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萧伯纳与黄佐临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6月3日 13:14 天津日报

  一个被历史风尘掩去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在随着一批文献资料重现读者眼前时,又被人提起,感染无数人。这就是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 与中国著名戏剧家黄佐临的故事。

  昨天,女导演黄蜀芹将父亲黄佐临先生生前珍藏的3000余册英文书籍和140余件手稿、信件、文献、照片、著作等捐赠给上海图 书馆。其中一些萧伯纳与黄佐临交往的文献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一本绿底金花,手工制纸和装订的羊皮照像簿,是萧伯纳1935年送给黄佐临 的。

  佐临先生1906年出生于天津,1929年至1939年留学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求学期间,黄佐临写下两出短剧《东西 》和《中国茶》。演出后,英国同学觉得这两出戏很有萧伯纳的味道,建议他寄给萧伯纳看看。年轻的黄佐临便“斗胆”地将剧本寄了出去。没 有想到几天后,他就收到萧伯纳寄回的剧本与批字:“一个‘易卜生派’是门徒,不是个大师;一个‘萧伯纳派’是个门徒,不是个大师;易卜 生不是个‘易派’,他是易卜生;我不是个‘萧派’,我是萧伯纳;如果老黄想有所成就,他切勿做个门徒,他必须本着他的自我生命,独创一 格。”其时,黄佐临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留学生,他没有想到萧伯纳会回信给他,并写下如此深刻的评语。

  1935年,他专程去拜访萧伯纳先生。先生对他说:“我要送你一件东西,留作纪念。什么呢?贴照簿吧,可是不能是件普通商品。 ”过了几天,先生带他到一位当地很有名的老艺人家里去,请老艺人专门做一个照像簿。先生与老艺人商议式样,还叫他用画笔当场写一个中文 的“萧”字,以便铸印在封面上。在回来的路上,已80岁高龄的萧伯纳嘱咐身边来自异国的小伙子说道:“将来你回去,有了满意的演出,剧 照就贴在这上面。”

  1937年7月10日,黄佐临在归国前最后一次去伦敦访问萧伯纳。先生特意题词:“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如果 你们有毅力和勇气去掌握它。那个未来的圣典将是中国的戏剧。不要用我的剧本,要你们自己去创作。”

  带着先生的友情与希望,黄佐临归国了。他积极投身于戏剧运动,是抗战时期著名的苦干剧团创始人。解放后,他参与创办了上海人民 艺术剧院,并任院长。黄佐临一生执导了百余部话剧、十余部电影。《阿Q正传》、《大马戏团》、《梁上君子》、《夜店》、《升官图》、《 布谷鸟又叫了》、《第二个春天》、《中国梦》等剧,极为人们所称道。

  但是,这本绿底金花的照像簿中,始终没有一张照片。先生一直不满意自己的作品。他曾经说:“很惭愧,这个簿子仍是空白的。”1 990年,84岁的佐临先生还提笔自勉:“学到老,笑到老,苦干到老。”1994年,佐临先生病逝于上海。

  在昨天的捐赠仪式上,黄蜀芹说:“父亲一生最在乎两件事。第一就是戏剧,他导戏一直导到86岁,离逝世只有2年。第二就是书。 他藏有二三十年代出版的各种英文书籍3000余册。80年代他就表示不留给子女,要捐出来,让需要阅读的同志阅读。”在捐赠的这批物品 中,有关于“苦干剧团”的一些资料,他与曹禺、赵超构、华君武等人的通信,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证等等,都弥足珍贵。记者 赵兰英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