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家庭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
荣东岳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16日 16:34 北京晚报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百万将士中,程志强无疑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位,他骄傲的军刀曾在100多位国家元 首和军队高级将领面前竖起,然而为了这辉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饥饿的女儿 1985年那个时候,海淀区半壁店还没有现在这样热闹,街上只有寥寥几家商店,半壁店副食商场算是大商场 了。那是一个星期天,商场里来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青年军官,抱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身后是一名打扮土气的农村妇女。 小女孩一看见商场里摆满货架的各式食品,立即扑了下来,兴奋地大嚷:“要这个,要那个。”那种不顾一切的 架势把售货员都吓了一跳。“谁家的馋孩子,怎么惯成这个样儿。”有的售货员小声嘀咕着。青年军官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售货员们没有认出来,青年军官就是前一年国庆35周年大庆的时候,走在阅兵队伍最前面的那个威风凛凛的擎 旗手--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某连连长程志强。她们也不知道,那个嘴馋的小女孩就是程志强5岁的女儿,一个没怎么 吃过饱饭的孩子。 那一天,心酸的程志强花了一个月的工资给女儿买了一大包吃的。 后来,小女孩长大了,在北京上了学,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她看到《思想品德》课本上赫然印着她爸爸的照片, 照片下印着五个字“解放军英姿”。这个小时候曾经因为爸爸顾不上照顾而差点丢了性命的女孩突然懂了她的爸爸。爸爸并不 是不爱她,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仪仗兵,爸爸太爱他的事业了,仪仗队那面军旗在爸爸心中至高无上。 贫病的妻子 作为一名军人,在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百万将士里面,没有比程志强“出镜率”更高的了。从仪仗大队战士、班 长、排长、连长、中队长、副大队长一直到大校大队长,在程志强26年的从军历程中,他参与和组织完成了1356次重大 仪仗司礼任务,他那骄傲的军刀曾在100多个国家元首及军队高级将领面前立起。他的事业可谓辉煌。然而这26年中,作 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程志强欠家庭和亲人们的感情债一辈子恐怕也还不清了。其中令程志强歉疚最深的就是他 的妻子魏茜芳。 1979年冬天,25岁的魏茜芳与程志强订亲已经满8个年头了。25岁在当时的山西省永济县农村已经是孩 子能跑了的年龄,但她与程志强的婚期还在一拖再拖。在家人的一再催促下,婚礼的时间终于定在了这一年的农历腊月26日 。婚期定了,亲友们也都请了,可程志强又来了任务,仪仗队接到了迎接坦桑尼亚陆军司令来华的仪仗司礼任务。身为执行队 长的程志强,只好给家里发去了“部队有任务不能回”的电报。 眼看着婚礼办不成了,一家人都十分难受。可程志强是家里的老大,按永济的规矩,他不举行婚礼,他的弟妹们 也无法成家。最后婚礼还是如期举行了,陪着魏茜芳入洞房的却不是程志强,而是他的妹妹。小姑子娶嫂子,这件新鲜事一时 间传遍了永济的乡间。 过了门不久,赶上程家分家,程志强仍然是没时间回去,结果又是魏茜芳做主领回了分到程志强名下的一份“家 产”:一把筷子、四个碗、七个馒头、半斤油、两家合用的一口锅,再有就是1900多元的钱债和400公斤小麦、200 公斤玉米的粮债了。当时,程志强的工资只有52元,虽然每月都往家里寄钱,但是对于那近2000元债务来说,实在是太 少了。为了给程家还债,魏茜芳一边照顾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边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她一年能挣2700个工分,是生产队里 最高的。为了还账,魏茜芳省吃俭用,1984年娘儿俩一年的开销只有36元!一次家里来了客人,魏茜芳买了一斤羊肉招 待客人,孩子看到了,就闹着吃,魏茜芳告诉孩子:“这是生肉,不能吃。”孩子嚷嚷着:“能吃。”说着就抓着一块生肉放 进了嘴里。看着缺嘴的孩子,魏茜芳心疼得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样的日子,魏茜芳整整过了4年, 才把债务还清。 为了还债,魏茜芳没日没夜地干,身体有病也是硬挺着。由于长时间的艰苦劳作和缺乏营养,她患了宫颈瘤、输 卵管硬化、胃病等严重的疾病,连续高烧半个月不退,体重从132斤一下子降到了84斤,在程志强的催促下,魏茜芳才来 到北京看病。到了部队,门卫打电话对程志强说:“门口有一位大娘找你。”程志强到门口一看,哪里是什么大娘,分明是自 己的爱妻,这时魏茜芳刚刚29岁。程志强含着泪对妻子说:“你在我们家吃的苦太多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好你的病。 ”他在繁忙的训练之余,背着妻子来往于医院和驻地之间。经过治疗,魏茜芳的病情大有好转。为了给妻子和孩子解闷,多才 多艺的程志强一有空就给她们拉一段二胡,吹一会儿笛子,还拉着妻子到部队的联欢会上去唱歌。他是多么希望妻子和孩子能 在北京多调养一段时间,但当时的程志强还只是个中队长,按规定家属不能随军,来部队探亲也有时间限制。最后,程志强还 是一咬牙,将妻子和女儿送上了回家的列车。 亲如手足的袍泽兄弟 对于家庭,程志强是不合格的,然而对于仪仗队的官兵来说,程志强却是一个关怀体贴、无微不至的好领导,好 兄长。程志强有军中活电脑的称号,仪仗队600多名仪仗兵,每年退伍入伍来来往往,换了一茬又一茬,程志强没有一个叫 不出名字的。为了记住每一个战士的名字,他还总结了一套专门的记忆方法:用形象分类、姓名分类、家乡分类、口音分类等 方法帮助记忆。1997年,程志强带兵来到深圳,为赴港执行政权交接仪式的升国旗任务做准备。在深圳的退伍老兵听说大 队长来了,结伴前来看望。进门之前,他们要考考大队长的记性。6名老兵站在门外,每个人都只喊“报告”,让在屋里的程 志强听音辨人。结果程志强准确地说出了每个人的姓名,老兵们激动地抱住老队长欢呼起来。 程志强带兵严,在部队是出了名的,同时,他对自己战士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是出了名的。仪仗队的官兵长年穿 马靴,很多人捂出了脚气,程志强四处打听,最后跑到三河县的一个工厂,为官兵们定制了既吸汗又透气,还能适应高强度训 练的凉鞋,使仪仗队的脚气发病率从70%下降到20%。自己和家人生了病,程志强没时间,可战士要是生了病,他比谁都 急。四中队战士王言民经常流鼻血,几家医院都无法找出病因。程志强亲自带他来到解放军总医院检查,这才弄清病因是黏膜 发炎导致血管破裂,需要马上做手术。为了让手术后的小王尽快恢复健康,程志强跑到街上买来大枣、莲子、红豆和花生,每 天坚持给小王做粥。有时忙到晚上9点多,程志强回家来顾不上喝口水,就连忙熬粥,直到将粥送到小王的床前,他才算踏实 下来。 为了使仪仗兵们退伍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程志强在每年新兵入伍以后,都要和中队干部一起,根据每个 战士的文化基础,制订成才目标,鼓励和支持大家自学成才。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仪仗队有378名战士作为骨干被输 送到全军各大单位,76名士兵入院校深造,32名战士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 对于父母妻女,程志强近乎于无情;对于自己,则更是近乎严酷,以至于今年刚刚44岁的他,已经是鬓染严霜 ,病魔缠身。但是,他的家人、他的战友以及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程志强最有感情,他是把所有的情感都献给了那面光荣的军旗 。 |
||||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家庭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