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接近尾声,太阳仍然炙热,“防晒”功课远未结束,而“我晒黑了”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女士们仿佛永远嫌自己不够白。皮肤白就好吗?皮肤科医师提醒,晒太阳后皮肤产生黑色素,这是一种保护机制,能防止皮肤衰老。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健指出,防晒确实有必要,但被很多人无限扩大化。其实,晒太阳后皮肤产生黑色素,这是一种身体保护机制,此外,阳光还会给予我们身体所需的天然维生素,帮助骨骼生长。
晒黑了,但却能防老防癌
杨健解释道,被太阳晒一段时间后,人的皮肤会变黑发暗,是因为皮肤中的黑素细胞产生、色素增多了。这些色素有助于防御日光中的有害光线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自由基,防止弹力纤维变性所致的皮肤老化。它还能保护皮肤细胞中的DNA,减少皮肤癌的发生。
一旦人晒太阳的时间减少,身体无需这种保护机制了,皮肤色素也会跟着减少。这就是为什么人晒后变黑,过一段时间,又能恢复白皙的原因。
当然,晒得太猛也不提倡,过于强烈和长时的紫外线刺激,会促进皮肤老化和增加患皮肤癌风险,所以,西方有人照紫外线灯让皮肤变成黑色,这也是不提倡的。紫外线床的运用也是西方皮肤癌发病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晒晒,补充维生素D
人体需要足量的维生素D才能维持正常的骨骼生长发育,而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研究发现,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约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将婴儿每天晒太阳1小时,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接近婴儿每天维生素D全部需要。
因此,杨健主任建议,一早一晚阳光并不猛烈的时候,晒晒太阳很有益处。阳光猛烈时候,则宜选择涂防晒霜、打伞、穿件薄外套等防晒方式。特别在爬山,游泳,去海边旅游时,更需做好防晒措施,选择SPF30~50的防晒霜。
防晒术语
SPF:防御UVB(紫外中波)及预防肌肤被晒红及晒伤。系数越高,代表曝晒在阳光下可耐更久的时间。
PA(日标准):防止皮肤照射UVA(紫外长波)时变黑。采用“+”表示,+号愈多,保护指数越高。一般情况下选择一个加号足够。
PPD(美标准):跟PA同一含义,采用“★”表示,越多代表防御能力越优。
防晒霜,指数超高反害皮肤
防晒讲究适度,涂抹防晒霜也讲究适度。今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防晒霜标签新标准”,建议将防晒指数SPF最高上限定为50+。此新规正是为纠正大众追求“高防晒指数”的误区。
杨健主任解释道,防晒指数代表涂抹了防晒产品后接受特定剂量紫外线至产生皮肤红斑反应的时间换算值,理论上SPF为30的防晒产品其防晒能力是指数是SPF15的两倍。但是,当SPF指数超过了50之后,就没有这种线性正比关系了,不能正确反映其防晒能力的差异了。
此外,杨建主任提醒,一味选择SPF指数高的防晒霜,反而会影响皮肤。他介绍道,SPF指数越高的防晒产品代表防晒剂含量越多,对皮肤并无益处。
防晒剂分物理性和化学性两种,有些产品两种防晒剂都含有。“物理性材料含矿物质、粉质,起隔离和反射紫外线的作用,这类材料用油基质调合而成,用量越多,就会越油腻,容易堵塞毛孔制造痘痘,油分过高皮肤黏腻人也会难受;而化学性的防晒剂能吸收光,但会起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用量多了就会出现热效应。此外,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对这类化学成分过敏,出现过敏性皮炎,涂抹过防晒霜的皮肤会红肿瘙痒。”他说。(编辑:Ki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