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心之助”
1
这是个很奇怪的时代。一方面各种关于爱情,家庭的订阅号,影视作品每日闹哄哄地吸引我们去关注,一方面似乎没有多少人真正在乎爱情和婚姻的本质。
妹妹每天都被老妈催着相亲。从她毕业开始,这几年老妈托各种关系给她安排的相亲对象不计其数。可是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还没有一个成的。我有一个朋友和我妹妹一样,这五六年据他自己所说,见过的姑娘不下100人。
我曾想把他们两个撮合到一起,但朋友直言不喜欢我妹这样的。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见了这么多就没有一个中意的吗?”
“不是我看不上别人,就是别人看不上我。”
“我妹其实和你蛮般配的呀!工作能力强,勤俭持家,长得还行。”
“太凶了。”
妹妹内心是个很温柔的人,但是有时候说话有些咄咄逼人。作为姐姐,大多数时候还是觉得她挺可爱的。我甚至觉得直爽的人是最好相处的。
不过那些和他相亲的男子不买单。
我那个朋友呢?工作不错,长得挺精神,人很实在,讲义气,很真诚。但是只165左右,而他一心要找个高个,说为了下一代着想。
在身边很多这样那样的相亲故事里,我常常看到,身高,长相,收入,最后性格脾气被拿来作为各种决定性衡量指标。放佛这些指标匹配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一般情况如果男女双方年纪相差不过五岁,长相差不多,工作差不多,家庭条件差不多,那么这两个人就可以今天见面,明天下聘,后天结婚了。
在这样的故事里,双方对于爱情婚姻的看法很少拿来考量的。人们常说什么爱不爱的,爱能当饭吃吗?爱不过是日久生情罢了。
老妈也会叫我留意合适相亲对象,可是我常常不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但是我知道老妈安排的多半是不合适的。老妈并不是特别了解妹妹,介绍来介绍去不过是要求年纪相当,人很正直。甚至是按照她所喜欢的标准来筛选的。上一辈的爱情都是随机的,往往两个人看一眼觉得顺眼。就算日后相处有再多的矛盾,再多抱怨也是会一直坚持的。在他们心中和谁结婚都是一样的。
我妈除了跟我讲不要找个太矮的就没给过我任何爱情启蒙。我是稀里糊涂地结婚的,当时甚至连那几个硬性指标都没有考核。现在想想,那几个指标倒是蛮符合的,但是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依赖的远远不止这些。这几年中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168.3万对,比上年增长11%。从2004年以来中国离婚率逐年递增。
虽然离婚已逐渐被人接受,但是离婚所带来的伤害依旧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问题儿童无一例外不是来自功能异常家庭。心理学上关于由功能异常家庭所造成的共同依赖症患者的分析数据更像是一个警钟试图敲醒我们懵懵懂懂的婚恋观。
2
结婚之前,我们都不能不仔细考量双方的婚恋三观。只有三观匹配的人才能建立一段健康的婚姻关系。
三观是什么?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人生观:人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社会观:人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在哲学范畴里,三观的完善会引起“剧院效应”:你遵从了哪种系统,你对万事万物和自我行为的解释就都可以在此系统内自圆其说。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三观决定了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会以何种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她会如何解读发生在她身边的一切事情以及反应模式。
在婚恋系统里,一个人的三观可以解读为:
人生观: 我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是相夫教子还是成就自己?
价值观: 什么东西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孩子,伴侣还是自我成就?
世界观: 是个有爱的世界还是个无情的世界?男人本质上是重感情的还是重感觉的?
文学作品里面呈现过许多爱情。仔细分析每一个角色,就会发现他们能够走到一起并不是作者生硬为之,必定会为她们塑造一些人物个性,才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必须是一对的事实。
比如说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个有才情的美人儿,同时她认为这个世界很冷漠,她一边渴望爱情一边又想清清冷冷地打发这一生,对她而言爱情是最重要的。
对她而言,只有宝玉是合适的。
宝玉成长于一个满是爱的环境。贾母,元春,身边的姐妹,丫鬟无不毫不吝啬为他付出自己的爱。从小到大,他接受了太多太多的爱了,所以他会需要一个出口。
纵观里面各色男子,只有宝玉能够给予她那么多的爱。另外宝玉并不像其他男子那样沉迷仕途,而只想过着男欢女爱的小日子。
他们的三观并不相同而呈现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表面上看宝玉在给予,黛玉在接收。实际上黛玉若不接收,宝玉的爱无处安放也会很失落的。
如果黛玉和其他女人一样要求自己的伴侣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宝玉却只想沉醉温柔乡里,他们的三观就存在冲突了。
如果,宝玉也是一个缺爱的人,他就会希望黛玉能够多多体谅他,关爱他。显然黛玉常常自顾不暇呢。这样的两个人总是希望对方多关心自己一点,而不愿意做一个给予爱的人,必然会相互埋怨,无法共处。
3
我有个朋友属于多愁善感才女型,有一天他偶遇一个喜欢写诗的男子,于是一见钟情步入婚姻 。文艺青年都渴望爱情,可偏偏他们都不是主动给予的人,经历过短暂的浪漫美好后,很快就陷入爱而不得, 不得则怨的恶性循环。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couple。两个渴望爱的人因为渴望爱走到一起,最后都变得爱无能了。
他们的三观是相同却是不匹配的,走到一起只能是相互折磨。
相互依赖的双方,只有保持正常的所求-给予循环才能够走下去。如果一方停止给予或是接受,后者两人都只是不停索取,这样的关系都是失衡的。
这种层面的三观匹配是浅层次的,很不稳定。成熟,稳定的婚姻关系必定是夫妻双方在更深层次达到三观匹配。
深层次的三观匹配打破了浅层次的相互依赖关系,夫妻双方都是具有完善人格的人,他们的结合是因为三观相近,彼此欣赏。
更深层次的三观匹配一定是有助于各自成长的。
4
有人分析过蒋介石为什么注定和宋美龄是一对,他们最开始的联姻是带着政治色彩的,但后来更多的是对彼此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蒋介石的政治抱负众所周知,宋美龄抗战期间只身去美国演讲寻求国际援助至今让人称道。
蒋介石在认识宋美龄之前与陈洁如彼此深爱,后来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与宋美龄在一起。陈洁如等了蒋介石一辈子,宋美龄陪了蒋介石一辈子。陈洁如是个美丽、温柔、善良的女人,但是她没有宋美龄的政治手腕,社交魅力,蒋介石从来不是一个甘愿过小日子的人。这两人注定只能错过的。
这样的两人已经走过了浅层次的爱恨纠葛,他们有同一个目标,都是独立成熟的个体,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才能彼此成就,才能在婚姻里稳定地走下去。婚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合作关系,只有两个目标一致,思想成熟的人在一起才能够把这段婚姻经营完善,发展光大。
有一个说法:男人和女人本来是一体的,但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太厉害了。上帝害怕他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威,就把他们一砍为二。男人女人找到彼此的时候就会感到生命是完整的,开始往更好的方面发展的。
三观匹配不是简单的是否相同,它是一一个动态的,辩证的概念。人的三观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不停改变。有些爱情走着走着就散了,不是因为不爱了,只是因为大家慢慢走到了不同的地方。谈恋爱初期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是内在小孩部分在主导,要进入婚姻我们就必须得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来面对。
人的思想很复杂,但总是在三观范畴内。健康的婚姻总是绕不过灵魂沟通。深度沟通绕不过三观问题。是否步入婚姻有时很难决断。若能检视自身三观系统,进而推及他人,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你们在一起能够彼此满足,彼此成就,共同成长,那么你们的三观就是相匹配的,反之,你得三思而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