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就连向来排斥怀旧、活在当下的Karl Lagerfeld 也在Chanel 新的2011 早春系列中打起了1970 年代牌,可见怀旧成为了今年的主题。别说设计师缺乏创新精神,在这后经济危机时代,谁都想抓住些实实在在、值得依靠的东西。
2010 年的春夏看上去有点像坐上了时间旅行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不少品牌的当季系列中出现了往日的影子——你可以说那是1910 年,可以说那是1949 年, 也可以说那是1957 年,总之不是今时今日。
对Halston 而言, 到一度辉煌的1970 年代去寻找设计线索是相当自然的事情。然而,向来不喜欢跟怀旧沾边的Karl Lagerfeld 又是怎么回事?尽管他为Chanel 2011 早春系列所拍摄的短片名称叫做“ 记住当下(Remember Now)”,在这部时长17 分钟的短片中却出现了法国作家Sidonie-Gabrielle Colette、影星Alain Delon(阿兰?德隆)、MauriceRonet、歌手Sacha Distel、Jane Birkin、模特Donna Jordan、以及Mick Jagger和Bianca Jagger 那熟悉的身影——一句话,就像回到了上世纪70 年代,甚至还有一个“比那早20 年”的BrigitteBardot(碧姬?芭铎)。
Chanel 的2011 早春系列开在当下的1970 年代派对“圣特罗佩象征着自由——这里的着装风格也不例外。”Karl Lagerfeld 用这句话概括了Chanel 的2011 早春系列。而它的具体呈现,就是日落时分的Sénéquier 咖啡馆,纷至沓来的名流们坐在望不到头的红色漆木椅上,望着穿戴迷人的人们来来往往。
Lagerfeld 花了40 多年时间钻研里维埃拉文化,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这个年轻诱人的系列。Natasha Poly、AnjaRubik 等一众模特循水路而来,光着脚丫,身着1970 年代风格的半透明卡夫坦式长衣、针织长裙、拼布牛仔裙、连身衣或是丝质宽松长裤,从桃木船上鱼贯走下,在做成街道般的伸展台上散步,在露台上找位子。这一切的背景是一座满满当当停着帆船游艇的海港,到处洋溢着欢乐的度假氛围。
“圣特罗佩有一种魔力。它轻松自在,人们不需要穿着过于复杂的服装。这不是个追求闪耀夺目的地方,而是个随性自然的地方。”Lagerfeld 说。他指着一个步履散漫的模特身上穿的迷幻印花雪纺连衣裙——上半身剪裁合体,下半身则飘逸轻盈。“这个你可以在白天穿,在没有舞会的时候就能穿。”他解释说。
Lagerfeld 表示,这是一个展示“圣特罗佩风格”的系列。一切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里维埃拉题材电影——从沉浸在夕阳中的港口,到电影《上帝创造女人》中的Brigitte Bardot,都能在这个系列以及短片《记住当下》中看到。在发布会上有几件衣服同样出现在短片中,例如Freja Beha Erichsen 穿的白色丝质MickJagger 式燕尾服——1971 年Jagger 与Bianca 在圣特罗佩市政厅结婚时穿的就是这样一件衣服。最后,Mick Jagger的女儿Georgia May Jagger 伴着爸爸的歌声《Let's Spend the Night Together》现身——身着点缀珠片的迷你裙,脚蹬过膝长靴,还要跨上一辆哈雷摩托,对一个拥有翘嘟嘟厚嘴唇的少女而言,扮演Bardot 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Lagerfeld 向来宣称自己对缅怀往日毫无兴趣。究竟是什么让他也开始怀起旧来了呢?答案也许就在圣特罗佩这个地点里。Chanel 的上两个发布地点分别是威尼斯和上海,两者都与CocoChanel 有某种联系。而圣特罗佩则可以说得上是一座属于Lagerfeld 本人的小镇。“我在这儿呆了好多好多年,对这里就像对巴黎一样熟悉。”他说。说起Coco 本人,尽管他强调说她曾在1934年与Colette 一起现身于此,但还是下结论说:“两者之间的关联非常非常小。为什么电影一开始,会出现一个女孩说‘大家都叫我Coco,我为Chanel 而疯狂’呢?这表示她的灵魂存活了下来。她是现如今的时尚狂热者。”
这个“非常随意,非常实穿”的系列,其关键就是轻盈的面料和无拘无束的快乐氛围。发布会给人一种重回1970 年代的错觉,不过Lagerfeld 依然是活在当下,就像在短片末尾出场时那样,无论场景如何改变,他本人自岿然不动。在after-party 上,Vanessa Paradis、Diane Kruger、Anna Mouglalis、ElisaSednaoui 等一众女星将他重重包围,一个比一个美艳。谁说回忆最美好?这种情景要是让Roger Vadim 和MickJagge 看到,他们也会嫉妒万分吧。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1970 年代时装展
重新认识“毫无品位”的十年来自安特卫普的时装品牌MaisonVandenvos 从上两季就开始从上世纪中叶寻找灵感, 用设计师DamienFredriksen Ravn 的话说,那是一个“人们依然习惯盛装的时代”——BrigitteBardot、Sophia Loren(索菲亚?罗兰)和Romy Schneider(罗密?施奈德)都是打扮时髦地在沙滩上散步。这个品牌的设计不仅从1970 年代找寻灵感,甚至把办公室也设在一座建于1970 年代的建筑里。其2009 春夏系列具有典型的70 年代风格。法国摄影师FrancoisRousseau 为其拍摄了一本名为《L.A.一日(A Day in L.A.)》的摄影集。上身赤裸的俊男和身着印花宽松长裙的美女展现出一派上世纪70 年代圣特罗佩的闲散风情。
一直以来,1970 年代都被认为是“毫无品位的十年”。喇叭裤、镶满亮片的华丽摇滚演出服、粘腻不透气的涤纶面料、紧身毛衣,以及五彩缤纷的橙色、褐色和绿色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然而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却表明,重新衡量1970 年代风格的时候到了。不仅女人们重新穿上了厚底鞋,业内人士对这些稀奇古怪的设计也开始感兴趣。“说起70 年代,人们总觉得那是个声名狼藉的时代,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馆长Olivier Saillard说。最近,她策划了一场名为“一部理想化的时装史(Histoire idéale de lamode contemporaine)”的展览,展现了一个由舞蹈、昂首阔步的模特、实验性成衣所组成的年代——这个年代催生的一系列萌芽,到1980 年代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终成为上世纪最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潮流。Saillard 用多媒体装置将那个时代每一位重要设计师的精髓展现在了屏幕上——在众多博物馆的同类展览中,这还是首创。
参观者在这个展览上首先看到的是年轻的Yves Saint Laurent 于1971年推出的一个系列,灵感来自他在跳蚤市场上看到的1940 年代服饰。这一系列曾在当时的巴黎引起一片哗然。尽管一开始遭到恶评如潮,Saint Laurent 却一举开创了街头风格的先河,并将高级定制设计师变成了潜在的古董爱好者。在现场的影片中,我们看到模特们身着短裙和宽肩背心走上伸展台,底下的观众纷纷露出难以置信、坐立不安的神情——还有些则不耐烦地打着哈欠。
在Saint Laurent 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如今很难再见的景象:面带笑容的模特。她们在屏幕上不知疲倦地舞蹈着,身着三宅一生设计的那些不对称几何形时装。“三宅一生是头一个不以季为单位设计服装的设计师。”Saillar 说。他用并列法将不同设计师的作品摆在一起:摆放着英国设计师Jean Muir 的一系列轻柔的针织连衣裙的玻璃橱窗正与Madame Grès 在上世纪70 年代展示的最后一个经典悬垂系列相映成趣。
所有展示的视频都自有其引人入胜之处。YSL 著名的俄罗斯系列看上去就像戏服展示,同时又以模特的人种多样性震动了当时的伸展台。ClaudeMontana 高昂着他那颗姜黄色头发的头颅,走在一长溜身着彩色服装的模特后面。出风头大师Thierry Mugler 于1984 年制作的那场大型演出也可以在展览上看到——他在4000 名买票入场的观众面前进行发布,身怀六甲的模特从天花板高度落下,裙子上的翅膀随之张开——想想那惊人的一幕吧。
展览的内容也延伸到了1980 年代。从Jean Paul Gaultier到Azzedine Alaia再到Christian Lacroix——距现在较近的设计从静态角度看不如更早期的设计吸引人,但策展人以时装与视频交织的形式来打动观众。向来选择沉默的川久保玲曾在1983 年接受过法国电视台的采访,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一珍贵片段也被收进展览,观众可以看到,当时的制片人如何将川久保玲塑造成一个潜心挖掘巴黎时尚宝藏的日本忍者。
40 多个电影和视频片段为整场展览增添了一种YouTube 的趣味。参观者可以从中发现,1970 年代的自由氛围是如何转变为后来的“设计师时代”精神。1970 年代的发布会总是完全围绕着服装本身进行,即便是Karl Lagerfeld 在1983 年加入Chanel 后的第一场秀,设计师也没有出场谢幕。有些设计师——比如Kenzo 和Jean Paul Gaultier——在谢幕时显得心不在焉,尽管后者的发布会本身往往在呈现和细节上震撼人心。
1970 年代究竟是不是像SaintLaurent 的40 年代系列那样“ 毫无品位”?一段段视频向我们显示:这是一个探索和直抒己见的年代,当年伸展台上闪现的生命力和愉悦感,在当今已经无迹可寻了。
大众品牌的怀旧热潮回到安居乐业的过去
1970 年代并非各大品牌找到的唯一归宿。一线时装屋也不是产业中唯一坐上时间机器的群落。美国户外运动品牌Eddie Bauer 本季开始重推二战期间的飞行员夹克和1950 年代的登山服。创建于1910 年的泳装老牌Jantzen 趁着100 年寿辰推出了荷叶边比基尼——宣传照上的池畔女郎头戴船长帽,脚蹬高跟鞋,一派1940 年代风情。SperryTop-Siders 在出售根据经典款改良的白色鹿皮鞋。L. L. Bean 则把一双曾出现在其1914 年的产品目录上的猎人鞋摆上货架——当年推广这双鞋的广告语是:“穿的鞋子不合适,就成不了好猎手。”
在这动荡不安的时期,为了缓和消费者的紧张情绪,品牌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经典款策略”,希望美好的回忆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目前我们都很缺乏安全感。而一旦人们对当下感到不满,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怀旧情绪,追忆过去的好时光。”明略行(MillwardBrown)全球首席分析师Nigel Hollis 发表意见说,“大家都想就这一点做文章。”尽管不少机构在去年年末预测经济将逐步复苏,消费者对未来依旧信心不足。美国人口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连续半年的销售增长之后,5月份美国零售业销售数字又下跌1.2 个百分点——下跌幅度远高于分析师们的预测。
这种朝不保夕的境况迫使各大品牌绞尽脑汁,寻找消费者的兴趣点。他们抓住了经典款这根救命稻草。大多数公司不愿意透露经典款的具体销量,但他们都表示,这些款式卖得比预期更好。而经典款的标价往往要高于普通款。在L. L. Bean,“标志性款式”的售价高出其他款式整整25 个百分点。
“目前的消费者市场上有一股回归经典老牌的趋势,”Eddie Bauer 总裁NeilS. Fiske 说,“人们信任历史悠久的品牌,想拥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重拾旧衣箱里的衣服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同时也有一定风险。同样的举动一直以来都在上演,不过规模从没像现在这么大过。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美国户外品牌L. L. Bean 专门设了一位“经典款系列设计总监”,来挑起这一重担。获得这一头衔的Alex Carleton 整天在公司那间维多利亚风格的资料室工作,在他周围堆满了各个年代的衣服、成柜成柜的靴子、品牌创建至今印刷的所有产品目录、名人来信,以及品牌创立者Bean 先生的狩猎日记。衣服有的悬挂着,有的折叠起来收在塑料储物箱里,每一件上都封着小标签,写明它们的来历。资料室管理员坚持要求所有来访者戴上白手套,否则就不能触摸藏品,就连Carleton 本人也不例外。对此,Carleton怨声载道。
尽管需要遵循各种条条框框,Carleton 还是在故纸堆里找到了灵感。他找出一条1957 年产的包裹裙,将其改良设计,重新推出,保留其原本“适合户外运动”的特性,在外形上做得更加贴身,裙长则变得更短。在改良一件1940 年代的狩猎夹克时,他把背部贴袋的塑料衬里去掉了——这个“杀生袋”一开始是用来装血淋淋的野鸭的,如今当然已经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了。
在考虑2011 年的新系列时,他打算从品牌1970 年代的那些古怪款式中找寻灵感——安哥拉山羊毛宽腰带,用来包裹腰腹,保证后背不着凉;带大兜帽的男式风雪衣,“从头部一直遮盖到膝盖”;用白色厚羊毛编织的提花毛衣,带极小的兜帽,袖口还有一圈稀奇古怪的黄黑镶边;甚至还有一个用鹿皮制作的面罩,“把包括鼻子、面颊、耳朵和咽喉在内的整张脸都遮住了”。“当然,新推出的系列不能让穿着者看上去就像是刚从一场暴风雪中逃出来似的。这点我们一定要保证。”他说。
Eddie Bauer 的总裁Fiske 同样在旧款中找灵感。公司最近推出的B-9 风雪衣是品牌创办人Bauer 先生在二战时期为美国空军提供的服装。名为Skyliner的绗缝外套则是他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外出垂钓之后回来设计的款式。
老牌泳装Jantzen 在今年春夏推出了一个充满怀旧情调的系列。在怀旧的同时,知道如何更新换代也许更为重要。以一件受1920 年代款式影响的紧身游泳衣为例:新的款式是一件装饰水晶饰带,下摆有点像小短裙的红色一件套,老款则用羊毛织成,湿透后重量超过3.5 公斤,男女皆可穿着。
Sperry Top-Siders 有砖红色鞋底的限量老式鞋款出售,Keds 则推出了一个怀旧系列,为上世纪的每个十年分别推出两个鞋款——1920 年代主题的运动鞋看起来简直就像正装鞋。
同样的潮流还延伸到了时装之外的领域。今年早些时候,美国GeneralMills 公司推出了曾在上世纪60 年代风靡一时的Lucky Charms 和Cheerios 两种谷物早餐的限量版,为这两个产品都设计了怀旧包装。百事可乐公司则在去年下半年推出限量版的复古百事可乐和激浪汽水。快餐连锁卡乐星(Carl’s Jr.)也在去年用一款辣味热狗更新了菜单——品牌创办者Carl Karcher 在1940 年代开设移动餐车时出售的就是这种热狗。
怀旧款式的复兴,其动因也不完全是恶劣的经济状况。户外运动品牌Lands’ End 总裁 Nick Coe 表示,即便经济转好,他认为品牌经典的Canvas系列依然可以保证销量。同时他还认为,旧时光不一定都是好日子,比如品牌在上世纪70 年代的业绩就可以用一场大灾难来形容。“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疯狂地消费,如今他们的购买习惯彻底改变了。”Coe 说,“便宜货不一定卖得好,物有所值才更重要。不计后果地买进再扔掉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