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焦虑时代的年轻人”

2016年10月18日 16:04 新浪女性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历史上多少君王在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以求延长生命。而我们的孩子,体能、智力接近人生顶峰的青少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放弃他们无价的生命?

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文章来源:十分心理

焦虑时代的年轻人焦虑时代的年轻人

  见证 “焦虑时代的年轻人” 

  Miss十: 虽然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在青年期面临“存在”的挑战;但是,再也没有哪个时代的青年代面对的是当今如此急剧的社会变化,而过去几十年被诟病的功利化教育也终于在年轻人身上结出恶果,带来深刻的影响。

  “空心病”是近三、四年在临床出现的、在年轻人身上突出的新型存在焦虑,它无法以传统的心理治疗思路去解读,即没有明显创伤、看上去一切都很好、很优秀的这一代年轻人,却深感存在的困扰,找不到生命的价值,活不出真实的自己。

  2013年5月,一位拥有全A成绩的十一年级亚裔女生从金门大桥跳下,结束了自己17岁风华正茂的生命。

  接到消息当晚,学区总监马上通知了她所在的高中校长和她妹妹所在的初中校长,两位校长在第二天上课前召开全校教职员工会议解释了这个噩耗,并宣布如果哪位老师情绪难以控制,校区会安排代课老师。当事女生所修的六门课的老师,由副校长亲自逐一通知。其他四所高中的咨询老师和学校心理学家也一大早赶到她的高中,为需要的同学提供悲伤辅导,她的好朋友们被特别集中在一个小组。妹妹所在的初中老师们也被通知,如果看到哪位学生情绪有波动,请立刻通知咨询老师和学校心理学家,因为有不少学生是她的邻居。

  七天后,静寂的墓园里,我泪眼模糊地参加了她的葬礼。除我之外,只有两位高中老师参加。我知道学校领导不来,不是因为不重视这件事,而是怕给在场的几十位学生造成错觉,给自杀蒙上英雄色彩,引起不堪设想的“自杀群”现象。曾经有学校在自杀事件后允许校内的纪念活动,结果又有几位学生采取同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巨大的棺木被缓缓地降到穴底,然后一束束洁白的鲜花落在上面,“咚咚”的声音好像在敲门,试图唤醒沉睡的她。

  灿烂的阳光遮盖不住黑衣上承载的悲痛,反而更映照出大家眼中的疑惑和绝望。

  那一幕,永远刻在我记忆里。

  因为我知道,躺在墓里的,可能就是我。

  初中的时候,父母在家里的争吵愈演愈烈,没心思管我们三个孩子。弟弟妹妹还小,天性敏感的我觉得活着真没意思,经常想到自杀。当时热播的日本连续剧《血疑》中的女主角幸子身患血癌,说“要像非洲野象一样孤独地死去”,我觉得那该有多么浪漫,也想象着自己“像非洲野象一样孤独地死去”,追悼词都给自己写好了。

日本连续剧《血疑》日本连续剧《血疑》

  为什么有这么高比例的青少年想放弃生命?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3年春季对上万名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

  近15%的青少年报告曾很严肃地考虑过自杀;

  近13%报告已经为此做了计划;

  近8%在过去的12个月中已经尝试过自杀。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15~24岁的年轻人中因自杀身亡的占近万分之一。

  就算是万分之一也太多了,因为所有关于自杀的研究都证明它完全可以被预防。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历史上多少君王在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现代多少重病患者都会去积极配合治疗,以求延长生命。

  而我们的孩子,体能、智力接近人生顶峰的青少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放弃他们无价的生命?

  近年来,各公立校区都越来越重视自杀防御工作。我的博士同学,达里瓦尔州的学校心理学家特丽·俄柏卡博士(Dr.Terri Erbacher)已成为这个课题的专家,其专著《学校里的自杀》于2014年出版。我也一直为家长做心理健康讲座,帮助社区了解“求死的欲望”哪里来?自杀的原因在哪里?同时更找到“活得很快乐的青少年的特点”,以求降低自杀风险,不让这种悲痛降临到更多的家庭。

  结合学校心理学家协会的总结,以下几点供国内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的特点

  自杀的原因在哪里?

  自杀并非由一个原因造成,而是存在以下风险因素,然后由一个诱因引发。

  ① 精神疾患(抑郁、行为障碍等);

  ② 家庭压力;

  ③ 环境风险,如家里枪支的存在;

  ④ 情境危机(如亲人离世、受虐待、家庭暴力等)。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曾清楚地指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等,如和女朋友分手、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纠纷”。

  为什么当年我有风险因素(父母争吵不休),也有征兆(给自己写下追悼词),但是没死成呢?除了没有死的途径(如当时住平房、家里没有枪或毒药、市内也还没建火车等),广为引用的自杀人际理论解释,人还需要“求死的欲望”才能完成自杀。“求死的欲望”来自人长期体验自己是他人的累赘和缺乏归属感。

  这两项和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成就感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正好相反。

  如果有成就感,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不会觉得是“累赘”;

  如果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当年我很幸运,在高中找到学业上的成就感,再加上生性外向,身边没缺过朋友,所以才没有被一时的绝望推上不归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把“家庭的和睦和支持,包括友好的社区”列为增强孩子韧性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应该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另外,研究表明,90%死于自杀的人有精神健康疾病。从作家张纯如到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Robyn Williams),因精神健康问题而自尽的名人已经引起公众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最近几年关于自尽高中生的调查也不例外。美国大约10.7%的青少年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而其中只有18%~25%会寻求治疗。如果孩子心理有需要而家长或朋友的帮助效果不显著,一定要像对待生理疾病一样支持孩子就医。

  “很容易找到有效的医疗和精神健康资源”也是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美国各州和县都有为青少年开设免费热线,以便他们在离家出走、有自杀倾向或其他危机时寻求帮助。各市政府也都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不只提供家庭和个人咨询,还常年开设各种亲子课程,增进家庭关系。

  科普自杀征兆,培训更多“看门人”

  研究表明,预防自杀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科普自杀征兆。50%~75%的人在自杀前有征兆,而这些征兆是最容易被熟悉他们的家人、朋友和老师察觉到的:

  ① 口头威胁自杀;

  ② 写下自杀留言和计划;

  ③ 曾经试图自杀;

  ④ 给自己做身后安排,如写遗嘱、把原来宝贝的东西送人;

  ⑤ 心思意念总和死亡相关;

  ⑥ 举止、打扮等突然有巨大变化。

  我在学校曾经帮助过的几位有自杀倾向的高中生,他们都是被朋友或父母带到我办公室来的。有更多的“看门人”,我们才能为有风险的孩子及时提供服务。

  学校对任何征兆都很重视。加州5150法案规定,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显示任何自杀倾向,如说出或在纸上写下“想死”,学校有权在通知家长前先报警,学生会被警察直接带到精神病院监护72小时。这种情况每年在华人聚集、成绩优异的中学都有发生,让家长措手不及。但这其实是对学生生命的保护措施。

了解青少年的大脑了解青少年的大脑

  了解青少年的大脑:

  情绪调控和抗压机制还在建设中

  冲动常占上风

  美国10岁以上的人口中自杀只是死亡原因的第10位,但在10~24岁这个年龄阶段却上升为第三位,每年约有4,600年轻人死于自杀,更可怕的是同时还有近157,000位的同龄人曾在急救室因自我伤害而需要接受医疗服务。青少年期间死亡的首位原因——意外事故以及盲从造成的“自杀群”,都和这个年龄阶段大脑的发育特点息息相关。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总结:大脑成熟的顺序从后向前,是脑神经被髓鞘包裹的过程。神经只有被髓鞘包裹好后,它的信号才能最快地传导到目的地。青少年时期记忆力、阅读理解、数学分析、运动等功能逐渐达到顶峰,但与其他的脑叶相比,大脑的额叶(frontal lobe)最不成熟、信号传导性能最差,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额叶却总管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能力,控制冲动,计划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是大脑的总指挥。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欠条理、易受毒品、酒的诱惑以及喜欢冒险的本质原因。

  对从金门大桥跳下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的采访发现,他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都后悔了,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不能改变的困境,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多少青少年试图自杀也是一时冲动。我们成人因为生活的阅历,认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孩子一旦遇到失望和挫折,很容易看不到事情有转机的可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能够帮助青少年大脑健康发育,减少冲动概率的办法,除了健康的饮食,还需要以下两点。

  (1)充足的睡眠:每晚8~10小时

  研究发现,青少年阶段,睡眠周期往后推迟,大多数晚上11点前入睡困难。很多高中因为这个规律而尽量推迟早上开课时间。比如,有的高中每周三9点才上第一节课。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青少年冲动、不理智的言行,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损。

  (2)经常锻炼:每天保证半小时

  国家生物科技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总结,自杀往往是冲动时完成的,试图自杀的人大脑内帮助控制冲动的激素血清素(serotonin)低于同龄人。有许多自然的方法可以增加人脑内血清素的分泌,包括充足的阳光、体力活动等。经常锻炼不止帮助释放压力,而且提高自尊和睡眠质量。

  改变信念,增强抗压、抗挫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曾清楚地指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等”。这也是为什么“适应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重要的一项。

  近七年,旧金山湾区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让很多家长思考,为什么我们60后、70后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走过高压的高考之路,很少听说过有自杀的。反而是我们的下一代,生活条件这么优越,还成长在相对宽松的美国学校,怎么就这么多想不开的?

  一有自杀悲剧发生,家长就开始提醒孩子,“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之前呢?我们给过他们,去体验“不如意”和“失败”的机会吗?相反,很多孩子生活在假象中:考试要全A、竞赛要拿奖、大学要名校、工作要大公司……一旦挫折来临,他们措手不及。

  我们这一代,父母工作很忙,花在孩子学习上的时间少很多,倒是给了我们机会去失败,再爬起来。而有过这样经历的一代人,收获的只是“控制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不论遇到什么难题,怎么会轻易放弃生命呢?无助感(helplessness)是预测自杀最准的情绪。

  能够看到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并不是让孩子去“降低目标”甚至“逆来顺受”。《完美主义者手册》一书中总结近20年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发现“健康的完美主义”帮我们达到自定的目标,这和工作学习上的成就、生活的满意度等都相关。“不健康的完美主义”问题不在于目标太过完美,而是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方式,特别是过度担心期间会发生的错误及过度怀疑自己。在自己努力做到最好的同时,可以接受本身力量的有限,才能更从容地面对结果。在意外到来时可以想到,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以外的,不把时间浪费到怨天尤人上,才能踏实地面对挑战。

  青少年自杀是用一种永久的方法解决一个暂时的问题。帮孩子端正对生活的态度,逐步建立抗压机制,能看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孩子在身边成长的过程中,请千万别忘记让他们有机会经历失败,增强他们对挫折的免疫力。青少年各不相同,适合他们的减压方式也不同。我认识的高中生中有的编织,有的运动(如做瑜伽),有的喜欢和朋友聊天,这些都是健康的放松身体、抒发情绪的方式。

帮孩子端正对生活的态度帮孩子端正对生活的态度

  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很多家长问:父母没有给孩子压力,但孩子从同学那里自己感到压力怎么办?家长反映成绩好的高中盛行“学业霸凌”,选普通课或成绩平平的学生常受那些选多门大学预修课或成绩优异的同学嘲笑,这给他们带来很多压力,成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根源。

  那么我们就要帮他们开阔眼界,通过责任,找到自我以外的价值。

  “对生活的满足感、自尊和使命感”是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

  英语有句俗话:

  “如果你想幸福一小时,就睡个午觉;如果你想幸福一天,就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如果你想幸福一辈子,只有帮助他人。”

  帮助别人,服务社区,是增强青少年价值感,同时又拥有归属感的最佳途径。

  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高中生,不但自己求知欲强,还通过各种方式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他人。像小学科学队的教练,就是当地高中十年级的学生。他热爱科学,不论自己课业再紧,课外网球队训练再累,都乐于每周拿出两小时的时间指导两个小学科学队。还有很多学生需要照顾家人,或在医院做义工等。他们的生命超越了自己,有更大的意义。这样的孩子,就算生活中遇到挫折,这么多的责任和牵挂也会帮他们想得更远。他们常常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的,怎么会考虑自杀呢?

  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为了“受欢迎”而社交,那压力一定很大。可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现在的课业、活动、朋友等和社区、社会及世界的关系,那压力也会成为动力。美国高中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同时,有几十小时服务社区的经历才能毕业,那是最佳的帮助孩子向成人期过渡的步骤。很多不了解的移民父母把它看作负担,就大错特错了。我见过很多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建立非营利组织,为社区提供学业辅导、园艺、环保等各项服务,完成几百小时还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很多人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继续高等教育的动力和方向。

  很多上了大学的孩子回来告诉我,回头再看看自己的高中时代,觉得当时自己很可笑,把很多并不重要的人和事看得那么高。她们当时以为那个高中就是“整个世界”,可现在才开始了解世界有那么大,自己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有那么多,而学业成绩远远不能定义自己的个人价值。可多少孩子放弃了走到那一天和找到那个结论的机会。

孩子需要帮助孩子需要帮助

  健康的信仰

  对幸福的研究表明,除了健康的人际关系外,只有健康的信仰和幸福的相关值在统计学上达到显著水平。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也把“强调健康生活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六个因素之一。

  2014年,某项研究对超过35,000名18岁以上的美国人的抽查发现,成年人中报告为基督徒的比例是70.6%。基督的核心思想“信,望,爱”中囊括了预防自杀的所有因素:有信心、希望和盼望,感受到来自基督的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走上绝路。

  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

  “个人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

  这难道不是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希望吗?

  我们改变不了青少年还在发育中的情绪调控机制,就算搬家远离铁轨、大桥,我们也不能保证孩子生活在真空里,永远没有压力和失败。

  我们能做到的是增强韧性因素,包括亲密的家庭关系、健康的社交圈、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全的减压机制、成就感、价值感、责任感、使命感、信仰等。这些足以增强生的快乐和意义,抵挡任何的失望、失败、挫折和不幸,以不变应万变,协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视频+ 更多
潮人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延长产假竟然遭抵制的六大原因

广东省于最近将女职工产假延长到至少178天,也就是半年。[详细]
延长产假竟然遭抵制的六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