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李国盛和妻子王敬英结婚已经有47个年头了。你可能想不到,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
我们听说过,有不少包办婚姻的结果,是两人分手去搞“自由恋爱”去了。现在大家都“自由恋爱”了,可离婚的仍然不少。王敬英说,其实什么年代都有离婚的,也都有不离婚的,关键还在于两个人能不能适应在一起生活。
“一拜天地”时给老婆磕了个头
王敬英的嫂子是他们的媒人,她见过李国盛,同时李国盛的父亲也见过了王敬英。合适不合适,他们说了算。
在去登记前,李国盛和王敬英倒是见过对方的照片。说来有意思,两人知道那是对方的照片后,都不太敢盯着看。“看一个大姑娘的照片,怎么好意思?”这是李国盛的想法。而王敬英呢,李国盛的照片还没到她手上,在她嫂子家里,只能趁着上她家玩,才偷着看一眼。年轻时的李国盛算得上相当英俊,可王敬英心里却没有喜滋滋的感觉,也就觉得“差不多”,知道是这么一个人而已。
那时,李国盛还在北京念书,放暑假回家,就被“捉住”结婚去了。因为李国盛的爷爷去世时,惟一的遗憾就是没看到最小的孙子李国盛的媳妇。他奶奶就琢磨着,她走之前,一定要看到。所以,等李国盛一回家,他奶奶就说,你不能再让我看不到,把这个事办了我就没事了。于是,八抬大轿就把王敬英抬进门了。
这八抬大轿的“待遇”还是王敬英给争取来的。李家原打算用马车把新娘子拉过去,但王敬英不干:婚姻包办没办法,但结婚必须得坐轿。因为按照王敬英老家的讲究,初婚大姑娘出门一定要坐轿。这笔开销可不小,李家卖了几棵杨树才凑了三十多元钱办婚事,这顶轿子就花了二十元钱。
新娘子总算下了轿,“第一拜天地、第二拜高堂、第三夫妻对拜”的仪式开始。结果,也不知道是李国盛没见过这场面,还是没人“指导”他,或者是太紧张了,“第一拜天地”的时候,他就先对着王敬英磕了一个头。大家哄堂大笑,有人说,完了,李国盛这一辈子完了———一辈子就服老婆大人管了!
不敢问丈夫去向
完婚后,李国盛回北京继续读书。公公婆婆也都在北京,王敬英只好回娘家去了———这婚礼基本上就是办给奶奶看的了。
李国盛毕业后,王敬英也来到北京,并找了一份工作。1958年,第一个小孩出生了。此时,小出租屋已经容纳不下所有的家庭成员。有一段时间,李国盛和父亲都不在家里住,母亲、妹妹、王敬英和小孩组成了一个“女生宿舍”。婆媳关系和姑嫂关系都处得不错,王敬英觉得,就是和丈夫李国盛的关系“远”一点。
当时李国盛还没说相声,在煤气热气公司上班,经常要三班倒。王敬英想他,但又没办法,还没有人可以说说心里话。公司虽离得不远,但王敬英不敢去找他———以前,小媳妇门都不敢出的———在家做饭,看孩子,有事问婆婆,就是不敢问丈夫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回家。
过去人的思想特别保守,羞于谈夫妻之间的事。有时候,李国盛回到家,两人也不敢说话,谁也不知道到底怕什么。王敬英在心里问了千遍万遍:你干什么去了?你怎么不回家?但实际上,她就只顾自己低着头,不敢吭声。
这是过去,现在情况可大不一样了。“上哪儿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王敬英都问个一清二楚。
47年嘴上没说过“我爱你”
等到他们搬到大一点的房子里住,李国盛回家后,先自觉地到父母的屋里去,和母亲说几话话,再去看媳妇。因为是先结婚后恋爱的,两人还在“打基础”呢。
他们之间真正感情沟通,是在李国盛当兵以后。李国盛当兵以后,就开始给家里写信。父母在的时候,就写给父母,然后在信中捎带问候一句媳妇。1965年婆婆去世后,王敬英心想,这下看你给谁写信。
不久,她接到了李国盛写给她的第一封信。信没看完,眼泪就流下来了。王敬英识字不多,但她认识李国盛写的字!(你说怪不怪?)
李国盛写信写得勤,信中会写着“我想你”,但从来没出现过“我爱你”三个字。他们结婚47年了,“我爱你”三个字,也从来没在嘴上说过。王敬英觉得,“我想你”三个字听了很真实,“我爱你”这话听着就特假。
李国盛的信里,说的多是家务事。他身在部队里,但心也牵挂着家里。自从婆婆去世,王敬英就成了当家人,还家中欠下的账,抚养三个小孩,照顾生病的老人,料理几位老人的后事,全靠王敬英操办。
随着信件往来,两个人的交流多起来,也不再限于家庭琐事。王敬英参加了文化扫盲班,但写的信里不免还有错别字,于是,李国盛就“假模假样”地纠正她。慢慢地,两个人的感情开始升华,互相理解多了,互相体谅也多了。
不准说“对爱人不公”的相声
王敬英最喜欢的事,是和李国盛聊天。她从小就不贪图钱,她对李国盛说相声说出名并不特别热心。她甚至觉得,在李国盛没有钱、不是名人的时候,她把李国盛照顾得更好。
自始至终,王敬英不喜欢说相声。当初,王敬英就不支持李国盛说相声。李国盛呢,从1970年到1972年,就从来没出去过。后来,王敬英看着李国盛实在喜欢,憋住闷得慌,就勉强同意他业余去说。
李国盛一早起来,顶着西北风,骑着自行车老远就跑去了。王敬英心疼,因为她自己受苦受累,她不怕,自己受累受惯了;她就怕李国盛受累,因为她知道李国盛没受过累。
那时候出去说相声,没有演出费,最多有人家送的礼品。有一次,李国盛得了一块的卡的布料,正好可以做一身的卡衣服。如获珍宝,拿了回去,李国盛自己也没舍得做一套,夫妻俩就一人做了一件上衣。
王敬英不反对李国盛说相声了,但对李国盛说的相声,她要严格的“把关”。凡是她听了不舒服的地方,一律都是“缺点”,比如涉及到家庭、夫妻之间、爱人的,尤其是涉及到对爱人不公的地方,她就要劝告李国盛不要说这些东西。
自己去过的地方,也让老婆去一趟
李国盛觉得,年轻时有好多浪漫的事,都让生活困难给耽误了。步入晚年,他们的生活“潇洒”起来。
王敬英特别爱逛商场,没事就想着逛商场,而且还邀上李国盛;李国盛原来不爱逛的,现在他也得逛。王敬英仍然喜欢和李国盛聊天,还嫌他表现不好,经常说“你甭帮我干活了,你光跟我聊天我就高兴”。
李国盛总觉得自己去过的地方,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争取让王敬英也去一趟。一个从前不太出门的女人,现在飘洋过海去过欧洲、澳大利亚了。
对李国盛的优点,王敬英点点滴滴都记在心上。王敬英一有点病痛,就是喝包感冒冲剂,李国盛都要自己冲好了,然后端到跟前让她喝。现在李国盛也学会了做家务(这也让李国盛引以为豪的,他原来以为自己不会干,结果一干就会),从前,王敬英全面掌管内务事,李国盛有一点好,就是给啥吃啥,从不挑食;现在他虽然老了,嘴馋了,但依然不挑食,给什么就吃什么。
/本文素材、图片由北京久和成影视机构提供,彭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