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打败了父母,成为胜利者

2016年10月28日 10:36 新浪女性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当一个人越来越独立,便离小时候的那个“家”越来越远,每个人都是从那里诞生,我们要去表达忠诚;每个人都要远行,我们又要去不断哀悼。

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文章来源:十分心理

家的家的意义

  用分析心理学的话说,每一个符号,都带着古老的意识。

  “家”这个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宝盖旁是一个房屋的侧描(宀,意房屋),在这个房屋中央,有一个“豕”字(豕,意猪)。家这个字在创立之初,最基本的意思便是有房屋,有家眷,有家畜,饥可饱餐,困可安眠,用现在话来讲,就是“安居乐业”。 

甲骨文中的“家”字图解甲骨文中的“家”字图解

  “家”字从甲骨文演变至今,基本结构几无大的变化。对“家”的需要,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存是每个人的最基础需要,包括躲避危险、吃饭、喝水、睡眠、性等都是生理需要,“家”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满足这些本质的需要。“家”在集体潜意识中,便是回归本源。从远古时代的避风房屋,到潜意识深处母亲的子宫,都是本源。

  当“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家”这个字包含了更广泛的精神内涵,从每次春运浩浩荡荡的回家队伍中,可以看到“家”这个字在我们的文化中是极有重量的,一年一次的回家大迁徙,除了是风俗,更是潜意识想要回归本源的表达,这个回归,在物质并不匮乏的年代,充满了精神的符号。

  “家”承载了文化的相思

  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文化,其实是儒家文化中“父母在,不远行”、“手足兄弟”、三纲五常的衍生品,“家”成了文化中经常弥漫着淡淡忧伤的温暖象征。

  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这里也承载了我们最原始的爱恨情仇。

  一个人从母亲的子宫里脱离出来,就离开了“家”,被迫来到一个与父母构建的亲子关系里,在这里成长,将父母内化。弗洛伊德曾经认为,一个人在0-6岁就已经形成了核心的人格结构,到了客体关系和更现代的理论中,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出生后的3-5个月就已经形成了,人格在人的一生中是极其难以改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将不可避免地被自己早年的成长环境所塑造,终其一生带着那里的味道,人生底色被那个叫“家”的地方深深地渲染过。

  一年一次的回家大迁徙,与其说是团聚,不如说更像是粘连,或者是,未分化。

一年一度的春运回家大迁徙一年一度的春运回家大迁徙

  我们在潜意识中从众扎堆、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归本源,往往意味着那里有太多情结没有解决,因为爱恨情仇散落在家里,我们才抱着一线希望回去改。不过,这样的回归当然是徒劳的,变成一个仪式年复一年的重复。

  我们文化中的“家”常常不允许表达太多情感,这是因为“家”被有意识地“入侵”过。

  “家”曾经被入侵

  国与家这两个字出现在了一起后,在一个很漫长的年代里,个人的小家不存在,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意味着“家”的界限从此变得不清不楚。爱恨情仇的表达变得不被允许。

  你的家不再是你的家,你的家是在天子巨大的家里,是一个临时租住之所。

  家变得有了三六九等,门钉九颗乃是九五之尊才能用的,寻常百姓敢用,斩。

紫禁城东华门的门钉是八行九列紫禁城东华门的门钉是八行九列

  家也成了一个社交的场所,僵直的木质棱角,如“三纲五常”般四平八稳的建筑风格,厚重的枣红色角色面具,都在无声地说明,这不再是一个人所谓的私人场所了,这里充满了社会评价。

  人在私下,为了表示君子慎独,最好也大公无私,如果我女儿因为吃男仆人送的饭,我、大公无私的我,就把她饿死(海瑞);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家要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才是佳话。柔软的心灵像迷了路一样,在华丽的宫殿里四处流浪,留下一个徒有笃定外表的硬壳,一个人的“自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变得无处安放起来。

  汉服讲究穿“深衣”,意识是把身体深深的藏起来,在这个基础上,这是一个“我”不存在的家,情感也最好深深地隐藏起来。这个阶段的“家”在根本上不具备个人意义上的精神品质,但有意思的是,流传千古的思乡诗词,也是这个阶段产生的。

  不允许,并不意味着没有。爱恨在风平浪静以下变得更加波涛汹涌。在长辈特权主义的文化下,看到平等曙光的年轻人忍不住来了一次青春大叛逆,这个时候,曹禺的《雷雨》诞生了。

曹禺作品《雷雨》中四凤的家曹禺作品《雷雨》中四凤的家

  美好的家是一个容器

  有时候真是感激出生在现代,家又进入了一个非常私人的阶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喜好安排自己的家。跟历史上比起来,这与其说是家的自然属性,不如说是时代的恩赐。

  但在精神层面上,“家”被“入侵”的痕迹以界限不清的方式拉扯着每个人。

  经常遇见的,首先是没有界限的品评。

  长辈往往觉得自己有权威,可以对晚辈进行品评,品评一个人的喜好,审美,工作家庭甚至结婚对象。这样的品评其实是在说,你在我面前说我的选择,都是在我的理解控制范围内的,你并没有成长到超越我的理解,这其实是在无意识地宣誓“领土主权”,对一个个体的成长表达否认和恐惧,因为当一个孩子超越了父母的理解,代表了这个孩子在潜意识层面“抛弃”父母,摆脱了他们的控制。

  无微不至的关怀后面,包含了对于成长的“恨”。

无微不至的关怀的背后无微不至的关怀背后

  第二个常见的表现,即家庭的轮回。

  一个人曾经怎样被对待,就会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一个父母曾经在做孩子的时候怎样被对待,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听上去有点宿命论,于是很多人决定超越命运有意识地去做改变,绝对不以曾经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结果出现了新的偏差。比如一个曾经被父亲打击的男人在当父亲后,有意识地去表扬孩子,虽然他在有意识地这么做,但是他也同时做了更多无意识的行为去打压孩子。当我的一个朋友在结婚多年后,无意间发现自己切菜的方式完全延袭了母亲奇怪的习惯,那一刹那被震撼到,因为她也是心理咨询师,并且自以为非常了解自己的潜意识。

  我们总是在这些琐碎又关键的地方被复制了。

  但是往里面走得更深,便发现,那些在家庭中伤害我们如此至深的人,对着你肆无忌惮的放出刀枪棍棒的父母,只不过是因为潜意识离你太近,他们想要传递的,是让你明白他们曾经受苦的感觉,那是为了让你在内心离他们更近。

成长的成长的胜利者

  某种角度说,成长就是打败了父母,成为胜利者。

  当一个人越来越独立,便离小时候的那个“家”越来越远,每个人都是从那里诞生,我们要去表达忠诚;每个人都要远行,我们又要去不断哀悼。我们都要在某种程度上去背叛这个地方,然后转身再去面对自己的内疚。

  无论意识上有多么讨厌,我们潜意识中都爱这个地方,因为没有她就没有我们。

  无论意识上多么热爱,我们潜意识中都在恨这个地方,因为她提供的限制和滋养一样难以挣脱。

  每个家都是爱恨并存,健康的家庭只是滋养大于伤害。

温馨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她能想起来家最温馨的样子,就是一个阳光温和午后,她半躺在沙发上看小说,先生在隔壁房间画漫画。此时此刻,没有人被挑剔,没有人被打扰,没有人被礼节或者争吵逼得从沙发上爬起来,迅速完成一个精神上的西装革履,也没有人因为任何外在的标签角色去激励此刻的自己去努力奋斗。

  这个房屋,与阳光一样,让她以最真实最放松的样子在此刻存在。

  美好的家,应该就是这样的容器,这样的家可以接纳一个人暂时的退行,使家变成一个像子宫一样温暖柔软的地方。

  这样容器般的陪伴,不像爱恨充斥的空间一样浓烈,留足了呼吸的缝隙,使得家变成一个真正的心灵后花园。

  回到甲骨文上的“家”,那些最开始的地方往往蛮重要:如果有一个地方,有房屋有家眷,饥可饱餐,困可安眠,像一个容器一样能安放自我、包容爱恨,此即可为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视频+ 更多
潮人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陈赫当爸:犯错离婚的男人如何给自己洗白

陈赫在微博晒了一张大手握着婴儿小手的照片,并配文“感恩”,宣布新生儿的到来。对于陈赫结婚生子,网友一改常态,纷纷送上祝福。[详细]
陈赫当爸:犯错离婚的男人如何给自己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