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子认证:热爱品牌;对品牌挑剔而又忠诚;具有保持一贯生活水准的经济实力。
向品牌看齐
生活方式的潮流在不断演变,总想走在前沿的品牌分子用品牌来界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寻找真正的可以作为生活标准的品牌意义:专业的设计水准和精细的制作程序;有
口皆碑的品质保障;商业化演绎的品牌精神……但是品牌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不断地泛滥,这令他们很是尴尬。
36岁的小唐是不折不扣的品牌分子,他的品牌成长史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品牌意识的缩写版。从拥有第一双耐克篮球鞋到尝试范思哲未果,直到今天成为阿玛尼的拥趸,最后小唐也顺理成章地买了某明星地产,安家落户了。
“奢侈”成为习惯
作为品牌分子,奢侈是一种责任。“稍好一些,稍贵一点”是很多品牌分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概括。在不与自己收入脱节的前提下,用名牌来宠爱自己有什么错呢。
所有的品牌分子对于品牌都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心情。在外资企业担任高级营销代表的王峻不无感慨地谈到自己的感触:奢侈背后的潜台词是实力和追求,只是追求的程度和方向在发生着变化。起初,对于品质的迷恋让我们尝到了“品牌”的好处,接下来“品牌”的制造者们已经不满足于你只是享受他们所提供的高品质,他们在稳固品质的基础上,努力地向你推销一种品位文化,并通过打包的形式提升产品的价值,最终来提升你对品牌的忠诚度,让你对品牌的依赖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当一切成为你的习惯,你便成了真正的品牌分子,自此无法逃遁。
贵的还是对的
“关于品牌,我们必须要多次面对‘性价比是否合理’这个问题的拷问。如果你最终也无法解决内心深处关于这个问题的纠缠,那么你不会成为品牌分子。作为品牌分子你应该明白‘贵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对的一定不会便宜’。” 坚持用名牌来宠爱自己的王峻颇有心得:“其实作为品牌分子,你要做的决不是考虑它的价格,而是要衡量它的品质、品质背后的文化以及它所要宣扬的生活方式是否是你所期待的。”
精英文化
“品牌将重新建立社会的秩序”,那么品牌的背后除了品牌制造者追求的成功之外,品牌分子们用自己对品牌的判断寻找自己的族群,用品牌来完成对自己身份和成功的认证。
特立独行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孤立之中,但是找到联盟者后,情形就会完全不同,而品牌恰恰起到联络者的作用。
品牌分子有着超强的鉴赏力和辨别力,族群之间有一种默契,他们知道分享的意义,所以他们在置业时比较介意邻居的资质。他们也是居住文化的应和者和实践者。
“关于居住,我们喜欢被定位的感觉。我觉得我们更能理解同质人群聚居,因为我们也在不停地寻找同道中人,并希望找到对位的居住空间。我们知道有些居住概念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一厢情愿,所以如果我们懂得辨别,那么我们就会获得我们所期待的居住模式。”在律师事务所任职的刘先生觉得居住品牌也是一种身份识别体系。
品牌是一种痛楚
其实作为品牌分子,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身份有些尴尬。那些恶俗的品牌会成为很多人嘲讽品牌分子的武器,“暴发户”这个他们避之不及的称谓在有些品牌的掩护之下,使整个品牌分子族群变得面目模糊。毕竟他们多少有些盲目,并容易被蛊惑,最终成为一个个概念的买单者。
“品牌是难以被量化或者被统一衡量的,所以我更愿意用名牌来称呼它,因为在这样的称谓中,我所界定的至少是真正拥有高品质的东西,并不是进了商场专卖店的毫无设计可言的服装或者是参加了两季房展会、大把花钱做广告的所谓明星楼盘。奥格威定义的品牌是:由消费者对其印象,以及自身的体验而作的界定。但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广泛介入,消费者对一个商标或者品牌的界定中有很多的非理性的判断因素,也因此失去了客观性。”刘律师有自己的品牌评判标准,所以在品牌族群中,他是比较理智的一份子。
盲目是一种伤害
品牌分子对既有的品牌有着良好的认知能力,但是一旦面临一些新生事物,他们又会有些被动,他们习惯性地将那些打着“品牌”旗帜的产品与高品质乃至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面对居住这样一个复杂的命题,他们既往的经验便显得很不可靠。
某“明星楼盘”的拥有者小唐对此颇有感触:“我以判断范思哲和阿玛尼的方式选择了现在的楼盘,但是实践证明我犯了一个原则上的错误。我是在假定它是高品质并且还附带我所期望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购买的房子,但是事实上它是一个‘伪名牌’。而且它并不像我在范思哲和阿玛尼之间的选择。尽管我觉得阿玛尼更适合自己,但是选择范思哲也会有品质的保证。我现在面对的房地产却完全不同,所谓的品牌并没有经过时间和居住感受双重的验证。与高品质脱节的品牌与品位无关,根本不应该称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