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男人女人 > 两性话题 > 正文
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http://living.sina.com.cn 2001年07月12日13:35 生活时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现今中国的少年儿童在想什么?他们自身的素质状况、家庭环境、教育观念如何?日前,中国儿童中心历时一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

  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对自我充满信心。通过对家长的调查发现,少年儿童自我观感较好,生活能力较强,具有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84%的城市少年儿童和73%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女孩子不应让男人摸她的大腿。

  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只有5%的少年儿童“一换新环境,就会闹毛病”,其余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其中39%的少年儿童能完全适应新环境。

  对7岁以上少年儿童的职业理想进行调查表明:少年儿童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城市与农村少年儿童的职业期望,处于前四位的完全相同,依次是“军人”、“警察”、“教师”、“医生”、“科学家”。有趣的是,父母、教师已不再是影响少年儿童职业理想的最大因素,26.32%的少年儿童认为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群对自己职业理想的形成影响最大,这是少年儿童对社会现实的自主的回应,是他们对社会职业的自我评价后的选择。就家庭而言,父亲对理想职业形成影响最大,其次是母亲。

  务实和高尚的人生观,从整体看,少年儿童崇拜的对象依次是“英雄人物”、“文体明星”和“科学家”。

  大部分孩子不能体验学习的乐趣

  由于传统的学习观和教育模式等原因造成少年儿童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减低,大部分孩子不能在学校中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中小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普遍不喜欢,调查发现中小学的课程中,除了像物理、化学这样的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外,其他课程的喜欢比例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喜欢“语文”和“数学”的学生比例由小学一年级的65.31%和60.77%降到初三年级的39.04%和42.9%。喜欢“外语”的学生比例:小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但初中“外语”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就连音乐、美术、体育这样极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都使学生感到厌烦,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中小学生课业学习的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对好成绩的追求。孩子们在对“为什么喜欢该科目”的原因作出解释时,选择“成绩好”的比例集中在70-80%,选择“老师讲解好”的比例为30%,而选择“有兴趣”的比例不超过30%。这说明,相当多的孩子学习的外在动机较高,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尽管有的孩子考试成绩非常好,但并不是因为喜欢读书而学习。大部分孩子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是苦学完成学业。

  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闲暇时间很少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多数家长不用为孩子的日常穿戴操心。但是,1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劳动”。在中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家务的时间只占到6%,平均每天只有15.6分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孩子们的休闲内容和娱乐方式本应更加丰富多彩,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的休闲内容和娱乐方式仍然是以家庭为中心。本次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日常活动是复习功课与做作业、玩、看电视与听广播。在“玩”这项娱乐休闲活动中,孩子一个人玩的时间竟然达到40%,与父母玩的时间最短,只有5%。随着年级的升高,闲暇时用于功课的时间显著增加,课业的负担更加沉重。调查表明,城市初三年级学生闲暇时用于功课的时间平均每天为152分钟,而用于玩的时间只有54分钟。过重的学业负担影响了孩子们身体、心理的充分健康发育,同时也影响了中小学生个人兴趣的多样化的培养。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观有偏离

  调查显示,有53.47%的父母把“将来上大学”作为对孩子前途的选择,其次是“只要孩子生活的幸福”,再次是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而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对父母来说并不重要。以这样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家长的教育观念难免会有偏颇。

  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是“将来上大学”,这就导致家长认为孩子应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许多家长即便培养孩子的某项技能和特长也只是为了孩子将来高考时能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目前家长普遍存在学习最重要的教育价值观。由于大多数家长重分数,轻能力,不重视孩子探索问题的能力,而只是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得孩子从小就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

  对学生“减负”,家长普遍“担心”,只有17%的家长认为“减负”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家长普遍担心追求高分和不排名次会降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教师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不很明确

  调查显示,约60%的教师都明确“减负”不等于素质教育,只有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与减负相混淆。约29%-49%的教师把增加课外活动理解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仅有2%的教师完全同意“学生的创造力是通过专门的课程来培养的”,也只有1%的教师完全同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有在美术课或音乐课上才能实现”。但是,却只有32%的教师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应由学校指定专门的教师来完成”。这说明他们一方面认为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不应是相互独立的,另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作用。可见,大部分教师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并不十分清楚。

  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比较好的出路是考上大学。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本报记者 张景华 )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发表评论 | 女性视角| 短信推荐 | 关闭本页




相关链接
泡泡糖:吹得孩子大手大脚 (2001/07/11 15:12)
女孩子“性早熟” 早发现早治疗 (2001/07/11 09:52)
父母吵架殃及子女 小心引发孩子暴力倾向 (2001/07/11 09:21)
父母育儿水平决定孩子发育 (2001/07/11 10:58)
新浪推荐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追踪高考动态 贴心服务考生
联想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专题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新闻搜索






男人女人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