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毕业生预计达到820万人,如此庞大的毕业团体对于就业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从学生转换成员工,这样的身份转变往往面临了很多问题,面试、职业、薪资、城市等等都是需要一一做出判断和选择的因素,那么究竟大学生毕业求职时应该摆出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正确的呢?小编这次请到了资深行业人士温言老师来解答求职小疑问。
温言,毕业于北京大学,供职系列500强企业,现任互联网公司品牌市场部总监。豆瓣2016年年度职场畅销书作者,北京大学就业中心心手计划职业导师。
1、 毕业时应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职位?
理科、工科、商科类学生,一般因为专业方向明确,就根据个人喜好及相关待遇发展潜力选择即可。
社科、纯文科及一些希望跨专业工作的毕业生,如果完全没有头绪,可以按照大船小船原则思考。
大船是你所洞察到的有潜力、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在这类行业里找,比如移动互联网行业、核能源行业。
小船是指某家公司的主流业务岗。
其实第一份工作很难精确定位到最合适的岗位,但用大船小船原则,就不会吃亏。
2、 在面试时应该掌握哪些有效信息?
应届生除了学历背景外,一般并无本质差异。因此,毕业生的态度、应聘时体现出的愿意加入公司的热忱就显得十分重要。
至少要通过三个渠道了解公司和岗位信息:
1)JD,也叫岗位描述信息。
里面包含对于招聘岗位接下里来会做什么工作的描述;也包括岗位对人才具体明确的要求
2)公司的网站、公众号、微博,里面有充分、丰富、多元的企业信息。尽管毕业生理解信息会有一定偏差,但掌握的信息越多,面试中越容易博取对方好感。
3)搜索引擎搜索公司相关的报道和披露出来的信息。这个更多帮助了解行业信息和企业的大发展。
新人面试前应该准备2、3个问题。
如果面试官没有主动介绍,首先应该请对方介绍这个岗位具体要做什么,想找什么样的人。通过对方披露的信息,结合你之前了解到的JD,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判断这个岗位是否适合你、吸引你。
其次可以问问在面试的对话过程中,你没搞清楚、或让你有疑惑的地方。这也是和面试官在进行更深度的交流。
如果你对行业有相对长期的关注,和超乎其它同龄人的见解,那么建议你结合趋势问问公司下一步发展的打算。但如果你平时并没有那么多的积累,就不要这么问,否则会给对方假大空的感觉。
在最后面试结束时,还可以随口问一句接下来的安排,包括复试通知时间、还剩几轮等,这类问题并不占问题名额。
3、 怎么样去判断自己应该要多少期望薪资?
对于毕业生而言,除非你掌握特殊技能或者是人才市场紧缺的职位,否则溢价空间并不大。
了解现在方法很多了,但另一方面没有固定模式。一线城市的毕业生起薪会高于二三线城市。公务员和国企毕业生起薪大多标准恒定,博士会高于硕士高于普通本科生。
如果涉及到知名大公司,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可以在脉脉、知乎等平台或学校内部论坛上得到薪资信息。
还有一个方法是去主流招聘网站,搜索你想去的公司正在招聘的初级岗位,一般都会给出薪资范畴,比如运营专员8000-12000,那么你作为应届生,工资标准就可能在8000以下。
4、 怎么判断一份工作是否有发展空间?
创业公司和大公司哪个更值得去?
总体而言,一个企业的发展很难背离大行业的趋势。而对于刚刚毕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而言,判断一个工作是否靠谱都难,更别提是否有发展了。这里仍然可参照大船小船的原则来判断。
大小公司各有利弊。我建议你先评估一下自己未来是希望做职业经理人,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拥有自己的一份生意或事业。
如果前者,肯定要尽量进入大公司,培养锻炼出职业化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并通过大公司积累经验和资源,大平台也能提供更高的眼界,能帮助你未来在进一步发展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还有一部分渴望创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小创业公司。这类公司都是双刃剑,它们的优点往往也是他们的缺陷,比如你更有可能成为多面手,但这也说明公司因为小,需要一个人应对多种岗位;比如你可以接触到一线的业务,但另一方面创业者为了生存下去,经常会变化业务线;再比如创业公司的资源和人脉一旦由你谈下来,未来是可以带走的,但这种人脉和资源的质量,受制于品牌和规模,又往往不会太优质。
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应届生其实更适合加入成熟的企业,循序渐进地积累职场新人必备的经验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