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我的我不爱?你也这样说过吗?

2016年07月21日 15:50 新浪女性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父母严厉的爱让我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无比值得我的感恩

  文章来源:心理有你

  大概在我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突然在学习上发展出一种明显的自律性,除了白天在课堂上认真表现,每晚饭后还安排自己当晚的学习计划并完成它 ——每晚如此,一般从晚上七点左右到十点多结束,然后睡觉。

  如今我离开学校有好几年,依旧每天看书,平日晚上及周末也经常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这种学习上的勤奋使得自己的目标管理成效显著。

  然而我在其他方面并未表现出强于他人的自律性,尤其在日常饮食起居方面还有明显的拖延症。

  近来看了一些关于进化心理学的书籍,顺便想起一些往事,懂得了许多无意识的自主行为背后的深刻动机,令自己这几日时不时激动不已。

  用进化心理学的说法,孩子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能获得的来自母亲的爱,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它代表大自然,给予安全感。母爱是一种和平,不需要赢。

  而来自父亲的爱,不同于母爱,代表社会性,是有条件的爱。“我爱你,因为你满足了我的要求。”孩子会为了获得这种爱而努力适应各种规则和锻炼自身的能力。父亲的任务在于指导孩子正视他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帮助建立自信心,脱离权威,成为自己的主人。

  在一个人的早年经历里,母爱和父爱都无法被其它替代。

  很可惜,大多数人在做孩子的时候,不一定会经历这样“无条件的母爱”和“有条件的父爱”。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面孔永远是严厉的,父亲是相对冷漠的。自我感受到“爱”这个东西以来,它就是带着条件的。

  为了得到我的父母的爱,我必须满足他们的期待——要学习成绩好,要让他们有面子,要让自己有好的前程。

  成年以后,我都并不知道它就是我十几年来最深的信念,它就是我表现得像个“好学生”的真正原因。

  这个惊奇的发现,让我有些明白,为何会有人说,爱是人类最重要的动机。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在内心发展其父母的形象。若他在内心深处只发展严厉父母的形象,往往会变得比较严厉、专制,服从权威,没有能力得到无条件的爱。

  相反的,若他的内心深处只发展给他无条件爱的那个父母形象,则容易变得缺乏独立性、纪律性,在关系里可能丧失判断力,并盲目付出或迷失自我,阻碍自己和与他人关系的发展。

  这种内在父母的形象,就完全体现在我们平日里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在我的内心缺失的是那个能给我“无条件的爱”的母亲形象,所以我成长为一个对自己很有期待的人,又常常批判自己,常常觉得等达到某个标准时才会认为自己好,且很难相信自己会得到真爱。

  作为成年人,如果我们内心缺失了某个父母形象,就需要进行自我教育,才会拥有成熟的独立的人格。否则,也只是一个身体长大的“巨婴”。

  由于还未脱离对母爱和父爱的依赖,巨婴的一大特点是,不爱我的我不爱。

  童年时期,有那么一刻,一个孩子第一次想要为爸妈做一件事——在这一刻,这个孩子从一直享受被爱,开始第一次想要去爱别人。

  从被爱到爱别人,这个转化过程实际上需要持续很多年。

  很可惜,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完成这个过程。巨婴们一辈子在寻求被爱,基于自身被爱的需要寻找对象。巨婴们从未主动参与过这个世界,自然无法理解外部世界对于自己的意义,只是一个想要摆脱孤独的孤独者。

  而一旦完成了这个转化过程,他便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人,脱离了对父爱和母爱的依赖,永远走出了孤独。

  一个成熟的人,对爱的信念是:我被爱,因为我先爱人。

  自以为内心强大的我终于看到了真相,看到自己从未停止依赖被爱,只是一个还在爱的转化过程里的巨婴。——幻相破灭,成长总是残酷的。

  这个认识对于我的生命有巨大的意义。

  父母严厉的爱让我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无比值得我的感恩;而那种无条件的爱就由我来给予自己,帮自己脱离对被爱的依赖,具备爱他人的能力,走出孤独,去主动参与父母的人生,参与他人的人生,参与这个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视频+ 更多
潮人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女追男也应该把握的五个底线

俗话说,男追女,隔堵墙,女追男,隔层纱。[详细]
女追男也应该把握的五个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