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生活电子杂志 >摄影之友 > 新闻报道
 

谢墨访谈

袁天文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1月17日 10:34 摄影之友

 

 谢墨在这次国展中获得了“人物”类的金奖,更使他的名气在国内如日中天,我第一次见到谢墨是在高坚公司。同事 将我介绍给他时,他说:“搞摄影你是‘大学生’,我是‘小学生’,我只上过一年的函授。”这话颇让我惭愧,也让人觉得 谢墨为人的平易,容易沟通,并且谦虚而诚恳,这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几天后我得到了采访谢墨的任务,使我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7月23日下午3点,谢墨在广州假日酒店接受了 我的采访。

  记者:我记得你说过你上过摄影函授,那是在什么时候?

  谢墨:我上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广东分院的函授课程,好像在90年到91年,是跨年度的,一年时间。

  记者:那么在此之前你做什么工作?

  谢墨:我那时在做广告,比如一些小型的CI设计、礼品、标志之类的,是一个小型的广告公司,还做过培训、皮具 等。

  记者:这次你在国展里获得人物类的金奖,好像是广东省的第一个吧?

  谢墨:这个我没有资料去查,也不太知道,不过我知道这一届是唯一一个。以前的国展没有设这么多的金牌,好像是 第十八届吧,开始分类评奖。那时候没有广告类的,也没有人物类的,都是混在一块儿的,也不好评,拿一张风光的和一张人 物的片子也没有办法去比较。

  记者:当你得知自己得了金奖时,有什么感想?

  模特儿:周念念 谢墨工作室 1998.7

  谢墨:我开始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一直觉得人体作品在中国不太容易拿金奖,人体是我的强项,我以前经常有人体作品入选影展。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这次获奖作品《暗香》的拍摄情况?(即刊于本刊1998年第六期26页的《芳气袭人》。)

  谢墨:我和模特芬妮在此之前已有过多次的合作,相互间也无任何芥蒂,当然,她对我的人品信任是最关键的。在拍 摄之前我也设想了一些造型和拍法,但后来就变成了即兴发挥,拍到最后,相机里只剩了最后一张胶卷,芬妮也说累了,正好 她弯下腰来,一个成熟、自然而完美的女人体出现了,我大叫“别动”立即调整了灯光,又让她调整了一下脚踝。快门按下后 ,我就宣布:“这最后一张是最好的,我不拍了”,片子冲出来后也证实了我当时的感觉,当时用的是哈苏503Cxi相机 、120mm/4微距镜头。

  记者:你什么时候开始拍人体的?

  谢墨:93年我给某电视台主持人拍专辑,快结束时,我突发奇想,对她说:“还剩半卷,不如给你拍写真吧!”我 觉得当时我有一种创作的欲望。

  记者:你在从事商业摄影的同时还在不停地创作?

  谢墨:是啊,我也是发烧友出身嘛,我在做商业摄影的时候也非常注重创意,我们纯色摄影城的口号就是“永不停顿 的创意先锋”,我的创作可以用来影响我的商业摄影,但是新的创意我们会在征求顾客同意后才使用,或先在店员身上试,否 则会影响到店里的声誉。

  记者:听说你的父亲是位画家,那么你有没有学过绘画?

  模特儿:尹小洁、王黎雪 360°吧 1998.5

  你觉得绘画对摄影有什么影响?

  谢墨:绘画可以训练我们对形的把握,以及对光线、对色彩、块面的把握,学过绘画的人会比没学过的人对事物的观 察更敏锐、到位。再一个是构图,对美的把握,但如果走火入魔的话,你对美的认识就会过于主观,而没有走火入魔的话则会 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所以我庆幸自己没有画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只是中不溜的水平,走火入魔的话,拍东西会太自我。

  记者:你说的这种自我是指主观的东西太多?

  谢墨:对,是太主观,而少了一些商业性,他可能会在行内得到很多的赞扬,但是在社会上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看 不懂。

  哈纳斯野鸭滩 1998.9

  模特儿: 谭莉 360°吧 1998.5

  记者:你是从商业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

  谢墨:创作也是一样,绘画到了很高的境界,就会很难抛弃原来的艺术观,不太容易融进其它的观点。

  记者:我听崔主编说过,你不仅人像拍得好,人体拍得好,风光也拍得很好,这倒让我没想到。

  谢墨:我认为风光摄影可以说是摄影中最为高深的一种,拍别的东西相对还可以人为去把握一下,而风光则相对少得 多,它所消耗的时间、金钱、精力等等要大于其它种类,所以我一直把风光摄影当作我最喜欢的。

  记者:你刚才说的“最高深”的是什么意思?

  谢墨:可以说是最高境界吧。我通过自己的拍摄觉得把风光拍好并不容易,要有一种献身精神,对环保的责任,对魔 鬼城 1998.9

  大自然的热爱,都要融入其中,而不是单单抒发个人的情感,要站在一个地球人的高度去看问题。有一本画册叫《眼 对眼》,Eyes To Eyes,作者拍的动物都看着镜头,而且是以一种平和的目光来看,像看着自己的同类,做到这 一点很不容易,这个摄影师就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拍风光也是一样。像这次柯达大师班去香格里拉和丽江那边去拍照,陈 长芬老师拍的东西有时就给我一种冲击,一种震撼,他拍东西不仅仅是美,而是很有想法。

  记者: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风光?

  谢墨:纯自然的,少一些人文的东西,所以我喜欢去人迹罕至的地方,能去月球是最好了。但人文的东西我不是不拍 ,我拍过上、下九路,那种纯广州人的感觉,很过瘾的,很多朋友看了后都说:有荒?阋材芘恼庵制?影。俊?记者:我对纪 实、报道摄影倒是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能见到你的这组片子。谢墨:不是太好找,得去翻,以后吧。

  谢墨出名靠的是他的商业人像,一般人也绝对想不到他竟如此的多才多艺。尤其是他的风光摄影,用光讲究,构图精 美,令人叹服。不难看出他浓厚的文化功底和艺术修养。谢墨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的坚韧毅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使然,受 篇幅所限,谢墨的谈话不能尽录,众多的作品也令我难以取舍,不能将谢墨更完整地介绍给读者,是为遗憾。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生活电子杂志 >摄影之友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