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3500,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

我月薪3500,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
2019年05月03日 23:56 新浪女性

你的价值一旦积累起来,假以时日,时机成熟时,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原因,你都完全有自由选择脱离那个限制你才能发挥的组织体系,一点遗憾和后悔都没有。

  来源:职场木沐说

  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小周今年24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会计,每月到手3500元,工作轻松而稳定。

  但小周并不喜欢文职工作,想当一名销售,父母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会计工作稳定,而销售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小周害怕一眼看到头的工作,后来偷偷辞职。

  父母知道后,却和她大吵一架,小周爸爸威胁她:

  “你要做销售可以,但只要还住在家里,每个月就必须交1000元生活费。”

  无独有偶,一个女生交往五年的男友只因为在私企,就被父母逼迫分手,称对方的工作必须在体制内,最差也要事业编!

  原因一样,也是要工作稳定。

  还有一个毕业于北京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

  这些社会现象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个问题:

  稳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护身符?

  稳定的工作,真的会永远稳定吗?

  稳定的工作背后,有什么让你更应该担忧和害怕的?

  所谓的稳定,更多的是心里安慰

  大多数人认为的稳定,其实只是因为这个岗位看上去稳定而已。

  殊不知岗位再稳定,也不代表个人的稳定。在稳定的岗位上,你也不可能一辈子高枕无忧。

  更何况很今天看似稳定的行业或岗位,正逐渐被取代,甚至消亡。

  方便面销量3年下降80亿包,干掉它们的对手真不是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这些新崛起的互联网送餐平台。

  不是因为方便面不好吃或者质量出现问题,而是外卖又好吃又便捷,大家就改吃外卖了,何必去啃口味单一的方便面呢?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对兄弟,哥哥是五百强高管,收入丰厚又稳定。

  弟弟是出租车司机,收入忽高忽低,虽然不稳定,但一年下来总收入跟哥哥差不多。

  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哥哥失业,只能靠存款勉强度日,而弟弟依然靠开出租车维生,完全没受什么影响,收入跟以往一样。

  塔勒布在分析类似的大量案例后,得出一个结论:越稳定的越脆弱。

  紧随行业衰退之后的,是岗位的消失。

  刘强东宣布未来京东的员工数量将减半,全面实现“无人公司”,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方式。

  很明显,50%员工将会被淘汰,正是那些贡献一般、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员工。

  而留下来的则是更懂技术、更懂人工智能、更懂未来的人才。

  在一个不再是找到“铁饭碗”就管一辈子的时代,任何岗位,任何人都可能被随时取代,不管你乐不乐意,高不高兴。

  潮水来临时,你根本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你能做的,唯有让自己具备游泳求生的能力,降低被潮水淹没的风险。

  稳定的工作,是一成不变的收入

  26岁在编女教师辞职的事件,曾经刷爆朋友圈,引发争论。

  她辞职的原因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钱少、事多、离家远”。

  当然有些人认为教师是伟大的职业,不应该拿金钱这个指标来简单衡量。

  我们暂时撇开对女教师这种道德层面的探讨,就不难看出这个年轻群体面临着现实的生活和经济压力。

  女教师坦言:

  “说出来有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上班四年,从每个月1100元熬到现在的2100元,除去来回路费,每天的吃喝,手里没留下过一分钱,甚至是倒贴。

  如果赶上同学朋友结婚生孩子,那这个月基本就可以吃土了。

  对于一直秉承着工作了就不应该伸手向家里要钱的思想的我,连换个手机都只能借着过生日的时候管我妈要,这心里的憋屈劲儿只有我自己才能体会。

  逢年过节连过节物品都没钱买的我,看到喜欢的东西却还囊中羞涩的我,也终于明白了这个工作对于我来说的真正价值。”

  这段话说的真是太扎心了。

  教师的工作稳定又高尚,但微薄的收入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如果无法提高整体教师职业的收入水平,作为个体,他们也只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身边有个朋友,硕士毕业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进入500强央企。因为工作出色,被调往单位核心部门工作。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毅然辞职创业,专注运营公众号,原因不仅是因为二宝降临,更因为单位的工资远远不够养活家人,家庭矛盾日益突出。

  谁也没有想到,这般令多少人羡慕的、苦苦追求的、稳定的国企单位工作,他说辞职就辞职了,一点都没回头。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你在一个稳定的行业和稳定的岗位时,你所属的企业或者单位必然也处于一个稳定甚至下行的通道。

  而一个没有快速发展和占领经济制高点的组织,又怎么可能带给员工超乎预期的经济收入和物质奖励呢?

  所以,你的收入一成不变或者涨幅甚微,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去年唐山高速取消收费站,面临下岗的收费大姐的一番言论让人唏嘘,她说: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十几、二十年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以为这就是理所应当,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被淘汰,被抛弃,岂不悲哀。

  唐山大姐恰恰不明白,这个时代不再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单位,有的只是稳定的能力。

  与此相反,我们却被这样的一些孜孜不倦、追求进步的老人刷新认知。

  阿里巴巴40万年薪招聘产品体验员,岗位要求如下:

  60岁以上,学历不限,工作背景不限;

  与子女关系融洽;

  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在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广场舞KOL、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等。

  本以为根本招不到人,没想到应聘而来的候选人,让朋友圈沸腾,多少年轻人自愧不如。

  83岁的李路阿姨毕业于清华,她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是十几个微信群的意见领袖,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充满活力。

  62岁的黄大伯则直接做了PPT来介绍自己,身份标签包括:“淘宝12年买家经验”、“芝麻信用分785分”、“熟练操作photoshop设计软件”。

  人到老年,不仅没有倚老卖老,拒绝新事物,反而一直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和敏感度,保持思维和认知的活跃。

  他们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与时代同频共振,夕阳老人们不仅活得精彩,更收获了认可和尊重。

  稳定的能力,背后是要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自我成长的动力。

  正如罗振宇提出的“U盘化生存”策略,他告诫年轻人:

  “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简单讲,就是要锻炼自己稳定而专业的能力,成为一个“手艺人”。

  即在组织中,将所有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是否学到了新东西,认知得到了升级,能力得到了提升。

  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价值成长负责。

  你的价值一旦积累起来,假以时日,时机成熟时,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原因,你都完全有自由选择脱离那个限制你才能发挥的组织体系,一点遗憾和后悔都没有。

  写在最后:

  工作的稳定,只是出于人类安全感的本能所带给人们的一种幻觉和心理安慰,它无法引领你走向终极的内心稳定。

  内心的稳定,来自强大的自信和不可替代性。

  而能够让你发生真正的改变和突破的,根本不是你适应和熟悉的事物。

  只有那些你不熟悉、要脱离舒适区敢于尝试和挑战的事物,才有可能给你带来本质的改变。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想奋斗,再舒服的工作也拦不住你;不想奋斗,再不堪的工作,也会让你在此沉沦。”

  年轻如你,却还在自怨自艾,用懒惰和无知麻痹自己吗?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岗位月薪辞职

精彩原创

新闻排行榜

原创视频

直播LIVE

美图精选

每周精选

明星视频

  • 情感

  • 八卦

  • 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