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渝中区“婚宴来宾除了他们的朋友,还有很多是我的朋友,喜钱是不是该按比例分配?凭什么全部装进他们的腰包?”这一个月来,渝中区的王婆婆为儿子婚礼喜钱的事很纠结:“婚礼收入为何没有我一份?”
婆婆心事
儿子结婚喜钱我应有份
上个月,家住渝中区望龙门街道二府衙社区的王婆婆家大喜——她唯一的儿子终于成家了。婚礼举办得热热闹闹,赢得亲朋好友一片艳羡。王婆婆更是喜上眉梢,整天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婚礼刚过不久,王婆婆就愁上心头,罪魁祸首是儿子婚宴上收取的喜钱。婚宴第二天,儿子、儿媳将亲朋好友送来的红包依次拆开,计算喜钱总量。然后,又清算整个婚礼的收支,最后,小两口高兴地收起钱,对王婆婆说:“还收了些钱,明天就去把它存了。”
王婆婆当时就想说:“是不是要给点给我哟?”忍了许久,她还是没说出口——担心刚进门的儿媳说自己小家子气。但这件事却像一根刺,让王婆婆如鲠在喉,越来越难受。
前两天,王婆婆找到二府衙社区,向社区工作者倾吐内心的不快。王婆婆说,参加儿子婚宴的来宾中,有很多是她的朋友。“这些朋友几乎都是来还礼的。”王婆婆说,这么多年,她送出去的红包有好几千元,不是这家娃儿考学,就是那家娃儿结婚,或者就是乔迁之喜等,期间,她家几乎没办过席。这次儿子结婚,朋友们都来了。“大概有个七八桌。”
王婆婆算了一下,亲朋好友送的礼金大概有近万元。“不说全部给我,给个一两千元也是应该的啊!”儿子、儿媳稳起不开腔,王婆婆很郁闷,希望社区工作者“点拨”一下儿子、儿媳。
儿子儿媳
所剩不多没考虑分配
随后,社区工作者找到王婆婆的儿子、儿媳。弄清社区工作者的来意后,儿子马军(化名)和儿媳袁丽(化名)哭笑不得。马军说,这段时间,确实发现母亲闷闷不乐,食欲下降不少:“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病没痛,我还以为我们结婚,让她想起了我去世的老汉儿,心头不愉快。”
袁丽说,未结婚前,婆婆跟她很亲热,有说有笑的。结婚后,婆婆突然变了,冷淡不少,让她心里犯嘀咕:“这是不是婆媳关系难处的前兆?”
“确实没想到,因为喜钱所剩不多,也没考虑分些给妈。”马军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他说,整个婚礼都是他拿的钱,单就婚礼当天来说,共办了30桌,每桌加上酒水需900多元,至少需要27000元。每桌坐10至12人,按8人送礼每人送200元来算,可收取48000元。“如此算下来,可剩余21000元。”下午安排场地给朋友们娱乐,加上晚餐招待:“又花了四五千元。”
再除去办婚礼的其他成本,如婚庆公司、置装费、租婚车、买喜糖等支出:“最后只剩下几千元。”小两口开玩笑道:“还不够我们俩之前送出去的礼金。”他们说,如今物价上涨太快,办场婚礼的成本很高:“以后我们要还的礼金还多得很。”
“都是一家人,没算得这么清楚,也没想到婆婆会有想法。”儿媳袁丽有点不大高兴:“这样算来算去,搞得很生分了。” 记者 张水红
各方观点
观点1
父母和子女应按比例分配
■渝中区中驰半岛小区刘昌英
其实,婚宴礼金属于人情账,父母和子女应按比例分配,以后收礼金和还礼金也都各行其是。毕竟人情账不是一两次就能还清楚的。
观点2
儿子儿媳送红包补偿老人
■渝中区望江公寓李志新
“我家娃儿很懂事,婚后把所有收支算得清清楚楚,让我晓得每笔钱的来龙去脉,最后还给我包了个红包。”儿子、儿媳的处理方式就是变相补偿老人曾经的付出。钱不多,但让人感到很舒服。
观点3
一家人何必算那么清楚
■渝中区西三街周红芳
一家人何必算那么清楚?算来算去缺少了人情味。很反感这种算法。婚礼本身是件喜庆事,整个婚宴投入也大,所剩也不多,没必要再斤斤计较。
观点4
老人在乎的是后人的态度
■二府衙社区居委会主任李代梅
其实,王婆婆不是在乎能得到多少钱,更多的是在乎儿子、儿媳的态度。王婆婆自己有退休工资,没多大开销,如果儿子、儿媳让她清楚了解整个婚礼的收支情况,做到透明化、公开化,老人可能会体谅儿子、儿媳的难处,不会过多计较是否要按比例分礼金。建议王婆婆的儿子、儿媳,给老人家买件新衣服或营养品等,安慰一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