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王姬(配图)
王姬:
曾经的经典剧作:《北京人在纽约》、《雷雨》、《小井胡同》等
近期拍摄的剧作:《天下第一楼》、《偷渡客》、《蛇年警官》、《血玲珑》等
曾经凭《北京人在纽约》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的电影《红粉》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2004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表演艺术奖”等
总听人说,王姬是豪爽、大气的,一点不假!拍摄的前一天晚上,她刚刚捧得了金鹰奖的“表演艺术奖”,满脸的疲惫,依然不阻碍她自然而幽默地和影棚里面每一个人打交道。她全身装扮中,引人注目的是脚上的一双迷彩帆布时尚运动鞋,她说鞋子本来是买给女儿的,结果女儿嗤之以鼻,觉得太老土了,而且不够档次!在场所有做着与时尚有关的工作人员都傻了,但是王姬却早已习惯了,因为远在美国的女儿关于时尚的眼光着实与我们差得远点!
也许是因为《北京人在纽约》中王姬塑造的“阿春”那个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了,男人眼中的王姬,聪明、智慧、能干,只是太强了,有喜欢有不喜欢,狂热的程度没有女人那样强烈;女人眼中的王姬,漂亮、独立、坚强、聪明,狂热地喜欢,甚至在力图达到她那样的状态,有人说做女人就应该像她那样。
王姬的童年充满着流浪色彩却也可谓“劣迹斑斑”,她会组织足球队在街上比赛;会带着一帮好朋友,去欺负一个她看不惯的小朋友。父亲支边,母亲早出晚归,在姐妹关系中,妹妹王姬又充当了姐姐的角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姐妹俩早早地学会了做饭。父亲每次外出远行,就是王姬绝对自由生活的开始,而父亲归来后的“军事化管理”却让她颇为反感。
在那个红色风暴弥漫的年代里, 从先斩后奏,报考了部队文工团到北京人艺,再到毅然决然的跨出国门,骨子里本能的反叛在王姬身上发挥到了极致,也铸就了她的不一样的性格。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没压力轻飘飘 井没压力不出油,人一辈子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眼望到底的退休生活我是不喜欢的,与其落后一个时代,不如走在一个时代的前面”。
14岁,王姬与部队和演艺结缘。那段时期,她的梦想是成为中国的乌兰诺娃,做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但是在禁止谈恋爱的文工团,王姬的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现在的老公的“俘获”。老公是当年的战友,双人舞的黄金搭档。“当时,我们的感觉仅仅停滞在朦胧,不要说是亲密接触,连最简单的拉拉手都没有,一切行为都绝对符合那个年代青年人的行为规范。但该来的就这么来了。”初吻的那个浪漫夜晚,王姬被“吻晕了”,幸亏老公及时调制的白糖水,喝了才没事。然后心中曾经做过的1001个关于婚礼的美好浪漫梦想却只是成为现实中的简单和朴素,在牧师的见证下交换了戒指,在泰国的中国餐馆里一顿中国餐,便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对于初到美国的种种艰辛,王姬坦言再选择一次也许会退却,但她说,“那时候年轻决定了一切。”对于最初那段痛苦分离的日子,老公几乎把国内所有的收入都用在了电话费上,作为她在美国独自打拼的精神支柱。一起在美国的最初的日子更是艰苦,两人做起了小生意类似国内的练摊,艰难维持生计。如今,生活已大大改观,老公在美国,王姬又将事业转移到了国内,又是这样的地域分离,不同的是还多了两个孩子的需要照顾。远在美国老公说不忙的时候特别惦念妻子,“我有时候觉得对不起她,应该我自己稍微地多承担一点,她就不必这么累了。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想跟她一辈子白头到老,这个对我最重要的一件事。”
一年只有2个月能和远在美国的家人团聚,这甚至让王姬觉得自己没能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没能像其他母亲一样,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他们指点和照顾,但与一双儿女的相处却依然是让她感觉最温馨的事情。儿子的先天疾病是王姬一生的遗憾,她给予儿子最多的爱,甚至愿意用自己一辈子幸福换取儿子的健康。说起女儿,王姬眼中流露的除了幸福甜蜜更多的还是希望,有一次,王姬在女儿的桌上发现了一张只得了20分的考卷,自小就受着中国传统教育的王姬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女儿回来后,被狠狠地训了一顿,女儿望着她,一声没吭,回到房间,把门重重地关上,接连几天都没理她。为了消除与女儿的隔阂,王姬决定以朋友的身份试着与女儿沟通,站在女儿的房门口,敲了敲门,问:“能进来吗?”女儿半天才说:“进来吧 。”于是王姬走进房门,坐在女儿身边,抚摸着女儿的头说:“都是妈妈不好,那天不该那样训你。其实,我是很爱你们的,每次去拍戏,都很想念你们,妈妈明天就要去旧金山拍戏了,又有很长时间见不到你们了,我只希望你们一切都好。”女儿半天没搭腔,很久之后才喃喃地说:“我还以为妈妈不爱我们了,讨厌我们才那样的呢。” 听完这话,王姬的鼻子直发酸,也让她明白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是要和孩子交朋友。在“9·11”后一次去旧金山拍戏,女儿既不跟她挥手告别,像以前一样的说:“ bye!”还躲在门后偷偷掉眼泪,王姬问她原因,女儿哭着说:“我害怕妈妈坐的飞机像那个炸弹一样,撞向大楼去。”这句话一下让王姬泪汪汪的,在那一刻,王姬觉得女儿真的长大了。
有人说王姬太强,但我却经常看见她留泪的时候:在《艺术人生》说到儿子的时候流泪了;站在金鹰颁奖台上流泪了……“因为时代在变迁,女人要告别闺房绣花、小鸟依人的生活。走上社会,我也不是非要做女强人,但是生活没有办法,我要自强不息,我要去奋斗。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但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TIPS:
1、“阿春”选角风波:当时我在美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意,在一次回国谈生意时被朋友举荐给导演冯小刚。其实,一开始阿春的角色并不是我,让我去试造型只是为了以后的合作。意外的是一个月以后,剧组通知我出演阿春。然后,我就买了张机票就从洛杉矶飞到了北京。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将美国家里和生意上的事情全部安顿好了之后,又一个电话来了,说角色有了改动,女主角不再是她。当时有一种戏弄的感觉,我很愤怒地用英文数落了一番导演。然而,结局又是一个偶然,角色又失而复得。
2、《北京人在纽约》的终生遗憾:拍摄《北》时,我已经怀孕几个月了,正因为当时拍摄条件艰苦,通常改善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我自己在宿舍炖一些没有油腻的白菜豆腐汤什么的。“残酷”的怀孕方式,老天给了我一个有缺憾的儿子。如今,10岁的儿子只有两三岁孩子的智商。他会一个人爬很高,然后撒手就往下跳。他不会游泳但见水就跳。家里人把一切有危险的东西都会收起来,尽管这样我们对他还是防不胜防。虽然他智商上有问题,可长得很健康,你从外表上看和正常10岁的孩子没有区别。不知道的人见了他肯定当他是个健全的10岁孩子,这才可怕。可以说,《北》这部戏,作为演员我赢了,作为母亲我输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