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北京晚报


温暖的乡土--读长篇小说《沧桑》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13日 17:02 北京晚报

  长久困顿都市之中,平时所读小说,一般也是城市题材的“白领”故事。可这种东西看多了,又像荤油菜肴吃多 了,心里也会一阵一阵感到很腻。除了这种反胃的感觉,更由于长时间疏于基层生活,甚至连北京内城之外的乡村,这些年都 发生了些什么情况和变化,也渐渐感到非常陌生和遥远不及了。

  正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状态之下,我得到了朋友送来的京郊乡土作家张宝玺今年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沧桑》。

  这部以描写京郊农村为主题的小说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从头至尾的朴实无华。整部小说近50万字,不玩什 么前卫观念,更不来什么“后现代”的玄虚,只以“清明上河图”式的工整笔墨,为读者清楚老实地描述了发生在运河边上一 个普通村落的几十年生活变迁。60年代的公社党委书记,是怎样先“民主”然后再“一言堂”地指令性帮助群众选举基层党 支部领导;乡下农民又是怎样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打压与波及之下,终年不得安宁更没一天好日子过;而作为《沧桑》中男女主 人公的苏坨村党支部书记陈宏和副书记李艳,他们之间的相恋相爱,又如何随着社会生活的跌宕起伏,竟活活被牛郎织女般隔 断整整30多年;还有性格各异的村民男女,是怎样徒劳无谓抵抗“与天奋斗”的上级文件和指令;所有这些往日京郊农村的 “大气候”和小细节,都像“老照片”一样准确细致地被张宝玺再现于《沧桑》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之中。而其中从农村基层领 导到村民众生,更由于作家张宝玺长年深潜农村底层生活之中,所以虽信手写来却也栩栩如生,也许更因为近几年来描写城市 灯红酒绿的文字读得太噎而且反酸,所以于憋闷之中再读像《沧桑》这样充满土腥气的生动乡村文字,更让我感觉耳目一新难 以释卷。

  仔细赏读《沧桑》的第二个感觉,就是让我对小说作者张宝玺油然心生羡慕与敬意,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乡土作 家,从小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边,几十年间不离故乡热土的热情与关注,使他对自己笔下农村生活与各色人等,都是那样稔熟 与自如,更兼他的勤奋与努力,从1966年开始创作小说,而今到《沧桑》为止,已经发表长篇小说共8部,而且全都不离 自己身边农村的父老乡亲。正因为有像张宝玺这样的作家在,才能使我们的文学画廊之中,不至于由于越来越少见优秀的乡土 小说,而显得枯燥苍白,而显得冷清零落。任何写作如果想真正获得成功,都需要有一定的人生与学问根底,而张宝玺和他写 的所有小说,正是实实在在体现了一名作为成熟作家的深厚功底。我们盼望他在今后还能为读者描绘出更美的乡村文学画卷来 。

  注:《沧桑》,张宝玺著,作家出版社1999年1月版。河冬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