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穷成这个样子了,还往哪儿消费降级?

我都穷成这个样子了,还往哪儿消费降级?
2018年10月10日 07:14 新浪女性

这届年轻人,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明年开始,你敢保证自己不失业吗?要把现金拿在手上,共克时艰。工作要找大公司的,要做确定性高的事,当敏锐度高的人。每天一上网就看到哀鸿一片,怎一个惨字了得。

关注公众号“新浪医美”,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医美”,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

  这届年轻人,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明年开始,你敢保证自己不失业吗?

  要把现金拿在手上,共克时艰。

  榨菜涨价200%,方便面销量飙升,工作要找大公司的,要做确定性高的事,当敏锐度高的人。

  ……

  知道了知道了,每天一上网就看到哀鸿一片,怎一个惨字了得。

穷

  周末跟朋友吃饭,聊起最近最火的消费降级问题。

  她说,“我从上个月开始就规定只能花3000块一个月,因为大家都说形势要变差,接下来要勒紧裤腰带。”

  这位朋友我了解,她是很有计划性的人,从刚工作开始就雷打不动地要求自己存下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主业之外还有副业,靠自己还房贷车贷,虽然吃力,但留有余地,从不月光。

  “那你践行3000一个月,感受如何呢?”

  “三个字,不高兴。”

  可不是吗,3000块一个月意味着:

  稍微好一点的大餐都要绕道;

  超过300块的周末活动都需要思考;

  口红之类的生命安慰剂能免则免;

  鲜花之流对生活无实际效用的东西更是全部从购物清单上划掉;

  买水果都上拼多多哪怕买回来有半箱是烂的……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你为了减肥规定只准喝果蔬汁,虽然知道坚持下去是会有收获的,但每天的情绪真是抑制不住地低落,经常恍恍惚惚,有时恨不得要掀桌。

  这方法我也试过,下载了一个记账APP,设定一个每月消费上限,花一笔记一笔,每次买东西都心惊胆战。

  最好笑的是,经常有东西觉得是非买不可的,但这个月的限额不够了,那就推到下个月吧,欲望清单一长串,结果每个月的一号都差不多要花掉预算一小半。

  觉得好像不是自己在过日子,而是天天想着怎么样让日子快点过去,真正的度日如年,坚持没多久就放弃了。

  聊着聊着,我们俩同时发现一个重点,消费降级这件事是有门槛的!

  你说你都没消费升级过,还怎么降级呢?

  据说人从独立开始,财务自由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便利店自由 - 去便利店买吃的喝的不用看价格

  超市自由 - 去超市往购物车里堆东西不肉疼

  京东自由 - 上京东买电子产品、衣服不心慌

  4S店自由 - 想换车了就去换一辆

  售楼处自由 - 看见房子喜欢,想买就买,随时当包租婆

  资本市场自由 - 看见不错的公司,大笔一挥,收购了

  可是,一个本来就刚刚坐拥超市自由、望向京东自由的人,你非让他回去便利店和批发市场自由,那奋斗还有什么意思?

  我当然知道不去电影院,全都看免费下载的片子的话,每月至少能省一两百块。

  那干脆不看演出不买书不出去玩天天躺着,省下的钱更多。

  可是你要过这样的生活吗,这是我们在异乡努力打拼的初衷吗?

  设限额花钱一段时间后,只觉得赚钱很少的时候,是真的不适合储蓄,否则我感觉我的人性会磨损——一切以省钱为目的,反而忘记了赚钱的意义,更加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一些很值得去上的课程我都下意识地犹豫回避。

  这些不叫消费降级,这叫虐待自己,这叫抠门。

消费消费

  最可怕的是,对自己对别人抠门久了,弄不好就生出一股想占小便宜的气质,而小便宜占多了,就容易往猥琐的道路上发展,一去不返。

  真正的消费降级,应该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把钱花得更有水平,效率更高。

  比如原来在便利店买豆浆、玉米和茶叶蛋当早饭,现在早起十五分钟,自己打豆浆,煮好玉米和水煮蛋。

  以前热衷买新的彩妆,现在勤练手艺和审美,深知要化得好看,80%靠自身手法水平。

  原来买衣服只认准几个牌子,现在同等面料情况下,买没那么高知名度的牌子,或者只在打折季买衣服。

  原来每年要出国两趟,现在改成一趟国内一趟国外,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收入计划。

  以前出了新的数码产品马上就要入手,现在隔几个月买到合适用的就好。又不是奥运选手,不必追求更新更快。

  本来在超市买菜买花买牛油果,现在改成一周去一趟去附近菜市场买,早上去都能买到远比超市新鲜的货。

  原先天天吃外卖的,现在至少周末可以自己下厨。早晨丢一只鸡进汤锅,就能吃肉喝汤一整天。

  去健身房的日子,提前把鸡胸肉花椰菜准备好,下班简单一弄就能吃了。

  ……

  但有些事情,明知花钱不划算,我还是要坚持的。

超市超市

  我当然知道城北批发市场的东西最便宜,菜场小贩都去那里进货,水果论箱买,每斤便宜五毛,可是去一趟要在路上花两小时,每周都去的话,一个月就是8小时,不去也罢。

  用Kingdle看书的确能省下纸质书的钱,但我就是喜欢看纸质书,喜欢那股油墨香和仪式感,换成电子书我各种不习惯不爱看,何况我国的纸质书其实不贵,没必要省这点钱。

  亲自打扫卫生,就能剩下请小时工阿姨的钱,但那意味着至少半天的劳作,完事又困又累又精神涣散,还得再花半天休息放空,弄不好就浪费一天,实在不值得。

  有些钱明知能省,但省完了却有可能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我才不上当。

  把毫无积累效应的纯消耗型劳务外包,花些钱来买命,怎么着都是划算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在经济下行期,谨慎投资比学习省钱更有价值。

  你说你一次就在P2P掉个几十万,要省多少年才能省回来啊?

  那种大坑,才是真正的财务陷阱,多消费并不是。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经济危机影响生活和就业这种事情,我是一点不陌生的。

  记得当年毕业时,因为就业形势前所未有地严峻,很多同学都打乱了原有计划,有人干脆一毕业就回了老家,有人接受了远低于预期的薪酬,有人考研曲线救国,还有很多同学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制……

  原本以为我们选择的是热门专业,最容易就业的那种,想不到经济一旦下行,越是热门专业越是竞争激励,在职的都要面临降薪裁员,何况还没进门的人?

  工作几年后,我在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

  说的是08年经济危机那一年,很多美国的经济金融专业毕业生也找不到工作,有一对姐妹也面临这种状况。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

  她俩出生普通中产家庭,读大学用了学生贷款,结果一毕业就失业,别说去梦想中的投行了,只见着人出来,根本没见到人进去。

  于是这姐俩,一个回老家,把家里车库当作坊搞起了蛋糕烘培,一个留在纽约,当了化妆师。

  她们的老妈简直要疯了,好不容易供到名校毕业的女儿,却做了这种不读大学就能干的工种,这不是白读了吗?

  可是姐俩要还学生贷款,必须赚钱,老妈也只能由着她们。反正都要赚钱,那干脆做点自己喜欢的能做的好了。

  四年之后,美国经济早已复苏,这姐俩再也没打算回去金融业。

  想反,姐姐在老家的蛋糕店已经有了两家分店,妹妹成了知名化妆师,论小时收费,时薪还超过在银行业工作的同龄人。

  所以我在想,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某些行业比如金融业的高溢价会收缩,原来的光环、滤镜此时都失效了。

  摒除了钱的因素,你正好可以重新考虑——我到底是出于喜欢想做这行,还是之前只是被光环吸引了?

  两年前,知名造型师李东田的“东田时尚”登陆新三板,记得当时的新闻标题就是“理发店也上市了”。

  人们只看到这个夺人眼球的消息,却不知道早在上板前,这个以给明星做造型出名的机构,已经年入超过两个亿了。

  这是老底子时,人们想都不敢想象的盛况——若是赚钱只能一笔一笔赚,剪一个头收一份钱,那做这些体力劳动又辛苦又不体面,的确比不上坐办公室的白领。

  可是现在不是以前了,开店或者靠手艺赚钱,只要有了市场地位,有了稳定的现金流预期,都有机会有点石成金。

  那对美国的小姐妹再努努力,说不定十年后,她们就成为当年同学的甲方了。

  不管经济上行下行,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反正经济都是有周期的,而作为一个理性乐观派,我相信整个人类社会和我的祖国,都是在螺旋中上升中,未来是光明的。

  那就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多总结优点少想负面,毕竟来人间走一趟,要开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精彩原创

新闻排行榜

原创视频

直播LIVE

美图精选

每周精选

明星视频

  • 情感

  • 八卦

  • 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