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独立”吗?被混淆了的孤立与独立

你真的“独立”吗?被混淆了的孤立与独立
2018年05月04日 00:51 新浪女性

“独立”的价值,被过分高估。“独立”的意义,被狭义地阐释,这样的“孤立”“独立”不分,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挣脱的西方精神束缚。

关注公众号“新浪医美”,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医美”,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十分心理

独立独立

  西方发展心理学(严格来说,是鲍恩的家庭治疗理论)里面有一个常常被提到的观念,就是Differentiation-自我分化,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从父母和家庭的群体自我里面区分出来,形成“我是我,父母是父母”这样的概念,也就是西方人心目中的“独立”,成为一个不依靠他人而能自给自足地存在的个体。仔细研究他的学说,其实就会明白他所说的分化,是相对于依恋(attachment)而言——分化不单单是一种人格的状态,也是一个人格成长成熟的过程。可以说,自我分化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始终,一个人从婴儿期没有自我认识,到幼儿期模模糊糊感到除了自己以外有妈妈、爸爸,到了少年、青年、成年,越来越多自主,直到遇到一个人,相爱、结婚——“tie the knot”又丧失了一部分的自我,到有了孩子(丧失更多的“自我”,为家庭奉献),最终失去生理上自我照顾的能力,需要依赖别人…不变的,是内心的询问:我是谁,不想像谁,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自我分化自我分化

  这个自我分化的概念,是围绕着个体的核心而展开的,关注的始终是“我”的边界。

  而中国文化里,将人的独立过程形容为几个粗略的阶段: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关乎自我独立这个命题的讨论上,我们的文化始终带有一种家族的背景。看一个人是否独立,不是看他不需要谁而能自给自足,而是看他可以给谁提供什么样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心目里,孩子离开家去上大学不等于独立——他还靠父母给学费呢。有第一份工作了也不完全算真正独立——他才刚刚勉强养活自己,他甚至还和父母住在一起。而只有一个人结婚成家立业了,自己支撑起另外一半和孩子,能养家糊口了,才被看做独立。

  从文化上看,我们的“独立”和西方人的“独立”从根本上就有区别,因为这两种文化对于“人”和“自我”本来就存在着根本的认识不同。当一个西方人提到“人”(human)这个词的时候,他会想到两足行走的智慧生物,他会说,一个人本身就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而当一个中国人想起“人”这个词,他会立刻联想到一撇一捺意味着彼此支撑;他会想起“天人合一”这样宇宙意识背景下的自我定位,他更会有道德和群体利益的联想。中国人骂“不是人”的时候,往往针对关系伦理的败坏,而西方人骂“inhumane”则更像是针对纳粹般的残忍。这就是为何虐猫虐狗的行为在西方情感里是“非人性”而在我们的文化里,最多是“残忍”,因为人和猫狗之间哪有什么“人伦”。

自由自由

  看看东西方“独立”这样简单粗暴形容的差别后,你大概可以明白,为什么80后以来,不断被西方文化洗脑的我们,常常把“孤立”误会成了独立。西方人的独立,是“不靠别人”;是18岁就可以从父母家“滚粗”,父母也不伤心也不内疚,孩子也不害怕也不亏欠。

  父母是:终于放飞你啦!

  孩子是:终于自由啦!

  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独立的表面行为,没有看到他们的“自我意识”原本就是和我们不同的。

玻璃心玻璃心

  模仿西方人的“独立”的结果,就是许多有着一颗玻璃心,很在乎关系的中国人,逼自己陷入孤立(不可以在情感上需要别人,不可以害怕孤独,不可以求助,不然就是依赖)。甚至,许多心理学文章开始分析评判中国的家庭“过度紧密”,说我们的家庭结构不正常。说这样的话的人,该去看看墨西哥人的大家族、意大利人的大家族、印度人的大家族、犹太人的大家族……世界上古老的文化,无不是家族的文化,延续几千年的东西,突然就“不正常了”,究竟是谁的标准?

中国的家庭结构中国的家庭结构

  与其说我们的中国的家庭结构不正常,不如说,它和西方人的理想模式不同。真正不正常的,是在一个群体文化里过分强调切断关系式的“独立”,仅仅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这样自恋式的“独立”。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家庭不是紧密,而是徒有其表——金钱、地位、工作高于一切、片面的西方观念,将我们的传统家族分割的七零八落,不安全感带来的控制还在,但是原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相互回应的谦爱、尊重却不复存在。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遇到大量“把孤立当做独立”,遍尝苦味的人。他们以为“不需要别人”就等于某种强大,而需要温暖、安慰、联结、理解、接纳、保护、珍爱就等于一个人软弱、不独立。

女作家苏青女作家苏青

  这样的孤立,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苏青——这个与张爱玲同时代的女作家,写到“我们家墙上的每一个钉子都是我自己钉进去的。”女性的独立,到了什么程度是自由?又在什么程度上充满了孤立无援的哀伤?那些钉子,写满了“能力”,但也写满了“孤单”。

  我不是鼓励女性依赖任何人,也不是赞同父母亲戚彼此干涉私事,逼婚这类的行为。我非常心痛有些中国的父母过度控制孩子,以致孩子成年了却没有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可是,这样的现象不能武断归咎于家庭的关系结构。反观,“不纠缠”的现代美国家庭也有这样的控制问题,甚至更严重;“不纠缠”的现代美国家庭甚至有他们自己过分疏离冷淡所导致的大量病态。他们对“独立”的推崇如此极端,以至于忘记了家庭的首要感觉不是辖制,而是温暖。这就是为什么以EFT (情绪取向治疗)为首的关系导向治疗学派重新强调依恋和情感的重要,重新书写“独立”必须建立在安全与爱的亲密基础上。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脱离他人而自给自足地存在——“如果说,食物是用来维持生命,那么温暖的联结就是生命本身”。

  西方社会已经开始反思他们对独立的追求是否已经走到了其真正意义的反面,带来的不是人格成熟而是遍地孤立抑郁。《头脑特工队》中想要离家出走的孩子,最终在忧伤的唤起下,回忆浮现自己被父母安慰保护的温暖画面,她的心才柔软下来。她选择回家,而不是“独立”。而我们却边喝鸡汤,边努力抛弃自己文化中的心理学财富。

想要离家出走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画面想要离家出走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画面

  “独立”的价值,被过分高估。“独立”的意义,被狭义地阐释,这样的“孤立”“独立”不分,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挣脱的西方精神束缚。因为没有人能承受灵魂寂寞之苦,因为那不是中国人的心灵基调。如果面对西方人推崇的汉堡牛排沙拉我们能很淡定地说:可我有一颗中国胃呀!那么面对西方心理学价值观,为什么不能说我渴望的是不要那么“独立”,因为我有一颗在乎关系的中国心呢?

  愿你的墙上既有你钉的,也有别人钉的钉子。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精彩原创

新闻排行榜

原创视频

直播LIVE

美图精选

每周精选

明星视频

  • 情感

  • 八卦

  • 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