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四个面具,你爱哪一个我?

2016年12月07日 04:12 新浪女性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很多看似自信甚至是过分自信的人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病态的自恋。这种不健康的自恋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的不被认可,一种带着自救初衷的自我激励。

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戴上面具的我们戴上面具的我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文 | 心之助签约作者 张延 卢悦 赵悦辰

  小编 | 心之助 牛杰

  为什么我们需要两幅面孔?

  你会不会常常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感到非常不解:为什么我认识的这个姑娘到了网上却完全另外一个人的感觉。平时的她挺文静乖巧啊,怎么一到了网上风格就变了,而且一言不合就自拍,并伴随各种限制级表情,平时没看出来这么自恋啊?!

  很多人都声称,社交网络是一个让我们“放心做自己”的地方。因此,这种线上线下的形象不合貌似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们都在收敛自己的真实面貌,而网络给了很多人勇气去做真实的自己。

  周围人通过观察对我们有一套评价,而我们心中对自己也会有一套“真实”的评价,在这两套评价之间总会存在一条“沟”,而当这条“沟”太宽,反差太大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就会有一种被颠覆的感觉。

  那么,问题真的仅仅出在“真实版的自己”和“收敛版的自己”之间的反差上吗?

  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想要高大上且更加形象地分析这个问题,就需要借助于一项心理学理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下面,让我用一张图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周哈里窗”。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别人知道

1。 开放我(公众我)

 

自由活动领域

 

2。 盲区(盲目我)

 

盲目领域

别人不知道

3。 隐藏我(逃避我)

 

逃避或隐藏领域

 

4。 未知我(潜在我)

 

未知的处女领域

  如果把我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互动,简单联想成一扇“田”字形的窗户(如上图):

  1。 左上角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关于自己的信息不仅仅是自己“心知肚明”的,也是别人都看得见的。我们称这个区域为“开放我”的“自由活动领域”。比如,我们的性别,国籍,对待某些事物的鲜明态度,等。

  2。 右上角则是我们每个人的“盲区”,既,自己发现不了,而他人作为旁观者却看得一清二楚的领域。比如,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行为习惯、口头禅、潜意识等。

  3。 左下角,叫做“隐藏领域”,是不对外开放的区域,这个区域的信息他人无从得知,只有自己知道,比如,我们的秘密和一些隐秘的想法。

  4。 最后,右下角,“未知我”,这个领域的信息谁都看不见或是看不透,比如,个人未曾察觉的潜质,早年压抑下来的记忆,亦或是来自自我意识最底层的恐惧,等。通常,在越年轻的人身上,该区域的范围会越大。  

  当我们与外界互动的时候,当我们感到不舒服或是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的时候,问题往往出现在2、3、4这三块领域内。如果每个人都尽量增大第一领域“开放我”的面积,那么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不适感将会减轻很多。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常常被干扰的自我评价

  “周哈里窗”理论的提出者强调并且提倡,增加第一领域的范围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关键。也就是多和周围人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除此之外还要要向外界寻求反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进步空间。而我认为,实际的情况往往比以上更加复杂,那就是:

  这四扇窗里的信息,会出现来自于非主观意识层面上的干扰。而这份干扰导致的结果,也许就会在他人对我们的判断以及我们对自身的判断之间,产生一个矛盾点。

  这么听起来有点晕是吗?我来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明是一个生活上有点邋遢的男孩,但他却一直觉得自己很干净整洁。而他觉得自己干净整洁的原因其实并未站一个事实的角度上,只是因为小明的妈妈以前总是指责他不爱干净,所以他潜意识里很不接受一个邋遢的自己,认为“邋遢”是“不对”的属性。所以小明会一直自我暗示其实自己挺爱干净的,只不过没有时间收拾屋子罢了。而小明的朋友则不会知道他的这层潜意识,而仅仅透过他脏乱的住处得出结论:小明是个邋遢鬼。那么,在朋友对小明的评价,与小明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就有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点。

  小明认为,自己爱干净,只不过朋友不知道,这是属于“隐藏领域”的信息;而小明的朋友则认为,小明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个邋遢鬼,这是属于“盲区”的信息;而小明自欺欺人的行为,实际上来源于童年时期母亲所施加的压力,这是属于“未知领域”的信息。

未知领域未知领域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关乎自己的信息的不正确归类,以及对于自己潜意识了解的不足,是造成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我们给别人带来的印象,总是会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存在或大或小的反差的原因。最极致的网红范例就是早年的芙蓉姐姐、凤姐,还有最近比较热门的刘梓晨,他们都是典型的病态型自恋人格。

  提出“周哈里窗”的两位专家贡献了两条解决方法,分别是: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和他人反馈(feedback solicitation)。那意思说白了就是,“你应该多和人沟通,多和朋友掏心掏肺,自我揭露,让别人多了解你,误会自然就少啦;然后你还应该听听别人是怎么看待你的,多反省自己,从而减小自己的盲区”。但是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就会意识到,这里面有两个很大的漏洞。

  我们难以觉察,躲藏在伤疤后的自己

  首先,你自己眼里的你,是真实的你吗?

  其次,朋友眼中的你,是他们透过自己主观滤镜看到的你,那信息又是可靠的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身边的一些朋友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主动和你掏心掏肺,开场白往往是这样的:“我这个人你也是知道的,我是属于XXXX样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我是绝对不会XXXX的,但是他怎么就不了解我呢,为什么会说我是这样一个XXXX的人呢?!”此刻,倾诉者盼望的理想氛围应该是,别人听到后表示非常认可T,并且对于那个对Ta做出错误评价的人表现出非常蔑视的态度,继而义愤填膺,与其同仇敌忾。

  然而当时我内心的想法却是:“等会儿,你不是你说的这样的人啊,你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会像他说的那样XXXX啊……”。

  这种情况就是属于典型的信息归类错位问题。那么这个时候,“自我揭露”还存在意义吗?因为这条信息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所以,你眼中的你,很多时候并不是真实的你。

不是真实的我不是真实的我

  下面举个例子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些时候来自他人的反馈信息,也可能会是不靠谱的。

  小雅来自一个很传统的家庭,从小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是,女孩子要矜持,公共场合少说话。因此,小雅从小都表现得很文静内敛,努力把自己活泼的一面压抑下来。成年后,当她看到有些在公共场合善于表达并且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的时候,她的第一想法则是,“这个人真爱出风头,好虚荣!”实际上她并不知道,自己对他人的评价,是收到了自己童年成长背景的影响。其实小雅内心深处渴望体验这份自信的流露,但是由于长期对这个领域的压制,使得她产生了一个反向的态度:厌恶。

  因此,这时候来自小雅的信息反馈还靠谱吗?还有太多参考价值吗?小雅对他人的这份评价,其实是来源于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作斗争的结果,是来自童年时期养育者的负向培养所带来的负能量的释放。

  童年魔咒:为什么这个世界处处都是虚伪

  那么,究竟是什么元素在左右着人们对于自身的评价呢?那些来自于潜意识里的不太客观的自我认知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对于自身的评价来源主要包括几点:

  1,基于现实的客观总结;

  2,童年时期养育者的反复评价;

  3,潜意识里对于自己长期以来的期待。

  而不客观的自我认知主要来源于后两条。

  童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反复评价会像咒语一样,一直萦绕在孩子的心头,最后到达意识最底层,对其成年后的人格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也会左右其对自身的评价。

  有的家长会很喜欢说孩子笨,不承认孩子的能力,反复出现该行为会导致这个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对自己的质疑。在这样的负向压力培养之下,即便这个孩子成年以后成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Ta依然会在心底最深处或大或小的范围内,保留着对自己能力的质疑。这种质疑或许大多数情况下都被隐藏得很好,以至于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然后总会在一些看似匪夷所思的场合下被激发出来。比如在平时与爱人的玩笑斗嘴中,对于爱人拿自己的智商开玩笑的容忍度会特别低,有时会升级到真正的愤怒,继而认真地大吵大闹。

恐惧和焦虑恐惧和焦虑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但可以分析孩子自身的行为,也可以常识分析家长的行为。为什么有些家长会反复数落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我们仿佛强调的问题正是我们最在意的问题,我们之所以在意,从更深层次来解读其实是源于一种“恐惧”,一种“焦虑”,既,担心自己是不够优秀的。因为存在这种潜意识的焦虑,会本能地试图把这份焦虑扔出去,扔给外界,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而体现在亲密关系互动中,则是扔给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例如,一旦孩子在外面闯祸了,父母中一方会职责另一方教的不好,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孩子这样,还不都是你惯的”。

  养育者的教育方式不但会左右我们对于自己的评价,还会影响我们对于自身的期待。很多时候我们越缺乏某项特质,就会越渴望拥有这份特质,长期潜意识心理暗示的结果,往往就是真的以为自己具备该特质,类似于“自欺欺人”的效果。

  很多看似自信甚至是过分自信的人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病态的自恋。这种不健康的自恋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的不被认可,一种带着自救初衷的自我激励。

  长期这样盲目地自我激励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种超级自我的压迫型人格。行为体现在,给身边的人造成一种紧张感,时刻需要成为人群的焦点,行为举止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看到别人比自己更优秀。

  这样一种以扭曲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自恋人格,对比其在现实生活中有限的能力水平,则会在自己脑海里与别人眼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而这很种可笑的落差是当事人无从知晓的,完全处在盲区之中。

阴影阴影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成年后,面对童年的阴影和伤疤,不会采取自我建设的方法自愈,而是试图在恋爱关系中得到伴侣的救赎。

  不可否认,爱情是那种让人感到获得认可、感到被爱、感到自己有价值的美好关系。但是,如果自己不愿努力,而是一味地试图从伴侣身上找到缺失的那份期待,试图让伴侣抚平自己的那份焦虑,则是非常懦弱和懒惰的行为。

  这也正是人们会在社交网络上大秀特秀恩爱背后隐含的讯息,既,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再见,朋友圈

  这就又回到了文章的最开头,社交网络上的我们,为什么往往会颠覆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呢?

  因为,社交网络的特性很好地激发了我们大脑内的奖励机制,通过曝露自己的生活,我们获得了一份快感。而这份快感很好地呼应了我们潜意识里对自己的那些期待,那个对于更优秀的自己的期待。这样一个“更优秀版本”的自己在社交网络上可以毫不费力的建立起来。

  这些行为,只要建立在一个健康合理的范围内,都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人人都需要通过自恋来获取自信和被爱的感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秀而活,忽略了真实生活的本质,那样的为秀而秀,则是非常不健康并且可悲的行为。

  时下越来越流行的“社交网络焦虑症”则是自恋品质病态发展的最好例子。有些人把日子过在了朋友圈上,真实的生活一团烂泥,但是朋友圈的“生活”却过得有模有样;或是对于朋友们的评价过度在意,一旦受到负面评论便自尊心彻底坍塌;或是在各种比较中生活,时刻盯着别人的“生活”,一旦感觉自己被比下去了就无比恐慌,身心都受到影响。这样的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自己的“生活”是不真实的,那么别人的“生活”也不见得一定是真实的。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世界上有两件事在阻碍我们感到快乐:活在过去,以及,过度观察别人的生活。

  正视自己的历史,拥抱自己的不足,客观看待自己的价值,是通往快乐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自我定位,才能知道进步的方向与空间,才能把那些对自己的美好期待都慢慢实现。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靠的不是一味的自我激励,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实打实的行动力。

  作者简介:

  张延,现居加拿大。主修城市规划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爱好者。有艺术细胞的工科女,有文艺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喜欢充当身边朋友的灵魂工程师,并致力于改善中国人的英语发音。

  微博账号:了不起的Tara张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视频+ 更多
潮人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王菲心中爱情指数最高的男人是谁

王菲曾唱哭了大江南北无数为爱情而牵肠挂肚的人,给人的感觉也是王菲看透了爱情的真谛,因此对待婚姻的态度也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详细]
王菲心中爱情指数最高的男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