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生活电子杂志 >新周刊 > 新闻报道
 

翁旷杰答问录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8日 00:00 新周刊

  (以下《新周刊》记者简称“新”,翁旷杰简称“翁”)

  新:丹璐目前已代理了50多个品牌,理想目标是代理多少品牌?

  翁:其实并不需要很多品牌,而是要精。目前的市场是不太规范的市场,厂商和经销商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合作点,等 市场调整到比较佳的状态,我们才能把更多的牌子拿过来。这是一个淘汰的市场,不好的品牌要被淘汰,最后哪些能留下来要 看市场的发展。这个时间不会长,两三年吧。所以我们的追求目标很高,度过这几年就有更多的机会了。

  新:作为一个服装品牌,自己销售和让代理商销售区别在哪里?

  翁:区别很大,现在的生产商和零售商根本没有分别开来,真正的经营应该是几个环节很清晰,生产商就负责生产, 销售商就负责销售。为什么国外品牌有那么长久的生命力?那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晶。生产是这样,零售也是这样,我们希望我 们能够成为这一行的优秀者,把一个好的品牌推向市常

  新:今后丹璐代理品牌的方向会怎样?

  翁:从客观上要看它的价格、市场定位、形象,另外要看是不是长线发展,是不是具有一定实力,可以和我们共同开 拓市场,有些新品牌在开发时是没有利润的,那就要双方共同承担市场风险。

  而且现在很难限定哪个牌子最好,新起的品牌太多了,我并不在乎品牌目前有多响有多大,而是在乎它想走一条什么 路线。做服装最关键是建立销售网络,未来5年内,中国产品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校靠什么取胜?靠网络、靠市场的形象,但 大部分商家在急于赚钱,这是不长远的。

  新:在建设销售网络的过程中,有过什么困难?

  翁:首先是对市场是否敏感,其次在于选择什么样的品牌进入,我们当初选择新疆,很多人都不看好,但营业额一出 来,很多人又都不敢相信。

  新:可能现在许多商家都把发展机会寄托在一些中等不发达的城市,作为在二线市场获得成功的过来人,你怎么看这 些二线市场?

  翁:二线市场有很大潜力,只是缺乏好的引导、好的商品,而且顾客的消费心态和观念比较传统。基于此,丹璐建立 了一套很科学的管理系统,也就是注重公司内部营运管理。

  在二线市场必须注重人才本土化。各地消费心态不一样,应该有一个熟悉的人去处理,这样在市场信息上可以更明确 更准确,令营运更顺畅。

  新:很多国外著名品牌都希望到中国开厂,实行产品本土化并自己销售。在这种趋势下,代理商的前景如何?

  翁:的确很多国外品牌都想这么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国不大可能做到。中国太大了,一个省就像别人一个国 那么大,还有那么多民族。国外企业只能选择一些一级城市。

  另外,外国那套方法在中国是否行得通?我看未必,我们毕竟在这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网络是靠一步一步建立起来 的,这不是件说做就能做的事。

  新:争取代理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丹璐如何给供应商信心从而顺利获取代理权?

  翁:我们的网络就给人最大的信心。一开始很难,慢慢我们开始代理一些好品牌、大品牌,许多大的上市公司也纷纷 和我们合作,看中的无非是我们的网络和管理。有几家服装零售商把管理提到了议事日程?我们的营业额是很多普通代理商做 不到的,而我们大量的推广费用也是一般商家不愿出的。

  新:你们如何了解市场?

  翁:我们有一支队伍,有一个市场调研部,他们长年跑市常我强调是不是专业从事市场工作的,都要去感受市常

  对市场的敏感实际上源于经验的积累,大量的数据分析也很重要。我们最近在电脑系统上的投入就将近500万,在 这个系统里,我们做了大量表格,就是为了更好地收集反馈信息,以使我们在决策上快人一步。

  新:以代理这么多品牌的经验,一个好的品牌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翁:首先是市场定位很重要。从产品上讲,是面料、价格、适应年龄、形象、广告;从经营者的理念上讲,是素质及 对服装发展的预测,决定了这个品牌是否好。

  新:推出爱·特爱出于什么考虑?

  翁:有些市场我们想进入但已经有了其它知名品牌,有些想做的品牌人家又已经有了代理商,怎么办?只有照着市场 的空档去做,这样我们考虑用一个自己的品牌去填补空档,也是完善我们的产品系统。

  其次,我们现在都在做国外品牌,真正国内的名牌并不多,应该会有好的市场份额,正如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络推 出自己的牌子,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好。

  中国没有一个能推出去的牌子,我想通过零售业的积累做做自己的品牌,同样也会增强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增加我们 的利润。

  另外这些年我们进了不少人才,有些人才是技术性人才,他们应向另外的方向发展。

  新:国内服装品牌大多数都在亏钱,你觉得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前景又会如何?

  翁:他们的市场信息反馈太慢,不敏感,渠道也不畅顺。

  新:你觉得外国品牌在进入中国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翁:首先要了解中国市场,做大量前期工作;其次是选择代理商,很多时候他们只看重经济实力,忽略了销售力量, 销售队伍实际上是最重要的。

  新:丹璐是由几个人共同创业而发展到今天的。作为领头人,你如何保证领导层的团结?

  翁:每个人的分工、方向都不一样,这决定了我们能很好地取长补短。另外是心胸,在公司我们从没为亲朋好友的事 影响过工作。我们都很年轻,都想做一番事业,目标不在赚钱而是有份事业,到今时今日,谁都不愿放弃。

  我始终相信争吵会擦出火花,如果一言堂,这个公司会有问题,因为没有个性的发挥,这也是很多私企的问题。

  新:作为32岁的成功人士,你满意目前的生活吗?

  翁:成功不是个人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我想我的事业还没有做好,自己还不满意。至于生活方面我希望身边人会 更好,员工会更好。大河没水小河干,员工好,企业好,我们才会更好。

  新:以你的感觉,一个人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翁: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忽略身边的朋友,要有很好的伙伴。一个人往前走时,往往需要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一 条路走下去,总会做到最好。另外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沟通,一个普通职工应该不断和上司沟通,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自己 也进步了。

  新:什么事会令你心烦?

  翁:生活上基本上没有,更多烦的事来自工作。

  新:什么让你感到有压力?如何减压?

  翁:市场,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还有人才的储备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持。 减压?和同事聊天吧,这是件高兴的事,也是我的爱好。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生活电子杂志 >新周刊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