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八点来读
我是个喜欢到处跑的人,一年正规的旅行,大概是三次。暑假里一次长途旅行,春假和秋假各一次短途。
微信上的老友,今年奇怪地问我:“咦,你今年没出去玩儿吗?怎么没见你晒照片啊?”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往年大事小情都想晒一下,看到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知道有这么多好友关注着,心里暖暖的。可是现在,谁还敢发朋友圈啊?”
去年,就有人开始撰文“你朋友圈晒什么,说明你缺什么”。
今年年初,有人写文说“朋友圈碎片化了你的时间”。
接着就有“你一事无成,因为你总是在玩朋友圈”,“真正成大事的人,从来不在朋友圈里晒图”,从而引起了关闭朋友圈热潮。
爆文竞相来袭“我为什么关闭朋友圈”“关闭了朋友圈之后”,貌似关闭了朋友圈的人都成功了。
可不久,就有人写“如何在关闭朋友圈之后优雅地使用朋友圈”,然后有人写“关不关朋友圈,你都同样失败”。
在消停了一阵之后,最近又出来热文“真正成熟的人,很少发朋友圈”,“你评论朋友圈的方式,出卖了你的人品”。
天了噜,朋友圈真被大家玩坏了。还让不让人好好发个朋友圈了?
有时候,我把旅行照片都上传好了,又默默删掉了。我怕别人说,切,不就出去玩一下嘛,秀什么秀。
周末徒步走了20公里,我很想晒一下,因为对于我这样的懒人,20公里可是个大项目。
可是我怕别人说,擦,天天在林子里钻来钻去,都快成原始人了。晒图也晒个古城的,有点街拍范的吧。
上真人照片,我怕别人说“满脸褶子了还卖萌”,“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放购物照片,怕大家以为我难得买一次奢侈品,赶紧巴巴地晒出来。
晒餐馆食物,又担心别人说,“听说国外出去吃饭挺贵的呢,丫怕是吃一顿,赶紧咔咔一顿乱拍,还没开吃,先发朋友圈了吧。”
不仅是图片,分享在朋友圈的文章、我们在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也被统统吐槽了一遍。什么鸡汤文、养生文、秀娃党、点赞党,没有一个幸免。
总之,道理看得多了,不敢随便动手了。发个朋友圈还瞻前顾后的,干脆不玩了。
我是一个大事比较有主见(自夸下),小事却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
比如,跟我亲近的闺蜜或同事,她的穿衣风格很容易就波及到我。我换一份工作,换一波同事,很可能接下来就会换一种发型,换衣服品味。
之前一个同事,肤白貌美大长腿,喜欢各种乱搭,结果我被她影响了,东施效颦。
你能想象我一个1米6的小个子,穿着没有腰身的花裙子,外面罩一件同样没有腰身的长毛衣的样子吗?走在路上,狗都对着我多叫几声,感情是把我当乞丐了。
像我这样容易接受别人观点的人,看了有关朋友圈的文,直接的措施就是减少发朋友圈的次数,免得被人分析出我缺什么、我的性格、我的现状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
直到那天给姐姐打电话,她有些担心地问我:“你最近还好吗?老公对你还好吧?好久没见你发照片了。你一个人在国外,没人照应,没事多传点照片,也免得我们担心。”
那一刻,我豁然开朗。我干嘛那么计较别人怎么看我?
朋友圈里,有家人、有好友,有真正关心我的人,我发一些生活动态,其实是用一条消息,给所有想要了解我现状的人一个答案。这比跟他们一个个聊天,其实是省了时间和精力的。
有些朋友,我们默默关注着,但真聊起天来,又似乎无话可说。
可我特别喜欢看她们在空间里叨叨最近的生活,加班啦,换工作啦,搬新居啦之类。
我评论,送上祝福,或给些建议,如若需要深层交流,才会转到微信聊天上。
从那以后,我又开始随心所欲地发朋友圈了。
回头翻一翻,满满的都是回忆。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小瞬间,那些美好的风景、开心的笑容、飞扬的神采、深情的对视、抑或与闺蜜夸张的pose和搞怪的表情,就是我的小确幸。
我喜欢这个叫朋友圈的东西,它的理念是记录和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