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
南方日报


花60万元复排的《原野》对市场说“不”!

峤文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0日 15:12 南方日报

  中国歌剧舞剧院花了60多万元复 排的歌剧《原野》,是向国庆50周年 献礼的唯一的歌剧。《原野》之所 以入 选国庆献礼节目,不是由于其思想内容 与国庆“沾边”,而由于它是中国歌剧 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1987年,歌剧《原野》首次亮 相于中国艺术节,在大连、北京连演9场,引起轰动。《原野》在北美的首 演,被誉为20世纪以来世界歌剧史上 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从《原野》首演以来,中国发生了 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也 在进行着悄悄的“革命”。如今歌 剧这 一艺术品种似乎曲高和寡。面对沉重的 票房压力,时隔12年复排的《原 野》,出路何在?

  持乐观论者认为,歌剧版可能是《原野》的最好版本。戏剧大师曹禺创作《 原野》的原始脚本为话剧,话剧版 《原野》长演不衰;电影版《原野》一经刘晓 庆、杨在葆等明星演绎,也广为人知。并不是所有话剧都适宜改编成歌剧的, 但 原版《原野》“从头到尾提供的多种情境和气氛、不同人物的感情内涵和急剧变 化的幅度、强烈的戏剧性、紧张及动人 心弦的美妙抒情,以及粗犷和细腻、悲壮 与凄恻、真实及幻觉的氛围等,都是以音乐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歌剧大有可为的因 素”(吴祖强语)。

  歌剧《原野》立足于当今新浪漫主义的主流,用现代视角审视历史,令观众 感到既陌生又亲切。作曲家金湘在 改编话剧版《原野》时,力求做到时代性和民 族性相结合、悲剧性与哲理性相结合、神秘性与人性相结合,尽力用现代人的 审 美意识来写作,展现原野的生机、爱的扭曲、人的麻木、封建文化桎梏的残害, 用深沉感人的音乐来表现《原野》“怪 异的美”。编剧万方(曹禺之女)把过去 舞台和银幕上删去的某些戏(如“阎女殿”等场戏)恢复了,同时发挥歌剧的特 色,在文学形象上加以适当的变异,而在总的精神上恰恰更忠实于原著。导演李 稻川别出心裁地处理了歌队--复仇冤魂, 给人物安排了蕴涵比较丰富的场 面调度,将歌剧的音乐予以视觉形象化,把人物的深层心理予以外化。在歌剧表 演形式上 ,《原野》“一改从前那种话剧加唱,唱加伴奏的模式,广泛借鉴古今 中外多种技术技巧”。“其声乐和器乐部分都有相当 难度,但又不是那种不能为 广大群众所接受的‘孤岛艺术’。”

  演出人员均为《原野》在美国、德国首演的原班人马,原汁原味,阵容强大 ,这也是复排的《原野》受欢迎的 原因之一。金子的扮演者万山红、韩延文,都 是国内一流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戏剧梅花奖得主;仇虎的扮演者是旅欧华裔 著 名男中音歌唱家孙禹;大兴的扮演者是民族唱法“歌王”得主孙毅;焦母的扮演 者是国内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张晓玲;常 五爷的扮演者是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副主 任、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

  由于有这“三大卖点”,中国歌剧舞剧院走出“官办院团”的后花园,勇敢 地迎接市场的挑战。他们成立了“ 中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用市场运作手段经 营《原野》,并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以高者800元、低者80元的多档价 位 ,最大限度地吸纳各个阶层的观众。

  有人悲叹:中国歌剧走向市场化只能是死路一条。《原野》从本月13日开 始复出公演,迎战此一悲观论调。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