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正文
上世纪60年代照耀香江的一代女星(4)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8:25 新京报
电影笔记

  她们美得很“香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上海人很起劲地讨论过一阵子关于“香港是不是文化沙漠”的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给自己找信心,既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当然也可以从别人身上找。这种自娱自乐的问题香港人是听不到也无所谓的,可是有一些和香港有牵挂的人就非要站出来给香港讨说法,称香港每年的音乐会多少多少场、画展多少多少场云云,反正一句话,香港不是文化沙漠,很文化。

  其实这场讨论有点一厢情愿,正方反方都走错了路。因为作为现代都市的香港,迷人之处本来就不是所谓“
高雅”文化,而在于市井文化,就仿佛速溶咖啡。从咖啡机咖啡豆到速溶咖啡,境界高处,就在于化境,在于换汤不换药的本事。五六十年代香港银幕上的几位大小姐就有这本事。比如夏梦,比如乐蒂,比如尤敏,再比如葛兰。当年《纽约时报》对早期香港电影发过这样一句评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可当你面对上面四位美女的时候,只会由衷赞叹一句:大家闺秀。而且真正美得很“香港”。端庄贤淑之外又很洋气的那种。可见“香港制造”的能力之强。

  不问出处,那是英雄刚刚出道时的口号。当年的四位大家闺秀也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有为青年,认真学习的好孩子。夏梦当年走进电影圈子是偶然一次去长城电影公司看同学拍戏开始的,要知道,她当时可是写完了作业做完了功课出来玩的,标准乖乖女。乐蒂是由外祖父母带大,而外祖父是上海滩有名的“江北大亨”,天蟾大舞台的老板,关于她的故事,倒没有什么帮派纷争,多的是她从小对着镜子练京剧的记忆。尤敏的爸是粤剧名伶,可她从小却少言寡语,而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上得了个第一名,可见深藏不露的闺秀功夫。至于葛兰,家学渊源也不错,爸爸是教授,她从小还是学声乐的,底子好,人也向上。泰山影业公司招新,她是第一个报名,最后也是考了第一名。

  就像乐蒂表示过的那样不能因为自己的卖相而限定了自己的戏路,然后毫无疑问的是,这四位都以玉女的形象出道并且以玉女的形象而为人纪念。惟一的不同是,这四位从出道到成名,东家都换了不少。长城、电懋、邵氏、泰山、国泰,甚至是像夏梦或是乐蒂自己参资组建的制片公司,可以说涵盖了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的最主要的那些名字。说她们四位是大家闺秀,容颜娇好和涵养都好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另外一层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她们都懂得经营自己,至少也是在为此而努力。

  长城大公主夏梦“不为人剪彩、不应邀吃请、不拍内容不健康的戏”:“香港玉女”尤敏当年在日本也极受追捧,当然这离不开一部《香港之夜》,可靠着自己拍片的收入供着两个弟弟在美国念书,光这一点,也就够有现实的号召力了;葛兰更不在话下,演戏之外,倒是花了大力气学语言做音乐,所以才有了“曼波女郎”的称呼,经营到好处,还上了美国主流的晚间节目,真正地走出亚洲;四人中最悲情的乐蒂,无论成名与否,始终是一个“情”字绕心头,50年代接受采访评论一部剧本的时候就说过:“这个社会太缺乏‘爱’,太缺乏善良,这样的剧本一定能有良好的影响!”,而当自己的婚姻破裂之后,虽然也投资开公司想换个经营的方向,原本心思就不在此,最后还是吃了安眠药。

  所以无论是古装戏还是摩登戏,四位光鲜的明星始终脱不去的是自古以来大家闺秀“该有”的那份传统。夏梦有金庸追,尤敏有日本影帝演对手戏,葛兰摩登前卫的曼波舞以及乐蒂经久不衰的热度,所有这些都够如今等米下锅的编剧们热辣发掘个够了。可就是这样的一批传奇人物,这样一批把古典美和她们打造出来的摩登香港形象结合起来的耀眼明星,一个个最后还是回归到闺秀们的传统中去了。夏梦1954年结婚,1976年息影,留下金庸一段永远的怀念和纪念文章。尤敏1964年结婚退出影坛。葛兰婚后不多久也于1964年息影。1962年,乐蒂结婚,1967年称丈夫移情而分居,1968年自杀。她们忙忙碌碌地一番经营,最后也算各有所终了。(沈东 学术顾问:陈山、郝建、陆弘石)
[01] [02] [03] [04]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