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个叱诧风云的台湾华语歌坛二人组合“优客李林”,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刮起了一阵旋风。如今,组合之一的林志炫仍旧顽强地屹立于这个新手辈出的歌坛,而另一位却好像就此人间蒸发了。至少在公众场合鲜有他的踪迹。
在上海南京路的一家叫做神达电脑的公司,那个一身职业装,边摆弄着公司的拳头产品PDA掌上电脑,边招呼着下属干活的就是“优客李林”的另一位成员李骥。
文/张薇 图/严明磊
如今的李骥,名片上赫然印着的头衔是:神达电脑事业部总监。真的很难让人把眼前这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与当年那个看似不悉世事的剃着板寸、带着墨镜的酷酷的大男孩联系起来。我很惊奇,惊奇于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把眼前的这个男人来了个彻底的改头换面?
正是这种努力使内心柔软的一面外化的尝试,使他们的情歌成为打动人的致命武器。假使成长是要以改变自身的人格特质为代价,那未免太残忍。而李骥拒绝这样的成长。
初恋和成长,撞进歌坛又黯然离开
17岁之前的李骥绝对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小男生。很多教过他的老师都会记不得自己曾经有这么一个后来大红大紫的学生,同学需要翻合影集才能知道,原来自己还有这么个名人同学。总之一切都好像是处于一个静态,没有任何波澜,自然也就不会激起大家任何的记忆密码。
直到有一天,李骥恋爱了,而且爱得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爱得会一个人躲在厚厚的棉被里哭得异常凄惨。那年,李骥17岁,而恋爱的对象则是他在阿里山暑期夏令营的辅导员,她,20岁。恋爱的动机单纯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他们同月同日生。李骥说:那是缘分。
整整半年,李骥坚持着给这个心目中的公主写信,当然是情意绵绵的那种。每星期两封,从不间断,就好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了他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整整半年的努力,最终换来的却只有两封简简单单的回信。这种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极度不平衡使得李骥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吸引力。
他选择了音乐,也选择了自己的竞争对手,邻班的林志炫。这或许就是这对黄金组合最初的雏形吧。之后,一路的磕磕绊绊下来,那个女孩最终为人妻,为人母,而李骥留给她的除了美好的17岁男孩的初恋外,还有那首异常动人的情歌《逞强的假面》。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正是这段懵懂的感情启蒙意外地成就了后来的"优客李林"组合,李骥对此心存感激。
如今的李骥,已经有了可以笑谈过往烟云的资历。不过他却还是很眷恋当年的那一首首老情歌。因为每一首情歌都是他感情受打击的产物,背后有着太多的凄美爱情故事。比如和谈了整整八年的女朋友分手那次,在对方的家门口傻站了一晚之后,便文思泉涌,写下了当年一炮打响的成名作《认错》。又比如李骥自己最喜欢的那首《后悔》,就是当年与一个香港女孩邂逅,却因来去匆匆而错失良缘的感情见证。
正是这种努力使内心柔软的一面外化的尝试,使得“优客李林”这一初出茅庐的男生组合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响应,迅速在台湾歌坛走红起来。李骥坚信,这就是他们的歌之所以打动人的致命武器。从1991年到1996年,短短5年内,“优客李林”共发了7张唱片。人气指数最飙升的时候,他们每天要赶几个通告。
成功就这样出人意料地来了,但就在两人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优客李林”却宣布解散,悄无声息地、毫无预兆地陡然从巅峰离开,多少令人发出点壮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悲凉感叹。
关于退隐的原因,事过境迁之后的李骥已经不用像当初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了,他的回答就像他的音乐那样直白:因为娱乐圈是个太血腥的地方。唱歌唱得好的可以有100个人,能够为公众认识的可能只有10个,最终赚钱的就必然是5个以内。而这些人身上所有璀璨的光环也都是靠娱乐圈这个巨型机器压榨艺人的人格特质铸就的。既然是机器,那就注定它只会磨损你,却从不会想到去修复你。
所谓艺人,就是要异于常人。就如王菲,成功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她那种特立独行的性格与她的音乐风格珠联璧合。这种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质就是她的音乐吸引人的地方。可惜的是,人终究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地,人是会长大的。所以很多时候,艺人的转型就意味着演艺事业的结束。这是娱乐圈的游戏规则,残忍但有效。像林志炫这样在台湾地区有着公认的最好的嗓子的歌手,在离开“优客李林”单飞后,也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一种重新定位,现在成功了固然好,但如果……
假使成长是要以改变自身的人格特质为代价,那未免太残忍,而李骥拒绝这样的成长。自始至终,他都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李骥的音乐永远是对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重新审视。
我不是专业作曲,出不出好歌是要碰机会的,如果一首歌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我当时的心情,那才会真正出彩。
即使在若干年后的那一刻,当李骥为生活所迫,甚至卖掉了自己钟爱的吉他后,他都没有改变当初的执著。
现在的李骥,是一个没有自己的吉他的李骥,但却也是一个拥有音乐梦想的李骥。
李骥在独自享受执著的艰辛的同时,也体味到了流浪背后的乐趣。原来自己血液深处永远有着一份不安分的躁动。
不怕从零开始,职业生涯起起落落
其实,李骥在成为歌星之前,就已经是“电脑神童”了。这因为他是一个永远不服输的人。这样的性格绝对是可以增加一个人成功的百分比的,就如当年从机械工程专业成功转型到软件工程师的离奇经历,李骥至今仍津津乐道。
1988年,学机械工程的李骥毕业后到主营行业计算机系统开发的鼎盛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做机器维护工程师。"那时候的打印机有20斤重,针打式的,需要有人去护理。李骥用手比划打印机的大小,像去抱一棵生长了50年的树。由于没有学过计算机,李骥在鼎盛公司只能做非电脑机器的“保姆”。有人嘲笑他连电脑都不懂,李骥二话没说,转身就去买了一大堆电脑方面的书。工作之余,他自学编程。一年半之后,李骥大摇大摆地成了鼎盛公司的程序设计师;再过一年半,对李骥发出嘲笑的同事发现,只有到公司资深程序设计师的位子上,才能找到李骥了。即使后来李骥为此架了一副800度的眼镜,他也没有一句怨言。他就是这么个听不得人家说自己不行的人。
后来进入网络领域,也是类似的境遇。1996年,退出歌坛的李骥开始做Anonet,就不断有人对他侧身互联网不以为然,甚至称李骥此举纯粹是一个歌星在为自己制造噱头,是在玩票。刚退出点将公司的李骥,立刻就用白纸黑字进行反驳。他一口气把自己吃成了个胖子,在短短的半年内写了4本关于电脑和互联网方面的书,证明自己懂技术,懂互联网。他甚至公开宣称自己是计算机神童,因为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资本。
这些都是他那不服输的个性带来的利多,但同时,如此的执拗也常常会带来一些糟糕的附加值,使他总是不断地遭受种种打击。
李骥最落魄的时候,身上每天的餐费仅有可怜的35台币,晚上只能睡在一个同学的办公桌底下,白天还要给人家公司写程序。而这之前,他是北京一家通讯网络公司的COO,在互联网经济全球一片红的当时,锦绣的前程可想而知。然而,巅峰和波谷往往也就那么一步之遥,李骥不久便遭受了一次事业上的重创。原因也就是因为他的运营理念与总公司相左,而他是个不愿随便妥协的人,绝不会为了别人错误的意见改变自己,于是愤然离开公司。最终的事实证明李骥当初的经营决策是正确的,但他却已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从刚刚毕业托关系进入鼎盛到千寻万觅加入“点将”,从创办“线上捷递”到退出演艺圈,然后是教一大群小学生学电脑,在报纸杂志开专栏做Windows 98繁体中文版代言人,去电台、电视台做主持,直到YesMobile和现在的神达,几次的潮起潮落,李骥基本都是从零开始。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经历虽然能让一个男人迅速成熟,但过程却也是相当折磨人的。李骥这样形容当时走在北京街头的感觉:“一个人在街上走,感受到无比的绝望与无助。那种感觉真的很可怕,想从25楼的办公室跳下去。”
两年前初到上海,类似的感觉再度出现。他走在街上,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走到外滩再走回来,莫名其妙走了两个多钟头,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前两个星期,一天和人讲不到10句话,每天晚上都泡在网吧与以前的朋友聊天。这样的生活过得好辛苦,但他绝不愿意向生活妥协,更不愿意向自己妥协,他需要证明:李骥永远是最优秀的。
李骥说,自己身上是有着父亲流浪的基因的。他过去曾听大伯讲起,父亲从前在北京的时候,就是个外企职员,过着那种每天下午到长安街阅兵楼的茶馆喝下午茶的生活。当2000年,他第一次去北京,坐出租车经过长安街阅兵楼时,心头突然涌起万般感慨--自己正踏着父亲的脚印,出外漂泊。也就在那一刻,他才第一次清清楚楚地意识到,原来自己血液深处永远有着一份不安分的躁动。于是,李骥在独自享受执著的艰辛的同时,也体味到了流浪背后的乐趣。
在他的理念中,自己只不过从一个实体的舞台走向了一个更宽阔的人生舞台。追求的掌声不同了,做的事必然是不同的,仅此而已。
幸福就是活出自己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李骥,流浪到了上海,选择了在上海过那种朝九晚五的标准白领生活。在上海努力工作、平淡生活是他目前的最大愿望。
从职员到歌手,是一夜间可以接受的事:你突然有权可以不用每天按时起床,不用朝九晚五,世界以你为中心,周围的人全为你服务,而你只要写歌、唱歌、发唱片、做宣传,很多生活之事,都有人为你安排好;但反过来,要失去这一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接受得了的。
至今,很多认识李骥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他现在的生活与以前做一个纵向比较,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不太如意的,甚至言语间都会流露出些许的遗憾。然而李骥自己却全然不那么想。在他的理念中,自己只不过从一个实体的舞台走向了一个更宽阔的人生舞台,追求的掌声不同了,做的事必然是不同的,仅此而已。“幸福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李骥”如是说。
现在的他,过着紧凑而规律的生活。每天7点半起床,9点到公司,晚上7点半下班。这都是雷打不动的习惯。除了周日上午去打高尔夫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公司。
他住的是公司4人一套的集体宿舍;上班坐班车或者地铁;喜欢吃南翔小笼,对公司附近小饭馆里的商务套餐评价甚高;晚饭回宿舍吃钟点工阿姨做的菜;时常出差,广州、杭州、深圳轮着跑;偶尔也去旅行,只是多半走不远,因为没时间;前段时间找了家酒吧,晚上有空去唱歌,近来太忙,也没空去了。
在上海的两年时间里,李骥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起初做软件品质管理,到如今负责数码产品销售。他说:“每一天都有压力,充满挑战与刺激,这才是我喜欢的生活。认真工作的男人才是有魅力的男人。”如今,工作俨然已成为李骥目前阶段的生活重心。
至于他在上海的“凡人生活”,李骥也很乐于与人分享。细节很多,比如说,他保持着以前把走路作为自己最大的运动的习惯。只要是不太远的路,他都会考虑步行。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会去做菜。因为做菜的时候要很专心,否则会切到手,被锅烫到。他现在最拿手的是滑蛋牛肉,可以单独做菜,也可以当成烩饭的酱汁,一举两得。凡此种种,从李骥口中缓缓道出,都会给人一种莫名的大浪淘沙后的平静和温暖。就像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不经意间组成了实在的生活底蕴。
总之,一切都显得如此的常态,除了去新天地时,常常会被台湾同胞认出来以外,其他的时间,李骥活得远离喧嚣。但对这看似琐碎芜杂的生活,他却不叫苦。相反,现在的生活状态,使他感到很满足。在他的身上,散发着一份风清云淡后的恬静和安适。
现在的李骥,不能也不敢给自己设定太远大的长期目标,因为人生的变数实在太多,个人的力量难以掌控。不过他还是忍不住给了自己一个粗略的规划,因为他心目中的成功定义就是:有一个目标并朝着它前进。短期,他要帮公司做好品牌;中期则考虑再去修个学位,比如社会学什么的,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有一点很明确,今时今刻的李骥,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他和他所爱的人,而非自己。这是李骥自认为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获得的真谛。
戴墨镜的时候,是因为“优客李林”两个人的长相没有什么特点,就把墨镜当成一个特点,特点既成事实了,就不要否认了。现在的李骥已经不需要装酷了,不需要表演,不需要那种隔离的感觉,需要的只是活出自己的方式。以原来的样子面对周围的人对于李骥是种轻松。
遥想当年的“优客李林”,林志炫华丽之极的声音神采飞扬地在云上穿行,在为数不多的几首作品中偶尔也能听到李骥沙哑的有点生涩的歌喉,厚重而温暖,似乎那才是音乐的重心所在。如今的李骥再也不是当年的歌星李骥,10年后的他重又回到了凡间,成了芸芸众生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员。城市喧嚣,街道纵横交织,街上行人彼此就像互相绕开一面墙,擦肩而过,李骥要接触这世界一切可能的世态。“总在舞台和鲜花间穿梭,被一成不变的狭窄生活状态所囿,创作会变得肤浅,听起来味如嚼蜡。”这是经历了风雨的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有人说,最幸福的人生应该是既能经历丰富,又能把这些经历充分表达。无论以戴着墨镜的明星形象行走于舞台,或换上近视镜坐在电脑前为别人打工,李骥都在观察,都在体验,都要最终把心得谱成能在人们心底成长的旋律。经历了风雨后的彩虹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