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女性心理健康与成长专业平台
整理丨心之助签约作者 April
小编丨 心之助云云
女人一生当中最怕什么?
如果有排行榜,不能生孩子、离婚恐怕要排进前五。
我们可以如何面对自己的恐惧?如何为自己找到真正可靠的安全感?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三篇原创深度好文。三篇满满的干货或许稍稍有一点长,但读过之后,相信你会明白什么叫做“浸泡在精华中”。
第一篇《女人必须生孩子,人生才完整?屁咧!》为你解读生育对于女人来说究竟是天职,还是可选项,揭示出如果女人被捆绑于催生压力,其实是源自自我不够强大、充分。
自我的虚弱还会带来恐惧离婚的问题,《你是个离不起婚的女人吗?》一文分析了其中深层的原因,也给出了具体的破解办法。
最后一篇《寻找多莉:同样的人生绝境,为什么有人变怨妇,有人却逆袭成功?》更是集中论述人生命运之谜的重磅之作。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片,但文章层层递进的分析,深度回答了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有些人成为loser,有些人则可以超越恐惧、逆袭成功,将绝境变为飞跃的机遇,一针见血地告诉你,当我们成人之后,人生决胜的关键力量究竟该来自哪里?
怎么样?有些等不及了吧?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
《女人必须生孩子,人生才完整?屁咧!》
一提生孩子,很多人必提“传统观念”,言外之意,你活着不是为自己,你要首先为家族活。
过去条件差,繁殖本身是一件艰难而充满风险的事,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关于延续香火的集体无意识,对人们,特别是对女人们进行着催眠,让女人把生育作为自己的天职。中国古代社会设计了一套完美程序,然后就要求一代一代的妇女按程序过日子。如果你没有做到,就背离了社会和家族的期待,就会失去从众的安全感,甚至自责羞愧。
这大概是人类这个种族确保繁衍、求得自保的一种方法。可如今地球人口都爆炸了,生孩子这件事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意味着什么?
从生育功能看,女人的身体是有“保质期”的。女人到了更年期,面临绝经的时候,多少是会感到沮丧的,因为这是她女人身份里最重要最特殊的一种权利的丧失。相反,能够生育,在精神层面上对女人会是一种肯定和承认。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关于生孩子有个有趣的理论认为,男人之所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是因为他们不能生孩子,而生孩子是人类超越一切重中之重的大事,女人因可以生孩子,天然获得了一种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而男人却不行,所以他们只好通过拼命工作,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避免空虚感。
我们不必否认这种“繁殖力”给女性带来的自豪,但问题是,难道现在女人的一生还是这“自古华山一条路”吗?
如果我们把生育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有些太极端化,说明自我价值感太低,已经被过度被物化了,被原生家庭或是传统文化洗脑了,因为过去的文化就是把人“动物化”和“生育机器化”的,不相信女人除此之外还能有其他的价值标准。
其实婚姻、孩子其实只是女人众多价值感、幸福感的来源“之一”。我们的人生总有缺憾,不可能事事完美,这一辈子本来就是一个从“1”到“0”,从有到无的过程,难以接受这种丧失,要求人生必须具备若干标配要件,其实是一种婴儿思维,是一种对失去的无法承担。这往往来自于我们的幼年生活或生存环境中,养育者对我们缺憾的不接纳,这是一种只存在有条件的爱的环境,这种爱是贫乏的,是苛刻的,是强制性的。
相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则有机会去尝试,也敢于尝试,就更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过一种自创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她能够自己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种说法——这是不会被外界所摧垮的最坚实的基础。
生不生孩子,本来就是人生的选修课,而不是必备件,是应该由女人自己去思考、定义和选择的。要求天底下的女人都要生,就是一种绑架,一种挟持,一种控制。而什么样的女人容易被绑架,被挟持,被控制?答案就是,自我贫乏的女人。这样的人生永远都在追逐那些外在的、统一的标准,看起来这一辈子好充实,其实内在永远都是饥饿的,恐慌的。
真正对自己、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是不要把孩子当作物、动物、宠物,而是真正问问自己:
我是自己想要孩子吗?
我是不是为了家族的繁衍而生孩子?
我喜欢孩子吗?
我知道有了孩子之后人生和家庭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发生怎样的改变?
我准备好了吗?
我心甘情愿承担这些后果吗?
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而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结婚生子,假如发现其实自己不喜欢这个婚姻,不喜欢孩子,还要求自己必须按照社会期待去喜欢孩子,不敢表达对孩子厌恶、拒绝等等负面的感觉,就会形成虚伪的父母,对孩子伤害更深,孩子会自相矛盾,不知道自己是谁,新一代不能接纳自己的孩子就又被培养出来了……
实际上,带着缺陷的缺憾式人生原本就是常态。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份以不变应万变的三观,是一种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己与人生的能力。我们不必做完美的父母,我们完全可以坦然承认自己对孩子不喜欢的那一面,表达出自己的感觉,那么虽然孩子没有得到教科书上的完美的爱,但他们能得到一种真实的生活,一份真实的爱,从而也就能够真实地面对他们自己,找到如实发展自己的空间。
人类的伟大之处,就是能够在一切不完美之中,总能找到自己存在下去、继续前进的理由。
《你是个离不起婚的女人吗?》
离婚的实质,是脱离开一段关系独自生存。什么样的人会对此“有心无力”?如果生活可以倒带,我们会发现,昨日的生活,造就了今天的你,而明天是否艰难无助,正取决于今天的你。
每一次懦弱背后都是一种恐惧,每一种恐惧下面都是一段伤痛,每一段伤痛深处都等待着一份理解。
有的女人从小被父母忽略,有朝一日获得关爱时,婚姻于她而言已成为生命中的世外桃源。如果离婚,她就像一个饿了多年的乞丐在找到了庇护所之后,又要被重新扔回到大街上一样,将再次面对那种食不果腹的生活,这种强烈反差所带来的痛苦,简直比以前的痛苦更令人恐惧!
有的女人自己曾经历过巨大的分离创伤,离婚就等同于她要再次面对一个单亲的孩子,再次面对幼年的伤,再次回到那种黑暗的场景中。
还有的女人无法突破妈妈为她灌输的三观,女人的欲望是她的禁忌,活色生香的生活是她的恐慌,如果她离了婚,为自己活,过一种与妈妈截然相反的生活,过度认同妈妈的她会自认这是对妈妈的背叛和抛弃,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
婚姻带给女人的是:
可以是安全感——终于有个屋檐可以让我睡个香甜的安稳觉了;
可以是归属感——我从此再也不是孤独一人了,我属于他,属于这个家;
可以是存在感——终于有人需要我、在意我了,原来我活着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可以是亲密感——终于有一个人如此地靠近我,我们如此地亲密无间,世界不再寒冷了;
可以是完整感——一个女人有了丈夫和孩子,人生才算完美;
可以是尊严感——我和别人一样,有家有业,不会再有人用异样地眼光看我了;
等等等等……
我们从小到大被养育的过程总会有一些不完美,甚至是一些创伤,于是我们身上就会形成一些异常敏感的痛点,如果“婚姻”对你来说是一种补偿,一颗止痛药,一层围挡,一件外衣,那么一旦撕碎这两个字,就是你不得不真正面对人生黑洞的时候。
很想强大起来的你,该怎么办?
请你:
不要死命硬撑,要去共情自己;
不要拼命挽回,要去成长自己。
第一句话是说,真正的强大源自理解与面对,你越拒绝自己,就越远离自己的力量。
弱小感和无能感是一种最核心的脆弱感,它会带来恐惧和焦虑,此时,愈加责备自己,要求自己必须立竿见影立刻强大起来,会带来更多更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成长,永远都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空间,需要去理解和面对自己离不起婚的深层原因,听到那些阻碍自己的咒语;读懂它们,用共情和安抚让它们消散。
第二句话告诉我们,你越是把自我丢进婚姻的泥沼中,就越容易让这段关系腐化;婚姻重新焕发生机,能量来自于你自身的生命力。
婚姻危机之时,最忌讳的就是如绝望主妇一般对老公紧追不舍。哀求老公就好像在不停地说:你必须爱我!这会让男方感觉自己仿佛在带着一个孩子生活,要对她的幸福、她的一生负全责,这是一种很辛苦、压力很大的感觉。如果为了孩子去维持婚姻表面的完整,牺牲自己,卑微自己,没有底线地付出,就越是难以赢得男人的尊重。
真正能够赢得婚姻的人,恰恰是那些不怕离婚、输得起的人。离婚才不是什么天塌地陷的世界末日,往往只是因为人们把童年的情景照搬到了现实生活中,才妨碍了自己看到与接受资源所在。
有人说离婚是富人的专利,结婚是穷人的刚需。其实这富与穷的分界线并不仅在金钱,更是精神世界、内在力量与气场的截然不同。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往往是因为他早已认定自己的穷人身份。
而富人之所以会赢得财富,往往是因为他从不怀疑自己可以承载得起这份丰厚。
“心有多大,天空就有多高。”愿你我都能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必要时寻一些帮助,专心致志把自己投资成精神上的富人,让人生不再有“输不起”,只剩下“我要赢”。
《寻找多莉:同样的人生绝境,为什么有人变怨妇,有人却逆袭成功?》
这篇文章涉及到人的终极问题:命运。
不知道自己是谁,也许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一种体验。很多人都跟我描述过这样的体验:在热闹的人群中,如生活在荒岛。人是群居动物,一旦被从社会的连接中被剥离开来,强烈的孤独感乃至不存在感,就足以把她碾压而死。
在电影中最让我难过的就是多莉在13年来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求助。一次次的求救,一次次地被拒绝,足以让我们堕入到“习得性无助”的深渊了。
对很多人来说,当痛苦重复了千次万次以后。她们就树立了三个信念:
1。好的事情不会发生。
2。坏的事情绝对会发生。
3。除了承受痛苦,我没有任何办法从中逃脱。
一旦我们将痛苦和绝望赋予三个属性,真正的创伤就会发生:
1。它是内在的:也就是说,发生了这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不够好。
2。它是泛化的:我犯错了,是因为我整个人都不好:比如我数学没考好,是因为我这个人是蠢的。
3。它是永恒的:我的痛苦将是命运性的,永远无法改变的。
创伤的定义就是它会成为我们的信念,而我们的信念将会成为组织我们人生的大纲。
当治愈已经成为奢侈的高成本的时候,我们就会寻求另一种安全感——确定感。预期好的事情,会屡屡受伤。预期坏的事情,却能让自己感觉有了掌控感。长大以后,他们就会进入到“自证预言”的世界里,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希望,所以他们就会努力让自己寻求这种“负性的安抚”,受虐更让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而更多的受虐又会坚定他的信念:这个世界不会有人爱我。
为什么多莉没有进入到这种“习得性无助”循环中呢?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真正的逆袭之王呢?
拥有超强“修复力”的孩子的神奇法宝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内部控制点”的人格特质。也就是说,他们相信是他们自身,而不是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就。他们相信人的命运更多是由自己掌控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他们更有自我。
在多莉最绝望的时刻——她终于回了家,却发现父母已经失踪,此时,她陷入到人生真正的绝望之中。当多莉自己说:“如果是多莉,她会怎么做?”的时候,她已经来到了人生最最低谷的时候,她开始不再寻找父母,而是开始寻找那个曾经充满了傻傻的乐观的多莉,这一刻,才是她的人生真正蜕变的时刻。她成为黑暗中的幸存者,她找回了自己,也就找回了父母。
每个人都有一个逆袭模板。这个模板就是面对逆境和绝望时,我们的人生态度:
1。 从向内的变为向外的(“坏事的发生不是我的错”);
2。 从总体的变为具体的(“这是一个独立、单一的事件,并不暗示着我的全部生活都大错特错”);
3。 从永久的到暂时的(“眼前这个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而不是假设一切都已经固定不变了”);
这三种改变会极大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降低人们的抑郁倾向。
[“loser”模板,则正好相反:一切都是我的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些态度,都会让我们永远失去战斗的勇气。]
多莉可以忘记一切,但绝对无法忘记的,是爸爸妈妈对她的那份满满的爱。
但是,一天晚上,当她发现妈妈为她的前途担忧的时候,她对父母的理想化就破灭了。父母将所有的负面情绪藏了起来,这保护了孩子,也害了孩子,让孩子只生活在阳光下,却不知道如何面对黑暗的情绪。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分裂的爱,让多莉陷入了面对残酷的真相的恐惧中,卷入了乱流之中。
多莉的成长,其实是遵循着逆袭模板的几个规律的:
1。我们需要父母足够强度的爱,这个爱让我们可以相信两件事:
爸爸妈妈是爱我的。
我是可以征服这个世界的。
前者是接纳,后者是雄心。
2。我们需要完成对父母的再认识:在青春期,我们都要经历一段否定父母,鄙视父母,然后经历像多莉一样漫长的寻找,最终和父母和解的过程。
在人生的前5年,父母为我们创造了“逆袭模板”1.0;在青春期,我们要完成“逆袭模板”2.0的研发工作。1.0时代,工程师是父母。2.0时代,工程师是我们自己,同时我们的协助者是我们的朋友。
所以,当多莉找到父母再次出发救朋友的时候,父母说如果我们再次失去你怎么办?多莉说,不会的。那一刻,我感觉到她已经不再是个“小蝌蚪找妈妈”的小女孩了,她已经长大。
由此,我们可以找到幸福的公式——你的人生的高度,是由你的长板决定的;但你人生的终点,却是由你的短板决定的——你的复原力。
前者是你可以把全部小宇宙发挥出来的时候,你可以拥有的;后者是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你如何逆转成功。
其实后者才是一个人内在最深品质的试金石。
有的人可以拥有,但却不能持有;有的人可以拥有,更可以持有。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逆袭模板”,如果父母没有给你足够好的模板,其实也不用灰心,事实证明,只要你“用心、用脑和足够的投入”,人生就会有所不同。
在我们的心悦会聊天群里,有一个群友说,我跟卢老师做过咨询,有不错的收获,但真正决定性的收获,来自于大家,大家对我在关键时刻的帮助,让我走过了黑暗的岁月。
这句话让我有些郁闷,但也有些高兴,自恋的我当然希望我是对她帮助最大的人,但我也很高兴,因为这毕竟实现了我的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中国更多的女人和男人找到一个加油站,在这里,生命带来列车可以再次上路,完成人生的真正的挑战!
面对逆境,来自多莉的九个锦囊妙计:
1。马上做。
2。我们要在漆黑中看到光明。
3。在陷入黑暗的时候找一个人依靠。
4。记住!记住!
5。相信你的同伴,继续向前!
6。乐观主义者的老调重弹。
7。坐以待毙是没用的。
8。看看周围。
9。现在你忘不掉这首歌的旋律了。
找到我们自己的六个咒语:
1。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很容易让恐惧限定我们的人生。
2。但是,他们其实不必(做别人)。
3。永远都有另外一条路。
4。这就是人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藏身于玻璃杯里,永远不会有安全。
5。你不必为你是谁而道歉。
6永远都会有人挺你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