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 |
李兆忠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8日 10:19 南方日报
中国画的笔墨,从本世纪初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当世纪的晚钟再一次敲 响的时候,美术界又关注起这一关乎国 画本质和发展前途的命题。当年的青年“ 叛逆者”,如今已成了大师。鹤发的大师又拿起笔,进行着激烈的论战。 近期,中国美术界正就“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展开激烈的争论,其中尤以“ 张吴之争”引人注目。张仃与吴冠中均 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风云人物,过去一 直以前卫的姿态活跃于中国美术界。同属“革新派”阵营的两位大画家产生了根 本性分歧,使得争论更加耐人寻味。 1992年,吴冠中在香港《明报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颇具挑战 性――――《笔墨等于零》。其基本观 点是: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价 值等于零,就像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笔墨只是奴才,绝对奴役于 一定思想情绪的表达。 这些看法并不新鲜,过去主张革新中国画的人士提出过类似的意见,但像吴 冠中那样,以决绝的姿态声称“笔墨等 于零”的,却还是首次。这番议论听起来 是要将中国画从笔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艺术创作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然而 ,对于真正的中国画行家来说,将笔墨这一中国画最关键的要素降格到“泥巴” ―――材料的层次,不是出于外行的误会, 便是有意颠覆中国画的为艺之道,所 以立刻引起了争议。针对“笔墨等于零”,美术史论家万青力发表了《无笔无墨 等于 零》一文予以反驳,万青力认为:中国绘画的特性及创造性恰恰体现在笔墨 之中,笔墨并不仅仅是抽象的点、线、面,或者 是从属于物象的造型手段。笔墨 是“画家心灵的迹化,性格的外观,气质的流露,审美的显示,学养的标记”, 其重要性 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再次触动了传统中国画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而 引起了美术界同仁们的高度关注。有人 为它叫好,认为这对于改造千人一面的当 代中国画坛大有裨益;有人认为这种观点沿袭了五四运动以来,许多爱国学人对 中国画所发的贬语一样,用心虽好,观点却是错误的;还有人认为这种观点纯属 无稽之谈,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讲,笔墨都不 可能也不应该等于零。其中说得较有 学理深度的是洪惠镇在《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重温潘天寿的名言》一文 中, 对笔墨的论述,他认为:“笔墨是现代中国画创新去留的争论的焦点,主张 放弃者苦于笔墨规范的束缚,渴望更自由地纵笔 骋墨,然而其结果是画中的点线 完全西画化。力斥笔墨等于零的吴冠中先生是典型的例子。” 到了1998年,在北京举办的《’98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大展》研讨 会上,张仃发表了论文《守住中国画的 底线》,对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观点 进行了温和而坚定的批驳。张仃在文章中明确表示“不能接受吴先生这一说法” 。张仃认为,“书画同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共生现象。一切中国绘画的审美认 识、审美评价、审美实践都要从这一现象出 发,而这一共生现象的基础是一种工 具文化,古人直接用“笔”来定义这一工具文化,包括笔性、笔力、笔姿、笔韵 、笔 格这样一个分析和评价体系。它是认识中国画的最根本的立脚点,是中国画 最终的识别系统。线条的笔性是完全具备独立的 品格的,这也就是黄宾虹所说的 “内美”。它是中国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由,也是笔墨即使离开物象和构成 也不等于 零的原因。笔墨精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在,如果中国画不想消亡, 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 张仃的文章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不少画家、评论家纷纷撰文表示赞同。对 此,吴冠中在1999年4月7日的《 光明日报》上,再次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说 “笔墨等于零”,除了坚持原来的观点之外,吴冠中批评了当今中国画创作中笔 墨僵化、程式化的现象。比如有的画家到了美国,自称画了一批美国的风景画回 来,一看不过是黄山、庐山的翻版,只不过 多加了几栋美国小房子而已。其失败 就在于机械地套用笔墨,没有创造新的、更适合表现对象的手段。吴冠中认为, 吴昌 硕和齐白石都是绘画大师,可他们摸索了一辈子,到晚年才形成了自己的风 格;后人要学他们,即使学一辈子,把精髓都学 到了,也还是重复前人,没有自 己的东西。因此,与其学他们,不如另辟蹊径,学会表现自己的感情。语言、手 段、工具 ,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效果。吴冠中最后这样写道:“西方人觉得 中国水墨画没有前途,就是因为我们陈陈相因,老是 千篇一律的老套子。所以必 须发展,必须革新,不然就是死路一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其实是想保住中国 画的前途的。 ” 针对吴冠中的这些看法,老画家关山月在1999年4月28日《光明日报 》上发表了《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一文予以商榷。文章认为,笔墨不但影 响画的艺术高低,而且决定这画是不是姓“中”。中国画没有笔墨等于无米之炊 ,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有的画家到美国画风景,结果画出来的仍是黄山、庐 山,这并非因为他强调了中国画笔墨,相反 ,是因为掌握得不到家,因为中国画 的笔墨是千变万化的,有创新,有发展。笔无罪,墨无罪,问题在于掌握笔墨的 人。 中国画的笔墨是可以变化、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它仍然应当是中国画。泥古与崇洋都不可取, 西方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吸收, 但不应抛开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而不顾。 国画界许多人士认为:吴冠中排斥笔墨,有其艺术实践与审美心态的基础。 他试图以西方的点、线、面等造型手段 改造中国画,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虽取得 了一定成就,但作品不耐看,线条缺乏内涵,缺乏力度与变化;吴冠中一向喜欢 用西画的审美标准衡量中国画,甚至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否定中国画的价值,有 欠公道。“笔墨等于零”如果只是作为吴冠 中个人对绘画的认识,完全可以成立 。但据此否定笔墨领先的整个传统中国画,就太过分。这一百年来,我们一直不 遗余 力地追随西方,批判传统,几乎搬来了西方的一切,西洋绘画对中国画的影 响长驱直入。但由于笔墨这最后一道底线的存在 ,使我们在西学东渐的狂潮中, 对中国画并没有失去识别能力和评判标准,毕竟还有像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 那样力挽 狂澜的艺术大师,在给中国画的发展奠定路标。 这场争论在美术院校的青年教师中也引起了反响,有人认为,吴冠中一向反 对“笔墨唯一论”有其合理的一面,对 于不重视修养,一味玩弄笔墨的不良倾向 有警示作用。但把笔墨这一中国画最基本的要素小视到零,则是极端错误的。吴 冠中对笔墨的理解是狭隘的,孤立的,也是肤浅的;还有人认为吴冠中的理论和 他的创作一样,虽然新奇,却缺乏深度,他 总喜欢以一种哗众取宠的方式去批判 前人,结果往往令人失望。也有人对张仃的“底线”提出质疑,认为笔墨是个历 史概 念,笔墨在中国绘画史上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在明代中期的事情,不应 该将它绝对化。除了笔墨,还有其它重要因素,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大传 统。而中国画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是带有强烈哲理性的情感的传达,即老子 的“无形 ”、“大象”。中国画还有比笔墨更重要的“底线”存在。 由于这场争论,过去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中国画究竟 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值不 值得维护?前人千百年来锤炼而成的笔墨 是否足以代表这个特点?今天是否仍有继承的必要?笔墨是否足以表达今人的思 想情感?它能不能随着时代而发展、并且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这些争论一时肯定 不会有定论,因为参与这场争论的人有着不 同的艺术趣味、审美价值取向、知识 背景和实际生存处境。但人们可以相信,历史一定会记住世纪之末的这场争论。 |
||||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