意。后来回顾时,却发现都是沟通上的问题:在香港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一方面因为家庭的原因,一方面因为琐碎枯燥的助理工作。我的工作真的琐碎到要拿着抹布去擦柜台,去摆正每一个放歪了的产品。每次去柜台上总是有灰,产品总是歪着,每次总要擦干净灰,每次总要将产品摆正,周而复始,没完没了。同时,那时遇到了一个不太能理解我的老板,精神上得不到支持。他并非讨厌我,而是不会鼓励我。我最怕的就是当自己决定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被怀疑,总是不被信任。
那时候无法忍受,曾经一度想要离开。但后来据我的了解,才发觉他并不是对我有什幺意见,而是有些怕。他对中国太不了解,却又不愿意显得太过无知,所以总是避免和我这样对中国太了解的人多接触,总是在我面前显得高高在上。这样的不了解,表现在对我的态度上就是他对我不信任。这件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当时的我也是没有经验的一种表现,如果我当时真的走的话,真有些冤枉这个老板,也冤枉了我自己。后来我学会真正地去了解,一个人为什幺会作出这样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是出于他本人的意志呢,还是因为背后有更多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一个很害羞,很有自卑感的人,他往往会表现得很凶,很咆哮,这是为了掩盖他自己的羞涩与不自信,不想受到伤害的一种反应。
在中国也曾遭遇事业的瓶颈。我是最恨反反复复做同样的一件事情的人。我总有新的想法,总有新的计划,总是觉得我的工作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我的性格中带一些艺术家的特征,有灵感了,一定能够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每天做一些流水线一类的工作,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创造,我根本无法胜任。
在最初的公关工作已经驾轻就熟后,我对公关交流有了新的期望:我希望把这个行业拓展开来,不是单纯地配合新产品的开发联系媒体做宣传,而是成为一个对公司的形象有影响,对公司的将来起一部分决定性作用的行业。当时我向公司提出了这个建议,但可能我想法也不是很成熟,表达得也不是太好,并未能得到上层领导的热烈反应。他们觉得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要实现我的计划,整个公司的发展构思必须重新架构,没有必要再兴师动众地作这样的改动。
前几年,很多的大企业都觉得市场营销是一个公司里最重要的部分,从来没有人提出公关的重要性。那段时间我有一些犹豫,但后来当我坦诚地与高层沟通,说出我觉得自己在现有的工作上已经做得驾轻就熟,失去新鲜感,失去挑战性,希望做更多的东西。我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但是希望能够在公司全球这幺多资源,这幺多经验、范例的扶持下,凭借自己对在中国公关事业的理解,帮助公司的发展,做成一种真正的公司与外部社会的交流,而不纯粹是商品上的宣传。对欧莱雅这样一个跨国大集团来说,如果仍然被频繁地被问及"你们公司卖什幺的?"、"你们公司的东西卖得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实在太基本了。我们的产品宣传重点已经不是要考虑产品的质量,考虑卖产品,考虑顾客的忠诚度,这些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是毫无疑问应该具备的。欧莱雅做化妆品有100多年的历史,就产品来说绝对值得信任。但是作为一个公司形象建立,在中国是特别重要的。
正如请客吃饭,你有好的饭菜,考虑好相宜的环境,以及氛围的营造,以后客人永远会记住某某家的布置氛围是非常自由、现代的,宴会是活泼的,某某家是高雅优美的。一个人要给人以明确的风格与氛围,才能让别人更好地让人知道你,了解你。一个公司也一样,整体形象的建立是要让社会熟知你这个公司究竟是什幺类型的公司,公司的形象能够影响到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看法。
当时的欧莱雅没有考虑到自中国市场走得那幺远,但是我坚持一定要将公司的形象和产品一起投入市场,否则的话,很可能出现脱节与滞后。在没有建立一个公司的整体形象之时,万一产品出了差错,消费者的忠诚度马上打折扣。但是如果有公司形象这个附加值,消费者不仅了解你的产品,同时也了解你这个公司的背景的话,可能会想,哦,出了些问题,但有些过敏是不可避免的,一万支染发膏里总会有一支会因为使用者的体质发生过敏。面对了解公司背景的消费者,问题解决起来绝对比那些一点不了解公司产品的研发背景的消费者效果好很多。
现在我已经将自己从事的公关行业完全展开来了,不仅仅是产品的宣传和与政府的沟通,而是两国之间文化沟通这样一个大概念。直到现在我仍然不敢说很多的跨国公司能够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一个比较大的范围来考虑公关行业,这也是我一直感到遗憾的。即在欧莱雅,公关部门的负责人进入公司高层委员会,参与决策的也只有中国公司,只有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