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
麦子导读:
格局太小的男人,世界里只有自己。撑不起两个人的婚姻,维护不了三四个人的家庭,更当不了孩子的榜样。
文 | 李筱懿 授权发布
有多少男人愿意支持女人的事业
L已经离开家在武汉工作了一个礼拜,依旧没有收到丈夫的电话或者问候短信,她非常难过。
可当我问她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她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
一个月前,33岁的L得到升职机会,担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如果接受,则必须离开居住地合肥,每个周末才能回家。
L很纠结。
一来,这次升职很关键,具备分公司管理经验,未来才可能在总公司承担更核心的岗位,这是职业生涯中承上启下的环节;
二来,孩子快3岁,即将上幼儿园,算是幼年时期相对轻松的时段。但是,老公未必认同,所以,获得老公的支持才是核心。
开口之前,L满心以为,老公至少不会坚决反对,毕竟,孩子出生后由外公外婆帮忙抚养,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
甚至三年前,在L怀孕生子的关键时刻,也是老公职业发展的黄金期,全家一致支持他,产检L一个人去,孩子大家轮流带,一起把他推上职业快车道。人前人后,老公都很感谢家庭的帮助。
感同身受,L觉得丈夫应该理解她的想法。
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丈夫坚决反对L去武汉外派两年,他说:
第一,孩子小时候最需要妈妈的陪伴,这样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太自私;
第二,家庭中总有人要做出牺牲,男主外,女必须主内,否则家会失衡;
第三,自己的事业也在上升期,更需要后方稳固,目前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不需要一起在外打拼。
L列举了各种解决方式:
可以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起去武汉;
每个周末尽量都回家,保证家庭的沟通;
这次外派的吸引力不是金钱,而是机会;
只要两年,两年在漫长的生活中不过是片段。
丈夫依旧执意反对。
L无奈,对丈夫说:
假如今天不是我外派,而是你,你想想全家会不会齐心协力支持?
怎么到了我这里,事情就这么难呢?
据说,大多数做出成绩的男人背后都站着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但是,很多为梦想努力的女人背后都站着默默拆台的男人。
至少,对女性支持的比例,远低于男性。
家庭中只要谈到牺牲和奉献,必须是女人一马当先,好像不这样,都无法体现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
L究竟该怎么办呢?
婚姻在为梦想护航,还是在扼杀梦想
谁家都有难念的经,每段婚姻都有艰难的、需要对方鼎力支持才能捱过去的时期。
走不过去,就街深巷窄;走过去,是天宽地阔。
100年前,中国最著名的女画家潘玉良,身后站着撑持了她一辈子的丈夫。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曾是上海美专和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也担任过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她是中国考取罗马皇家画院的第一人,被称为一代“画魂”。
作品包括油画、国画、白描、版画、雕塑等,获得法国金像奖、比利时金质奖章和银盾奖、意大利罗马国际艺术金盾奖等等20多个奖项。
1913年,潘赞化解救并且迎娶曾经被卖进妓院的张玉良,陈独秀当证婚人。
新婚之夜,张玉良改姓潘,冠上夫姓,表达对丈夫的爱情和感激。
那个年代,潘赞化满可以用潘玉良的救世主自居,但是,这个男人却一生从来不曾限制和伤害她。
他尊重妻子,见她爱读书画画,就买了笔墨纸砚,甚至请了邻居洪野先生来教妻子学画。
他给予潘玉良完全不同的崭新生活,放任她阳光明媚,高飞就好。
1918年,潘赞化支持潘玉良考上上海美专。
1921年,潘玉良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和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
1923年,考取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与徐悲鸿同窗。
1925年,得到罗马国立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康马蒂教授的赏识,成为该院的第一位中国女画家。
孤儿出身的潘玉良,从没想过天地可以如此高远,更没想到潘赞化从不阻止她的脚步,只要她想,他都一如继往支持。
甚至,当刘海粟等人建议潘玉良出国深造时,潘赞化毫不犹豫地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她争取到极其珍贵的官派留法名额。
出国前送行,两人在黄浦江码头依依惜别,潘赞化取出一条金项链放到潘玉良手里。项链的鸡心吊坠中镶嵌着两人的照片,这条项链,陪伴潘玉良终生。
放行不是放任,更不是不在乎。
正是因为太在乎,才不会去制约,而是想尽办法为对方插上翅膀,助力她飞得更远。
100年前,法国和中国数十天海上航程。
如今,合肥和武汉只不过两个小时高铁。
信誓旦旦爱你,不如关键时刻力挺你
L更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自己的父母居然能说这样的话:
你得到新的职业发展机会不容易,我们养大你,送你上重点大学,并不是养儿防老指望回报,更不是只要你当个家庭主妇。
家庭一定要兼顾,但代价不能是牺牲事业和眼界,我们希望你活得积极向上、扬眉吐气。
爸妈都退休了,能带着孩子陪你一起去武汉,解决你的后顾之忧。
父母还没说完,L放声大哭,她从来不是矫情的女人,认识多年,我都没看过她落泪,她说:
原本以为婚姻是保护伞,却原来父母才是最坚实的依靠。
于是,一个礼拜前,L抱着孩子,带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临走,丈夫送行,对岳父岳母嘘寒问暖,对孩子百般逗弄,对L只字不理。
大家都觉得,那是他心里依旧堵了一口气,希望能自我排解,可是,这口气有什么好堵的呢?
如今中国的很多城市,男女职业与收入的差异越来越小。
收入和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女人承担了更多职场与社会责任,可家里的那部分担当,也需要男人共同承担。
倡议中国女人经济独立,摆脱对男人的经济依赖,其实,同样也需要建议中国男人家庭独立,能够与妻子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甚至,家庭中依附妻子的男人,与经济上依附丈夫的女人,总量不相上下。
格局太小的男人,世界里只有自己。撑不起两个人的婚姻,维护不了三四个人的家庭,更当不了孩子的榜样。
很多女人,在家庭中不求呵护,不求帮忙,但求体谅。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