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家庭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北京晚报


清初“剃发令”推行始末(下)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1日 18:50 北京晚报

  有句俗话:“剃头挑子---头热。”比喻一厢“情愿”。这句歇后语,包括年轻人,都是很熟悉的。但对剃头 挑子,却非人人所知了。特别是年轻人,更是无从得见。解放初期,还能偶尔见到。其形状是:一副挑子,一头是个小火炉, 上有铜盆,温着热水;另一头是一个小柜子,抽屉里放着理发工具。沿着小柜子后板正中,竖着一个十字架样的木架。请注意 ,专为搭手巾用,“丁”字架即可---说到这套设施,还是专为“发”而设的。而十字架出头的部分干什么用呢,说出来? 人---挂人头!不是说“留发不留头”吗,实非戏言。“是时檄下各县,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令剃匠负担 游行于市...”所谓“剃匠”,当时都是头戴红缨帽的旗兵,一组三四人。其中一个掌剃头刀,另外两三个人,抱着鬼头刀。 接受剃发的用剃头刀,并能享受到诸如热水、手巾的待遇;抗拒剃发的,就只享受一样,冷森森的鬼头刀,最后把脑袋挂在那 个十字架的竖杆上,“剃匠”们又继续“游行于市”了。大抵还是剃发留头的人多,不然一根竖杆哪能挂许多人头。只是有些 劳逸不均,掌剃头刀的忙,掌鬼头刀的闲。

  这就是清朝剃头挑子的来历。当然这种挑子早被夹小包袱(内包理发用具)的所代替,不过手中拿的“唤头”( 又名滑铁艾)仍然沿袭着。其形状像个大镊子,另一手拿着一个铁棒,劈中一滑,发出音叉似的响声,告诉人自己是剃头的( 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那位七爷手中拿的便是),其名“唤头”,也是“换头”的谐音。扁担上红、下青、缠有皮条,当时也 是打人的刑杖。

  从剃头挑子的这套装置,足以想见当年为推行“剃发令”而出现的惨烈景象。就这样在中国人头上,辫子被迫留 了二百多年。人就是这么有趣,不管当初为着辫子曾多么惨烈,辛亥革命提倡剪辫子,竟还真有不少人眷恋那条又粗又黑的大 辫子,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我是民国二年(1913年)生人,所见到的“剃头的”或称“打换头的”全着便服。据说原来穿官服,清末即 着便服,但仍然头戴红缨帽,有的还足着官靴。

  这种剃头行业,一直延续无定价,由雇主随便给钱的做法,从不争多嫌少。据说这一习惯源于官方强制剃头,当 然免费。1969年我随学校下放到湖南常德县,还见有这种剃头挑子,但有了规定的价格。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家庭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