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父母之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安全距离?

2016年11月21日 15:35 新浪女性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分心理” 

  我是去年冬天看的《丽南山的美人》,怎么描述我当时看完剧的感受呢,大概就是你坐在原本暖烘烘的剧场看剧,后来随着剧情的推进,整个人感觉越来越冷。

  不是冷场的“冷”,而是人心苍凉的那种冷。

  虽然作家马丁·麦克多纳也不例外的在写爱,但他写出了爱里藏着的恨,带着浓浓的嘲讽,写出了以爱为名的自私。因此整部剧都充斥着母女之间扭曲的爱恨、彼此的针锋相对,以及满满的无可奈何。

作家马丁·麦克多纳作家马丁·麦克多纳

  我们常说母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这个世上最无私的。我一直深深觉得这句话是个伪命题,毕竟它缺乏合理的前提。看完《丽南山的美人》之后,我更觉得是这样,如果说母爱无私,说血缘亲情最动人,那大概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我们与父母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

  任何感情都是一样,一旦其中有人滋生了无法控制的占有欲,突破了安全距离,以爱的名义来粉饰自己的私欲,那么这份爱就只会变成“要挟”,最后只能以两败俱伤惨淡收场。

  话剧结尾的时候,莫琳对着母亲玛格的尸体喃喃自语,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有时候我们最想摧毁的或许就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不论是爱情还是亲情,不论是身边人还是家乡。

  还记得看完剧走出剧场之后,我给母亲发了条简讯说——

  庆幸我人生的20几年里,我们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然后我母亲特别高冷地回复我说——

  你只是我的女儿,又不是我的全部。

莫琳和母亲莫琳和母亲

  恰恰是这一句看似冷漠的回复,让我觉得很好。这大概就是我们与父母之前应该有的安全距离,我是儿女,但绝不是你的私有物。我们有各自的生活,我们彼此牵挂、惦念、依恋,但越不彼此捆绑。

  那么“不安全”的距离是什么样子呢?《丽南山的美人》一开场,其实就给出了答案:一个四十岁未嫁人的老姑娘,尽管她是丽南山人尽皆知的美人,却也没有获得爱情、自由和自己的生活,她只能守着内心矛盾还有些阴暗,并且对自己充满控制与折磨的母亲;而年老体弱的母亲,分分秒秒都需要着自己的女儿,同时乐此不疲的沉浸在毁掉女儿正常生活的窃喜中。

《丽南山的美人》《丽南山的美人》

  这样的开头让我想起我曾经和一位年轻母亲的对话,我去看她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听她讲述完自己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之后,我被她最后饱含深情的感慨惊到没能接上话。

  小宝宝当时正在满足地吸吮母乳,吧唧吧唧的声音里,这位新妈妈说:“我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很踏实,那种感觉就是,你真的拥有了一个真正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东西。”

  我当时笑容僵在脸上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能露出“你开心就好的”的微笑,毕竟我也不能说“你女儿不是东西,她是个人啊”。

  所以你看多可怕,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女儿当做是人生拥有的“私人订制”品,仿佛因为自己生育了这个孩子,就拥有了主宰权。话剧中母亲玛格就是这样的,她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人生与女儿的一生混为一谈,并且毫不自知。

看到自己与家人相处的影子。看到自己与家人相处的影子

  很多人说无法接受剧中的母女。看到莫琳用自己与男人的性事来刺痛母亲时,他们惊讶;看到母亲玛格毫不留情地戳穿女儿仍是处女之身的真相,以此嘲讽女儿并窃喜时,他们错愕;看到母亲在女儿心仪的男子面前,用曾进过疯人院的过往贬低女儿时,他们咒骂;看到母亲烧掉信件,毁掉女儿最后的希望时,他们恨不得这个母亲赶快死去。而当争吵、推搡中,莫琳失手伤到母亲,母亲真的死掉时,他们又感慨“身为女儿你怎么能这样”。

  我想,无法接受或许是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这样的真实与残忍,或许她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与家人相处的影子。

 莫琳与母亲的日常 莫琳与母亲的日常

  很多中国家庭中好像都有一个魔咒,就是“我是你爸妈,我怎么管你都不为过”,与此同时很多家庭也有一个共同的呐喊,即“我是成年人了,拜托让我自己做决定。”这样的魔咒与呐喊,存在于很多家庭中,有的人因为“孝心”忍了一辈子,心痛心碎,被家庭中伤;有的人立志反抗、追求自由,于是一家三口鸡飞狗跳。

  这样的家庭关系,就和剧中的母女一样,彼此仿佛是困在笼子的两只鸟,不仅在压力下飞不出去,更是彼此搅和、不得安宁,谁都无法过好自己的日子。如剧如生活,任何关系走到僵持、无奈的境地时,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是清白无辜的。人与人的关系,更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你瞧“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子女们,个个因为自己摊上了“霸道、控制欲爆棚”的父母而觉得人生凄惨、自己悲哀,恨不得将生活所有的失败与不顺都归咎于父母。但如果你再去偷听一下广场大妈的谈话,你又会发现,头发花白的阿姨们凑在一起提起孩子的,依然唉声叹气,不是觉得孩子不争气,而是为孩子没能拥有好的生活操碎了心。

无法放手、不肯退场的父母无法放手、不肯退场的父母

  和《丽南山的美人》中纠缠、共生的母女一样,现实中这样抱怨的子女和操心的父母,往往也出自同一个家庭。

  话剧中的母亲玛格,一个孤单的老人,没有老伴、朋友,连麻将也没有,只能日复一日坐在摇椅里听着广播过日子。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她对自己唯一没有远嫁的女儿,如此“控制”了,因为她只有她。她在孤独中陷入深深的恐惧,恐惧死亡、恐惧无依无靠,她想抓住莫琳以填补自己生活的空洞,她需要莫琳来提醒自己“还活着”、“还值得被照顾”。

  而话剧中的女儿莫琳,看剧的观众替她无奈、心痛,不明白她为什么不离开。其实,不是莫琳不离开,而是莫琳离不开、不想离开。长久地付出、相处之后,尤其是莫琳从精神病院出来之后,她潜意识或许早就被母亲的“牵绊”同化,内心深处早已不再相信自己可以独自过得好。她无法离开,照顾母亲的同时,其实母亲也在照顾她,所以即使她不停抱怨,但也从未真正的反抗,从未想过要独立生活。

  所以啊,无法放手、不肯退场的父母,和不敢独立、无法自由的孩子,彼此之间只有无休无止的拉锯战,长久以往,好的关系也会变坏。而破解的方法,或许就是离彼此稍微远一点,保持安全距离。

莫琳无法离开母亲,又无法停止抱怨莫琳无法离开母亲,又无法停止抱怨

  那什么是“安全距离”?

  我记得《目送》里,龙应台写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其实就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安全距离”最好的答案。

  总之,熊孩子和蠢父母是一抓一大把的,重要的是在意识到这一点时候,能够及时刹车喊停,扭转局面。不要像《丽南山的美人》那般,在牵扯住成为彼此的困境。

与父母适当的划清界限与父母适当的划清界限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狠下心奋力一搏,与父母适当的划清界限。毕竟,亲情与爱情、友情一样,都需要用脑子去经营,凭借本能很难让容易越界的亲情维持美好。父母子女都需要用不断成熟的心智,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为亲密。

  愿你是洒脱的父母,我知道放手不易,但总要放手。愿你是够自己站稳脚跟的子女,坚持自己的底线和选择,即使错了,也愿意承担和面对。希望你懂得,你的人生,父母无法替你过,而你也根本不需要别人替你来过。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视频+ 更多
潮人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陈赫当爸:犯错离婚的男人如何给自己洗白

陈赫在微博晒了一张大手握着婴儿小手的照片,并配文“感恩”,宣布新生儿的到来。对于陈赫结婚生子,网友一改常态,纷纷送上祝福。[详细]
陈赫当爸:犯错离婚的男人如何给自己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