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精品购物指南 > 新闻报道
精品购物指南


秋雨又遭“批”湖南出版《余秋雨现象批判》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24日 10:29 精品购物指南

  散文作家、学者余秋雨,自《文化苦旅》一炮打响之后,遭遇的批评一直不断。日前, 随着湖南人民出版社一 部《余秋雨现象批判》火速推出,再度遭遇重磅“炸弹”。

  在《余秋雨现象批判》一书里,大到体裁、语言,小到构思、用典,甚至对“余秋雨其 人”,批评家们或批判 、或辩护,都丝毫不留情面。批评家韩石山在《余秋雨散文的缺憾》 中指出:“这哪里是写散文,分明是写小说。若老一辈 学者,写到这些地方,有史料,就引用史料,若于史无证,断然不敢这样下笔。”汤溢泽也认为,余秋雨“有时犯了阉割史实 的 错误”,是“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而王强则从学术与艺术两方面给予了解剖,且认为余“用 浮夸的语言阐述人所共 知的常识”。

  以《捏造与谩骂不是学术批评》和《余秋雨的深圳文化论何错之有?》为余秋雨辩护的 杨长勋则批评说,个别 人对余秋雨的批评是“强词夺理”,是“有意地无中生有,捏造一系 列虚假的事实,使一些不明真相的读者信以为真”,是 “对文化人的无端谩骂和批判”,“已 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过了”。作为余秋雨散文最重要的辩护人之一的安波舜也辩护说, “一个作 家一本书被批上百年,我认为那是那本书那个作家的荣幸”等等。

  就如此火药味十足的“余秋雨现象”的争论,专家分析说,余秋雨对于写作态度和立场 的选择与定位,在90 年代的文化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这部分文化人在经历了90年代 初期的失落之后为自己找到的一条生路。围绕余秋雨 的争论,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人群落对于 这种选择和定位的不同态度。刘朝

相关报道:文化界直击“余秋雨现象”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精品购物指南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