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不好 三分毒性也伤人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19日11:27 北京晨报
日前,一位男青年因肾脏损害住进了北大医院。调查病因时发现,这位男青年曾经长期服用了含有中药木通的汤药,而且服用量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含量,最终导致肾脏衰竭。有关专家因此表示,中药也并不是强身健体、毫无毒副作用的放心药,我们在关注西药毒副作用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中药的毒副性。
很多人都认为:“中药有病治病,无病也能强身”“中药来源自然,吃多了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其实,这些都是对中药的一种误解,而原因则是因为我们太不了解中药了。
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张学智大夫介绍,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古代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上说“是药三分毒”,还把毒分为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中国药典》则进一步明确了各种中药的不同毒性。中医药学对中药的炮制方法、入药的剂量及熬药的火候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中医还讲究研究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的不同,一个方剂的组成也秉持着“主、辅、佐、使”的原则,这些认识都使中药能够发挥其独特的疗效,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近年来,由于中医中药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中毒的病例也在不断攀升。究其原因,恐怕与很多人用中药时不懂或是违反了中医的用药原则有关。例如一些中药本属于有毒之物,用得好就能缓解病症。可是到了江湖庸医或是没有学过中医的人那里,治病的药却可能变成了致命的药。像木通的常用剂量是3到6克,可在一些所谓的偏方、秘方中的用量却达到十几克,结果导致病人肾功能衰竭。再比如乌头,属于大毒的药物,所以一定要注意服用前用文火煎煮半小时以上。不过,这些注意事项到了粗心的大夫那里很可能就被省略掉了。还有些人对中药的适应症了解不够,不懂得中医辨证施治的道理。有时一点点头疼脑热、咳嗽,就自作主张服用些养阴清肺药。可实际上这类药只有在咳嗽痰少肺火旺时才适合服用。像这样似懂非懂地服用中药,当然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些人直接摘取银杏叶煮水喝以活化脑血管或是随意服用生芦荟。针对这些做法,有关专家表示,为了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需要煎煮的中药都是已经经过加工炮制的。如果生熟不分,任意服用未经加工的中药材,例如银杏叶,不但起不到药物应有的疗效,由于含杂质过多,还可能引发过敏和其他一些副反应。
此外,中成药也是有保质期的。一般来说,从生产之日算起,超过5年的中成药就不能再服用了。因为时间太久,药物中的许多有效成分就会失去药效。例如牛黄上清丸中的大黄,其有效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含有这种成分的中成药,如果存放5年以上,其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就几乎完全失效了。而且,大部分中成药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药效也会慢慢减弱。
据张大夫介绍,很多老年人来医院就诊的原因是因为气短、乏力。这很可能就与这些老人日常服用的中药补品有关。中医认为,人年纪大了容易出现血淤,需要服用一些可以活血的药物,如丹参,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也会伤气,出现气短、乏力的症状。张大夫因此提醒那些长期服用中药补品的市民:进补前一定要征询专家的意见,科学进补。中医最强调人的整体调节,也就是要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不断调节治疗方法。如果一味药吃到底,既不调整药物的分量,也不变化药物的种类,并不一定有益于身体的健康,说不定还会给身体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最科学的办法应该是在考虑进补前先咨询有关中医中药专家,针对个人身体状况,有的放矢,安全进补。(刘墨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