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媒体精华 > 正文
人际拼图:婆婆“突袭”我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10:02 《好管家》

  文:天凌

  提到婆婆的突然拜访,不知道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立马在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一段场景--

  晚上7点,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回到家,上楼的时候差点撞在一个人身上,那个人坐在行李袋上,等了太久太久,几乎盹着了。等她一开口,你就惊出一身冷汗来:那悄无声息地远道而来的人,原来是你丈夫的妈、你原本远在千里之外的婆婆。事先没有通一点音讯,她老人家就来了……

  基本上,婆婆登门,再孝顺的儿媳都会紧张一阵。毕竟,这在两人世界或三口之家忽然介入了一个监督者,一个价值观和消费观截然不同的长辈。大多数媳妇的观感是什么呢?“一池水被搅乱了。还有,在自己家里也不方便乱说乱笑。”“现场还没有准备好,私家侦探就来了。”

  不过,无论如何,欢迎的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对婆婆姿态生硬,在丈夫那里也交代不过去。然而,安排婆婆洗漱完毕住下后,大多数儿媳今夜还是要失眠:新的生活格局开始了,而你,仓皇间还没有做好准备,该怎样顺了老人家的意,又不丧失自己在生活中的发言权和独立性呢?

  ● 她的干预太多了

  婆婆才住下三天,廖勤就隐隐觉得婆婆的“活动范围”太大,干预太多,整个一个“生活指导员”的角色。廖勤夫妇早七点就开车出去上班,到晚上七点回来,廖勤差点认不出自己的“窝”。首先,廖勤的卧室被整理一新,床单枕头套都必须换了,床头的摆设纷纷移到陈列柜上,玻璃窗被擦得锃明瓦亮,打开床头柜里的抽屉,廖勤的脸都红了,里面的A片光碟和避孕套盒子都经过了重新的“排列组合”;婆婆还对廖勤邀功说:“水晶球放到东北角的窗台上,才能使你们夫妻吉星高照。” 廖勤没想到婆婆还信这个。到厨房一看,更不得了,整个一个“旧貌换新颜”,铝锅都擦得能当镜子照,灶台干净得像待嫁的新娘。灶上,婆婆正在为儿子煲白果甲鱼汤,说儿子对她言称很久没喝滋补汤了,要喝,都得上饭店喝。婆婆跟廖勤算账:“出去喝一个甲鱼汤58元,甲鱼还没有茶杯口大。我这个甲鱼一斤半重,买来才28元,好做两顿喝。”延伸下去,就是“钱不是挣出的,而是省出来的”一套理论。婆婆也没注意到廖勤的笑容已经越来越僵了。次日,廖勤跟女友Lily诉苦说:再开明的婆婆都认为,媳妇总归是外人。她说来说去,无非是心疼她儿子,什么外面吃开销大,晓阳又有脂肪肝,哪有自家吃得干净清素;还有,别忘了房车贷着款呢,做清洁还等着周末钟点工上门?手脚勤快点,省了这份钱,晓阳也不至于要那么玩命地工作。廖勤又委屈又好笑:“我为了还房贷也在到处找兼职做,她怎么都没看见?北京的交通状况你知道,晚八点之前能进家门都算正点,我怎么可能煲一个费三小时的甲鱼汤来慰劳她儿子?还有,婆婆毕竟是客,她不知道平时不能乱翻儿子媳妇的抽屉?

  廖勤迷茫道:这等以勤俭持家自炫的婆婆,我如何遂得了她的愿,又不至于太委屈自己?

  ● 画外音: 首先要明确婆婆的干预本无恶意,能一放下行李就帮小辈大扫除的婆婆,基本上属于心直口快无城府的那种。她绝对认为儿子的家就是她的家,所以她在这个家中的活动,是没有什么禁忌的。只要协调得好,她也很容易与儿媳建立心理上的亲近感。外企职员黄安慧的经验是,婆婆小住一两个月,不必经常带她外出吃饭,不必给她“洗脑”,说她事事躬身亲为不懂享受就是落伍。“你把她胸中那股气抚顺了,就是孝顺。”婆婆来住40天,黄安慧只带她去过茶楼吃两回小吃,其余的时间,宁可抽空陪婆婆去菜市场讨价还价。“你看她一个豆角一个豆角地拣,鱼要挑小的鸡蛋要挑薄壳长‘麻点’的。每一个手势里都是对家人的亲和爱。能欣赏她,婆媳间的一份亲切就出来了。”回来与她一同“洗手做羹汤”,这是婆婆最快意的时刻。天下生育儿子的母亲都怀有一份私心,希望儿媳不要太逞强,压过儿子一头;或者,希望她在外面风光,回家来依然柔顺低调。你可以在平时要平等,很女权,凡事与丈夫一较短长,但婆婆在时,不妨把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旗帜收一收。这种暂时的低调可以化解很多矛盾,从而使家庭内部的气氛和睦起来。

  黄发慧的另一个经验是:送别婆婆的时候跟她说好,“下次要带爸爸一同来哟。”特意给婆婆看她给公公准备的浴袍,以表诚心。果然,公公婆婆一同驾临时,婆婆的“干涉欲”就没有上次那么强烈了,一方面婆婆做得过份的地方公公会劝阻,另一方面,有了公公的情感抚慰,婆婆也不再会跟儿媳争抢儿子的关注,婆婆气量再小,也不会去纠缠儿子是多听自己一点,还是多听媳妇一点的枝节问题。老两口有了自己的活动空间,自然就放了小两口一码。

  过度干预的问题,就这样瓦解了。

  ● 她过于孤独了

  丛容前脚把儿子从妈妈家接回来准备入托,婆婆后脚就上门了,婆婆的动机很简单:她帮大儿子带了五年孩子,这会儿小儿子的孩子才两岁,就要风里来雨里去地送幼儿园,她舍不得。她也不愿落下“一碗水端不平的话柄。婆婆的意思,至少把丛容的儿子带到三岁她再回老家,反正老伴儿已经去世了,她的晚年,不围着儿孙转围着谁转?

  丈夫一来转达婆婆的意思,丛容不得就有点不高:“你看你妈把你大哥家的孩子惯得,五岁了,吃饭还要边跑边喂;在家嚣张得不得了,遇见生人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一不如意就往地上滚,幼儿园的软网也不敢爬,这算是胆大呢还是胆小?我可不希望我儿子也这样。”当然这意思不便跟婆婆讲,夫妻商量了半宿,对婆婆说,托班的赞助费已经交了,一年2500元,退不回;妈妈从未来过广州,身体又不好,这孩子淘气,还是让老师管,别让您累垮了。您不如在这儿住一年,孩子回来呢,就陪他玩一阵;我们有了空闲,陪您在广州好好玩一玩,逛一逛。享福您还不会哪?

  婆婆满脸的失落,不过儿子儿媳态度一致,她也不好说什么。过一阵,还是两岁的儿子提醒了丛容:“妈妈,奶奶今天又是第一个来接我的。老师说,我午睡的时候奶奶就趴在窗台那儿看了……”丛容心头一紧,问:“奶奶还跟你说了什么?”儿子天真地答:“奶奶说她在这16楼上闷坏了,奶奶还说,你妈又不要我带你,奶奶关在房里像废物一样。奶奶想回老家了。”

  丛容的泪水一下子盈满眼眶,她没有想到这件事对婆婆的打击是如此深重。婆婆从韶关来到广州,人生地不熟,像一尾淡水鱼游到了海水里,她经历的郁闷与孤独,难道是一个忙碌打拼的上班族能理解的吗?如果婆婆住不下去坚持要走,小夫妻之间的猜忌势不可解:你做了什么,逼走了我妈妈?

  丛容如何使一心思归的婆婆找到“梦里不晓身是客”的舒心感?

  ● 画外音: 年轻妈妈有自己的教子观,不想让婆婆在孩子的教养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老人精神寄托上“釜底抽薪”的问题。说服老年妇女走出家门,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也是一门艺术。固执的老人会觉得六七十岁的人还要穿着那么花红柳绿的服装,参与“广场歌咏团”,“广场舞扇队”,甚至去老年大学报名成为“大学生”,是“聊发少年狂”之举。一辈子围着灶台和儿孙转的婆婆们,在思想上要转过这个弯来,尤其不易。做儿媳的在这方面应当成为婆婆寻找新慰藉、新朋友的“引路人”。可以陪她去广场上老年人云集的地方,代她去老年大学的书画班、缝纫班报名。甚至从网上寻找婆婆的同乡人、同龄人,邀他们陪婆婆饮下午茶,彼此切磋如何更有质量地度过晚年生活---能说服婆婆做到这一点,婆婆就会逐渐感受到,不让她24小时带孙子,不是剥夺了她的快乐,而是解放了她。

  自然,平时两代人在管教孩子方面,分歧和冲突势不可免,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当面针锋相对,指责婆婆是“纵容”,是“溺爱”,一方面让婆婆无从下台,另一方面让孩子看在眼里,“狡黠”的孩子就会利用两代长辈的分歧,知道什么时候该“屈服”,什么时候可以搅缠下去,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就弄得一团糟。不妨迂回一点,将载录各种先进教育观的报刊,有意放在婆婆的床头案角,让她“无意”间看一看,修正自己的偏差,即可既缩小两代之间的分歧,又留全了婆婆的面子。

  ● 她是来“劫富济贫”的吗?

  离下班还有半小时,凌晖接到老公兴奋的电话:“我妈来了,你下班后去买一只油烫鸭回来啊,还有,客房的亚麻席你搁在哪儿了?快点回来找一找。”凌晖的脑袋“嗡”地一声就大了,她这个婆婆,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每次来小住一阵,都要讨几千块钱走。倒也不是自己用,婆婆公公都有退休金,又节俭,本来应付晚年生活绰绰有余。凌晖也不是小器人,要是婆婆大人手头紧,瞒着老公她都会寄钱给她,可问题是,婆婆从凌晖两口子这里要去的钱,都不是花在她自己身上,凌晖老公有一弟一妹,从小读不进去书,二十几岁的人了都在外面有一搭没一搭打零工,尤其是弟弟,耳朵根子又软,前些年在“财政”上翻身心切,又是学特种养殖,又是搞传销,反正是做一行败一行,婆婆从凌晖这里要去的钱,都拿去被他丢进了水里。时间长了,凌晖就有点牢骚,婆婆居然又想出新法门来“劫富济贫”:包括声称自己要出门旅游,申请大儿子的赞助。当然啰,给了好几千块钱,公公婆婆也没有去过新马泰,而是为了疏通关系为小儿子找一个粮管所的闲差做。那份工,比弟弟出来闯荡打工的薪水还要差。

  凌晖差点儿气乐了:有这样溺爱小儿子的吗?

  婆婆单瞧着凌晖夫妇的日子过得富了,哪儿瞅见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回家都要到晚上八九点钟之后,遇到加班很可能会睡办公室;房贷才还了3年,还有12年的银行债追在后面虎视眈眈。说是IT业的精英,不过这一行纯是青春饭,35岁就基本出局了。可以说,今日的宽裕生活都是在透支健康和未来,婆婆单就看不到这点?

  凌晖很不高兴地对老公说:你妈就是溺爱你的弟妹,你弟弟26,你妹妹24,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理应自立而不应该依赖兄嫂。你妈这样帮他们,实则是害他们。你妈真糊涂。

  老公的脸马上多云转阴,说:这钱就当孝顺我妈妈,至于她花在谁身上,凭她高兴,难道还要向你请示汇报?

  为了婆婆的开口要钱,夫妻俩气了个背靠背。

  ● 画外音: 婆婆有数个儿女的话,她会有一种奇怪的“一碗水端平“的心态,倒不是她给予每个成年孩子的爱要相似,而是潜意识中,她希望所有儿女的生活水平处在大体相仿的水平线上。她最不爱看到有人住着高档公寓开着帕萨特,有人却住在地下室骑一辆破自行车,如果是这样,她肯定会扮演一个“劫富济贫”的角色,成为一个时时造访的“女罗宾逊”。这是儿女心重的东方母亲的典型心态,虽不合理,却似合情。

  直接指责婆婆“溺爱、糊涂”,很容易把丈夫推到对立面上去,因为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单是一个夫妻之情,很难敌过母子之情加手足之情的合力。

  既然婆婆要小住一阵,不妨迂回向她说明你们的开支压力。比如,委托婆婆每月替你们去交房贷和汽车贷款;物管费用也从她手上过一过;经常在晚饭桌上议论物价涨幅、地铁涨价、煤气涨价、水电涨价等等;买一些外贸店里的汗衫凉拖回来穿;经常对婆婆感叹裁员危机,说每个行业都有起有落,所经我们打算去买一套小面积的二手房,万一这大房子的房贷还不起了,我们就搬到单室套里去住……

  保你太平。

  自然,如果有能力为弟妹谋一份薪水高些的事做,让婆婆安心,则是从根本上安慰了她,也稀释了自身的压力。

  ● 她要的是精神慰藉吗?

  周怡的婆婆是到北京301医院来开刀的,家乡医院做不了那么高风险的手术,在此之前周怡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想办法去结识最有权威的主刀医生,与之充分沟通;请一个体力好又爱干净的护工;甚至,在医院附近找了一家专做汤水的店铺,委托他们代为加工通气汤和滋补汤。因为周怡家离301医院甚远,连坐地铁带打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周怡本人,是无法又赶着上班又来医院值夜的。

  婆婆一肚子意见。病中的人敏感而脆弱,她认为这许多大事出有因居然都是媳妇来安排,太不可思议了,儿子居然都听老婆的,也很不可思议。婆婆住院开刀,难道不应由媳妇来亲手照料吗?居然托付给外人,连一碗汤,也让做生意的人端来!老太太伤口快长好的时候一个劲地跟护工抱怨:

  你看,儿子娶了高学历的女人就是受罪。媳妇居然比儿子还忙,偶尔来看看,端茶端尿的事一点也不做……

  护工陪笑说:不是有我做嘛。人家出了钱,这是我的本份。

  老太太立起眉毛道:这怎么是一样的呢。你看对面的34床,人家媳妇的嘴多甜,擦身喂饭的事都是亲手来做,我怎么就没有这等福气?

  护工把这一堆意见婉转说给周怡听,周怡就懵了:怎么,我做得还不够吗?婆婆这次来京,连开刀加各种护理费用两万元,我都付了,还对不起她?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远道而来的婆婆心悦诚服?

  ● 画外音: 从不来大城市久住的婆婆,偶然来住,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是:她是来治病的。她希望在她最孤独脆弱的时候,有小辈的陪伴,有一份贴心贴肺的精神慰藉。她当然不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畜生使”已成为很多企业的用工座右铭,很多服务,必须依赖社会力量来解决。例如彻夜陪护的问题、烧汤送水的问题,都必须购买社会的服务。这一点,要耐心细致地跟婆婆沟通好、解释好。

  一小部分服侍病人的工作应该亲力亲为,所有的事情都假手他人会引发婆婆的抵触心态,认为自己没有得到晚辈的直接回馈。比如在确诊之前,要凌晨起床去挂一个著名专家的号,你当然也可以花三五十元钱从那些替人排队的人手中买一个号,但其效果,与你四点钟就起床去排这个号,效果大不一样。

  暖人心的工作还应当体现在细节上。不能时时去陪伴可以,但替婆婆准备一个可以随时接听电话的小灵通,一个短波半导体,甚至一个可以随时收看戏剧频道的迷你彩电……

  相信婆婆会领会到你的苦心,进而消弥两人间的隔阂。

  ● TIPS 应付婆婆突然造访的N条原则

  ● 在婆婆进驻的这段时间里,凡事应当征求丈夫的意见,即使你从前没有这种习惯也要磨砺出这种习惯。即使夫妻的观点有分歧,也切切不要当着婆婆的面一争高下。再开明的婆婆,哪怕嘴向着儿媳内心深处偏袒儿子,既然她不乐意看到你的影响力和意志强过她儿子,聪明的你,为何要让她看到?

  ● 收紧你的铺张型消费。少下馆子,买衣服和化妆品时,回家报价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就行。因为在所有婆婆的心目中,儿媳的铺张型消费都是建筑在儿子的额外辛苦上的。即使你百般解释那是你自己挣来的钱,她也不信。

  ● 将家中最舒适的朝南卧室腾出来,给婆婆住。一方面,老年人确乎需要阳光来补钙,另一方面,腾房之举充分表现了你的欢迎和敬意,婆婆会觉得很窝心,将来你有些少不周到的地方,她也容易谅解你。

  ● 尽量回家陪婆婆吃晚餐。哪怕从前你社交活动甚多,或习惯晚上与客户吃饭聚谈,这一阶段都要赶回去吃婆婆做的菜。不要尽想着晚上六点回家就是委屈和牺牲,就是束缚和烦恼,平心静气地体验一下与家人按时团聚的滋味,你会体会到,这是最好的“释压行动”。

  ● 满足老人的兴致和爱好。尤其是远道迁徙而来的婆婆,带着她熟悉周围的休闲娱乐环境,带引她、推动她找到自己的“老友圈”,是她能否精神愉悦的关键。介绍一个票友场子给她,带她熟悉菜市场和附近的户外健身场所,甚至,登录1957年的同学录让她会一会落户本市的老同学,都会使她乐不思蜀。

  ● 遇到适宜季候,邀请公公婆婆一起来。主动邀请他们来,一是以示孝心,二也是给自己时间“安排好现场”,省得临时来客手忙脚乱。另外,有公公在,婆婆因为精神空虚而对小俩口过分干预和关注的毛病就可以改改,婆媳之间的相处,便更多一层厚实的缓冲带。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言情小说 聊天 两性
免费电影 占卜 爆笑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