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这一转变被很多人视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国医学界、社会学界和影视文化界的三位著名人物。
崔子恩北京电影学院编剧、副教授
(4月9日下午2时,记者在北京电影学院旁边的“黄亭子五十号”酒吧采访了崔子恩。他从不隐瞒另一个身份——他是名同性恋者。)
记:由你编剧并出演的同性恋题材电影《男男女女》获得了52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影评人大奖,当时的评语是什么?
崔子恩(以下简称“崔”):我记得一句“真实反映了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存状态。”洛迦诺电影节是所有B级电影节里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
记:剧本是怎么产生的呢?
崔:当时导演(他是我的学生之一)准备拍另一部同性恋题材电影,约我演角色。我看了剧本后,告诉他我不喜欢。于是他决定另起炉灶,让我重新写个剧本。当时离开拍时间只有三天,为了不耽误,我在三天里一挥而就。
记:学生是否知道你是同性恋者?
崔:知道。
记:在课堂以外,他们对你的态度有没有变化?
崔:没有啊。他们和我打招呼时很友好。每一届里都有学生成为我很好的朋友。
记:不开课,是不是空了很多?
崔:没有啊。我现在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写剧本,还要给两个学生上课。另外,星期六我们圈内一般搞些活动,像打羽毛球、打排球啊。
记:你现在和妈妈住在一起,那你妈妈会不会干涉你的生活?
崔:当然不啦。我不会干涉她的生活,她当然也不会干涉我的生活。
记:如果有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作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
崔:在这种语境下我觉得无法回答你。不过在接受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的专题采访时,我回答许戈辉:“我还会选择同性恋。”本报记者潘浩 本报通讯员京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