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音乐潮流就像是一个万花筒,天天都在变,变得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技术上的发展、追新求异的风尚,
让许多昨天刚刚产生的新风格,到今天就成了过时货。
但不管听音乐的人已经变得多么喜新厌旧,对于理查德-马克思和他的《在此等候》来说,却几乎是永远不用担
心过时的,因为乐坛早已经留好了永恒不灭的位置给他们──不管到什么时候,好的情歌永远都不缺为之感动的听众。
只要你听英文流行歌,就不会不知道《在此等候》(Right Here Waiting)这首音乐史上的
超级经典,更不会不知道赋予这首歌无穷感人魅力的理查德-马克思。事实上,从80年代末至今的10余年中,理查德-马
克思一直是流行乐坛最响当当的名字,他是一代巨星,是世界上身价最高的歌曲作者之一,更在亚洲乐迷中拥有鲜有人比的强
大号召力。
理查德-马克思是标准的美国80年代白人青年文化的代表,音乐走精致浪漫的流行摇滚路线,追求华丽优美的
旋律和热情激越的唱腔,再加上他能写擅弹,气宇轩昂,在唱功上的表现更是能放能收,这样的歌手想不走红都难。他刚一出
道,就被称为是摇滚乐的新希望、最杰出的创作人,并屡获格莱美大奖的提名。然而有趣的是,为理查德-马克思带来巨大荣
誉的,却是一系列慢版的柔美情歌。毫无疑问,理查德-马克思堪称世界上最会写情歌的行家里手,从最早的《留住良宵》(
Hold On To The Nights)、《无尽的夏夜》(Endless Summer Night)开始,
每张专辑他都会有一两首动听的情歌,到现在已整整十年,岁月的流逝反而更见歌声里真情的永恒。他的另一首世界级的超级
金曲,是精彩程度不亚于《在此等候》的《现在和永远》(Now And Forever),这首歌在1994年为理查
德-马克思的事业带来新的高峰。
但如果就此认定理查德-马克思只是一个“情歌圣手”的话,那就低估了他的实力。事实上作为一个优秀的音乐
人,理查德-马克思一直坚持现场乐队化的创作风格,拥有大量的令人热血沸腾的吉他摇滚佳作,更有像《正在归途》(Ke
ep Coming Back)这样挑战自己、融合各种音乐元素的探索之作。
90年代中期,另类音乐和舞曲抬头,许多别种风格的音乐一度尽失,理查德-马克思的事业多少也受到影响。
值得欣慰的是,他没有迷失自我去赶时髦,仍是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形式,心态平和,似乎已走进了一个艺术家
的最好时期──不顾市场,不管潮流,只要真实完整地表达自己。出人意料的是1997年,理查德-马克思新专辑《骨与肉
》中的《直到我再次找到你》(Until I Find You Again)竟然在一片另类和舞曲的包围中杀上了排
行榜冠军,再一次证明了情歌永恒不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