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群山中突然裸露出一个巨大的坑洞,雄伟的峭壁如斧劈刀削般森然直立,围成坑洞的四壁,远远望去,好像大山对着天空张开了嘴巴。这种奇异的景观叫“天坑”,是大自然展示给人类的神奇造化之谜。
广西西部有个乐业县,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天坑底下隐藏着怎样的谜底?本月7日,由中外探险家、岩溶地质专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组成的科学考察组抵达乐业,开始对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随着科考的步步深入,乐业“天坑群”逐渐向世界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扑朔迷离“大石围”
探秘走访乐业“天坑群”,最引人入胜的是被当地村民称为“大石围”的世界级特大天坑。大量有关“大石围”的扑朔迷离的猜测和传说,给它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大石围究竟有多大?它底部那些茂密的原始森林蕴藏有多少奇珍异品?大石围里是否有怪物?大石围底下的暗河通向哪里?被暗河吞噬的探险勇士下落何方?……种种谜团,等待着专家们逐一解开。
大石围距乐业县城28公里,我们乘坐的北京吉普在新修建的简易山路上曲折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在进入大石围的路边,新竖立的关于保护大石围风景区的通告牌在怪石林立的大山边显得十分醒目,为我们指路的乡亲是被县政府临时雇来管理风景区治安和卫生的,与此同时,更多的乡亲正在大石围周边20平方公里范围内植树造林,保护风景区的自然环境。
沿西坡上到山顶,大石围像一个巨兽怒吼着的大嘴一样张开在眼前,在一片葱茏的山间显得十分触目。从西面的坑顶往对面看去,对面坑壁呈三角形,灰黄色的峭壁直竖而下,中间有一个山洞,峭壁底部便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然而这并不是大石围的坑底。
小心翼翼地扶着坑边的一棵树干探头往下看,原来大石围的下部是一个斜坡,沿东向西延伸到我们的脚底大约500多米深的峭壁下,在那儿又有一个洞口,那便是地下暗河的入口处。
专家通过GPS地球卫星测量仪测出了大石围的准确数据:大石围的深度为613米,坑口长为东西走向600米,宽为南北走向420米,容积约为0.8亿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积仅次于小寨天坑,居世界第二位。
奇花异木眩人眼
植物学家在大石围底部发现,原始森林内的植物种类多达上千种,大部分迥异于天坑外的植物,其中已查明的有被称为恐龙时代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桫椤,有冷杉、血泪藤树等珍贵植物,还有美丽的七叶一枝花、小簇的岩黄连、细巧的七姊妹等药材;树木有青冈木、黄心树、棕树等,最大的一棵酸枣树树干需3人合抱。广西师范大学博士、植物分类学专家薛跃规还在坑底发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羽脉排列十分奇异的蕨类,采集其标本进行研究后,他推测这可能是一种可以与桫椤媲美的珍贵植物。除此之外,这片原始森林里还蕴藏着多少奇花异木,无法得到答案。
暗河的出口也已找到。从坑底的洞口进去,两条地下暗河在里面交汇,就着灯光可以看见,河岸有金黄的沙滩,还有形态各异、花纹美丽的鹅卵石。河中水清澈透亮,游鱼繁多。因为暗河里无光,鱼的眼睛已逐渐退化成小黑点或一条缝,成为盲鱼,从拍摄到的照片看,暗河中的盲鱼形似鲶鱼。此外,河内还发现了一些虾、蟹等。暗河的水温也十分奇特,将手探入水中,两条河的河水一冷一热,究竟是什么原因,专家目前还无法确定。
坑内还发现了被当地人称为“飞虎”的动物和一些鸟类。“飞虎”形似蝙蝠,个头与猫差不多,前后肢有薄膜相连,展开后可以滑翔。中科院动物所专家张春元认为,“飞虎”即为生活在岩洞里的鼯鼠。
人们还在猜测:除此之外,大石围里还会有其它动物的存在吗?
天坑科考险情多
进入大石围必须借助专业的探险工具,并需经过专门的训练,所以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的。据悉,到目前为止,只有大约50余人到达过坑底和地下暗洞,他们基本上都是参加科考的探险人员、洞穴研究专家和向导。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蔡五田和黄保健是其中的两位,他们对记者描述了下坑的经历。
他们于早上11时左右到达大石围,在南面的牙口处打好桩,挂好SRT吊绳,然后分别沿着吊绳慢慢下到坑底。“坑底的坡度非常陡峭,而且满布不知名的奇树异草,一看到这种情形,我立即打消了拉着皮尺沿坑底丈量一圈的念头。”黄保健说。
因为行走困难,也为了尽量避免损伤坑底的草木,他们花了一个半小时才从南部坑底走到西部坑底的地洞口。在坑底的洞内,他们住了3天,基本查清了大石围的各种数据以及地下河的走向等情况。
当蔡、黄两人正在洞口丈量地下河时,险情发生了:一块头颅大的石头突然从天而降,正好砸在相距两三米远的两人中间,把地上的花草溅得老高,两人吓得面面相觑,许久都说不出话来。“只要算一下加速度就知道,从这么高的坑顶落下来,只要一粒指头大的石子就能致人死命!”
由于风化作用,大石围顶部的石头不时松脱下落,遭遇此种险情的不止蔡、黄两人。有一次,另一位洞穴专家韩道山在用SRT吊绳往下降时,突然听到头顶轰隆隆有石头滚落的声音,他被吊在半空中,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一心以为必死无疑,只得闭上眼睛听天由命。万幸的是,石头从他身边的一侧滚了过去,他才死里逃生,躲过一场劫难。
以前曾有许多探险队都试图寻找到暗河的出口。一支由当地旅游局组织的探险队在进入地下河后,大石围周边突降暴雨,探险队未能得知情况,继续向前探索了5公里,在返回途中遭遇洪水,当地协助探险的武警少尉覃礼广一脚踩空落入河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这一次,联合探险队终于走完了暗河的全程,发现暗河一直向东北流到位于乐业境内的百朗大峡谷的洞口成为地面河,然后汇入红水河。
发现最大的地宫
为了亲身探个究竟,记者跟随3名探险队员来到位于秧林村大曹屯的大曹天坑考察。
艾伦·里奇小姐、罗伯特·盖利特先生、詹姆斯·阿克先生,他们3人都是英国“红玫瑰洞穴探险俱乐部”的成员,于今年2月到达乐业,已经在乐业天坑群考察了50多天。这一次,他们将对大曹天坑的地下暗河进行最后一次考察,目的是查明这条地下暗河的走向和出口。因为这条暗河有一段河面离洞壁只有20厘米左右,需泅水而过,他们还带上了泅水的泳装。
上午10时30分,他们背上探险器材、水和干粮,从借住的秧林村希望小学出发,来到村后的天坑。他们预计在地下暗河里要连续工作到次日凌晨4时左右,然后回到乐业县城休整。
曾在英国、西班牙、墨西哥、法国、奥地利等地的天坑和洞穴进行过10余次探险的罗伯特告诉记者:“乐业天坑群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天坑!”
的确,乐业天坑群的天坑形态各异,从洞口的形状看,有上下宽窄一致的竖井形,有上大下小的漏斗形,也有上小下大的喇叭形;天坑的坑底还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险象环生的地下暗河、奇异迷离的石钟乳以及各种动物等。
大曹天坑是一个中型天坑,深约160米,坑口直径约300米,坑底北面有一个洞口通向地下暗河。
11时,一行人来到大曹天坑。一般的天坑底部都有一道斜坡,而大曹天坑的斜坡上部几乎齐到坑顶,所以我们没有借助吊绳,直接从斜坡走下去。微雨迷蒙,下山的路越走越滑,我们一路扶着石头,揪着树枝,花了一个小时才跌跌撞撞地下到坑底。
一进洞口,景象与露天草木茂盛的坑底大异其趣。洞内十分干爽,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一个高高的石堆把洞口堵住了一半,这是岩石坍塌的结果。爬上石堆,洞内豁然开朗,只见洞内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钟乳石,一些凸起的石笋形如编钟,抚之琮王争作响,如奏乐音。洞顶有水滴落下,汇成一汪。
到达地下暗河的井口了。借着灯光从井口望下去,约20米深,隐约可以看到暗河。罗伯特利索地把吊绳挂好,3名探险队员系好安全带,慢慢地沿着吊绳爬下去。至此,我们这些随员只能止步与他们告别了。
次日,3位探险队员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地宫,这是目前乐业天坑群里最大的地下溶洞!”詹姆斯一边说,一边在记者的笔记本上画出了地宫的图形。这是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溶洞,长约300米,宽约200米,高约200米,顶壁离地面约20米,上面正好就是他们借住的秧林村希望小学。詹姆斯回头告诉跟随在队伍里的小学校长田景云:“告诉乡亲们,不要在学校里做剧烈的震动,更不要在旁边的山上放炮,否则,学校可能会被震塌下去!”
天坑形成于造山运动
目前全世界已有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墨西哥等国家发现了天坑,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天坑最多的国家。坐落于我国重庆市奉节县的小寨天坑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天坑,而广西乐业则是中国天坑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一般的天坑都是单独的一座,而乐业境内却是天坑成群。据目前科考发现,在方圆5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就已发现大大小小的天坑17个。专家称,乐业天坑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天坑,是一座“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中国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认为:“乐业天坑群是世界级的旅游探险和观光极品。”
关于乐业天坑成群分布的原因,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蔡五田和黄保健推断,这与乐业县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地质资料表明,乐业县的地层呈S形旋扭构造,天坑分布的地区正处于这个旋扭构造的中部,即两个反向弧形的连接线上,这个地区在地壳震荡时发生的张力最大,形成拉张裂隙。这一推断解释了与乐业邻近的具有同样地质条件的凌云、田阳、西林等县为什么没有出现天坑的原因。
对于乐业天坑群的形成时间,两位专家推测,它们大约形成于300万—4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从调查的情况看,乐业天坑群在形成过程中遭遇了剧烈的地壳抬升运动。乐业县位于云贵高原的第二级,即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地过渡的地带。根据我国地形的生成原因,蔡五田认为,这次抬升运动便是发生于新生代第四纪的著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距今约300万—400万年前,就是这次造山运动塑造了我国的地形,也生成了云贵高原。
由于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天坑———大石围底部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桫椤,有人据此推测,大石围应形成于恐龙时代,即距今6500万年前。蔡五田认为,这个推测有许多可商榷之处,因为桫椤虽然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但其并不一定与恐龙同时毁灭,在广西其它地方也发现了桫椤便是一个明证。另外,乐业天坑群如果形成于恐龙时代,那么在几千万年的地壳变化中,这些天坑又是凭借什么作用保持原貌的呢?
仍有诸多谜团待解
天坑群景观中最奇绝的要数白洞天坑,它除与其它天坑一样具有地下原始森林与地下暗河外,还与相隔1.1公里外的天星冒气洞相通,形成了一种自然界最奇特的呼吸奇观,即一边洞口出气,另一边洞口吸气。从洞口冒出的白烟,在方圆几百米外都能看得清。冒气洞为什么会冒气而其它的天坑洞穴没有这种景象,专家仍无法解释。
天坑群的另一独特地貌是百朗大峡谷。现在已知百朗大峡谷与大石围底部的地下暗河相通,峡谷长4公里,谷两边为1000多米高的山峰石壁,紧夹一线蓝天,谷中分布着数十个形态不同的大洞穴,洞穴里有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和一些生物化石。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认为,洞中那些巨大的钟乳石是几万年乃至十几万年才形成的。不久,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龙滩水电站水库区将淹至峡谷口处,库区水位会否将这些宝贵的钟乳石洞淹没?由于百朗大峡谷与大石围相通,抬高的水位会不会倒灌进大石围?有关专家还在进一步研究。
大石围的附近还有一个莲花洞,洞中发现了大大小小的岩溶莲花盆200多个,还有为数众多的“穴珠”。莲花盆是一种石钟乳,因其形状酷似舒展于水面的睡莲而得名,专家考察认为,莲花盆是因岩石被水溶蚀后形成的;而穴珠是碳酸钙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附着在某一内核上形成的钟乳石珠,其成因与珍珠相似。莲花洞为什么发育了如此众多的莲花盆和穴珠?其发育的条件是什么?这些问题还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
此外,除了已发现的天坑,乐业县境内是否还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天坑?在这片神奇的崇山峻岭下面,是否还有正在继续坍塌的溶洞会在某一天突然崩陷,成为新的天坑?随着旧谜团的逐渐解开,一些新的谜团又摆在了专家的面前。(文/新华社记者 文萍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广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