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诉你,日常生活常常接触的洗涤剂除了是我们消毒杀菌的“帮手”外,还是个可怕“杀手”,它对人体的生殖能力有很强的毒性,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在刚刚结束的第2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三位来自北京十一学校学生的这样一份研究成果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生物课引发思考
谈起作这项研究的初衷来,三位中学生表情严肃。研究者之一刘莎告诉记者:“高一的一次生物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一些人工合成的激素、灭菌剂、洗涤剂以及生产塑料的化工原料能够释放出导致内分泌障碍的化学物质。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一则研究称,近年来我国男性的平均精子数量已由40年代每毫升6000万个下降到现在的2000万个,精子活力也大幅度减退,每8对夫妻中就有1对不育。”于是,一个问题随之引起了三位学生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洗涤剂,那么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是否与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存在关系?
打破砂锅问到底
疑问产生了,绝不能轻易放过,三位中学生在老师张立勤的鼓励下,决意“打破砂锅问到底”。
在日常生活中,导致洗涤剂可能进入人体内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使用时直接与皮肤接触;有创口时,会由创口进入体内;洗涤剂使用过程中清洗不彻底,使之附着在餐具和蔬菜水果上,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弄清楚这个问题后,三位学生给60只小白鼠涂抹、皮下注射、口服洗涤剂。
用药12周后,发现三组小鼠的精子均呈现轻度、中度、重度的畸形。为了充分证实自己的实验,三位学生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分析了180张精子涂片,最后证实了先前的假设,即洗涤剂对于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对于这个结论,创新大赛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均表示认可。文/本报记者 张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