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岁月艰难, 勇者前仆后继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6月29日 11:24 出国通途
90年代初迄今,加拿大新移民的学历普遍
较高。但在就业上却困难重重,特别是女性移
民,就业不足或就业起点很低的情况更是家常
便饭。据有关资料分析,这是因为经济、技能
、文化及适应能力的因素所致。尽管如此,自
香港回归之前的移民潮稍稍退却之后,移民潮
依然后浪推前浪。眼下大陆赴加拿大移民的情
况被业内的人士形容为"水下急流"。
华人移民美国曾被描绘成三个波。第一波
是19世纪80年代大批目不识丁的华工到美国淘
金和修建铁路,之后他们留在美国从事餐馆和
洗衣店等白人不屑一顾的行业;第二波是中国
内战期间,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到美国深造,许
多人留在美国并事业有成,其中佼佼者如杨振
宁、李政道和吴健雄更是名扬海内外;第三波
70、80年代的华裔学子,多数受过高等教育,
比目不识丁的华工强,却不如40年代去赴美留
学人员的经济底子厚,不得不边就学,边打工。
华人移民加拿大也和上述情况差不多。对
于华裔或非华裔的大多数加拿大新移民来说,
90年代是不容易度过的艰难岁月。首先是就业
率低于当地人。
加拿大统计局曾发表过一组数字,多少反
映了新移民的异国创业生存的艰难。根据96年
人口普查的研究报告,在90年代初期踏足加拿
大的140万移民中,虽然他们英语流利,学历过
人,其就业情况却不甚理想,远远不如80年代
踏足此地的移民。
移民中有一半是年龄在25至44岁的男性,
这一组别的移民在96年仅有71%获得雇用,较1
0年前下跌10%,与本土出生的男性更相去甚远,
当地人的就业率高达86%,较10年前仅微跌3%。
女性移民苦况更甚,86年仅有58%就业,之后每
下愈况,至96年,仅约50%就业。反观土生女性
就业情况却持续改善,10年间上升8%,达73%。
加拿大社会趋势研究报告指出,90年代的
女性移民大多郁郁不得志,在就业市场中尝尽
苦头,既落后于80年代女性移民,也难与土生
女性及男移民一争长短。
新移民的困境一般与初涉足社会没有工作
经验的年轻人大同小异,他们不易找到工作,
缺乏人际关系和工作经验,财力不足,即使找
到工作,也多为兼职,入职点甚低。
在90至95年移民加拿大的人口中,不少定
居多伦多,其中14%男性失业,远高于土生男性
6%的失业率,女移民失业率则为21%,几乎是土
生女性的四倍。持有大学学历的移民情况更糟,
男女移民的失业率分别为13%和18%,对于本土
出生男女同等学历的3%至4%失业率,只能投以
又羡慕又嫉妒的眼光。
80和90年代移民加拿大的25至44岁的中国
人大多是知识分子,且学历较高。其中约三分
之一持有学士学位,较本土男性超出一倍,女
性方面约超出一半。
新移民求职困难,原因出于多方面,包括
经济、技能、文化背景及个人性格和适应能力。
新移民就业的个中辛酸,实不足为外人道。在
加拿大雇主虽然不敢公然流露歧视的意向,但
在两名求职者中,如果一人是新移民,另一人
在加拿大受教育,即使后者资历略有不如,仍
会获得雇主雇用,虽然新移民一般多不计较入
职点,而且比较忠心和勤劳,但雇主为求稳当,
多数弃前者而取后者。这一点许多新移民无怨
无悔,因为"Early Bird, Early Served" (先
来者居上)大到在国内国外,小到家庭单位,是
不成文的规律,先来后到者都自愿认知。
新移民为了在加拿大立足,通常都愿作出
短期牺牲,约有三分一的人投身于无需工作经
验或技能的服务性行业或推销工作,其中25%的
人持有大学资历,为谋求生计亦甘愿屈就,在
比例上超过土生同业一倍。很多新移民虽然最
终找到工作,但多数不能找回原来的职位,对
中年移民来说,不能不说是事业上的挫折。对
于年纪较大且拥有专业资历的新移民来说,作
出如此牺牲,是否值得,移民和非移民持决然
不同的观点。笔者接触过的一些资历深、学历
高、专业硬的加拿大移民,他们坚持认为,选
择移民加拿大没错,人生的大方向舵盘无误,
小站拥挤,道路曲折,不时塞车,属正常现象,
人生能有几次博,寻求一次人生大刺激,为子
女、为后代做基石,打前站是中国人永不会摈
弃的'家德'。那么初抵加拿大,人生地不熟,
就业一时困难,并不为怪,既然已经选择了'拼
搏',也不会为此埋怨、后悔或退缩。(阿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