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战国》电视系列剧印象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5月6日 17:53 《电影时报》

  这几年在影视艺术领域,一直都听说要出精品,而且仿佛已经有不少 精品了。作为一个观众,觉得现在能从银幕或荧屏见到多少有些艺术质量, 或还看得下去的作品,也就算是一种幸事。

  尽管历史仿佛成了现在的一些影视创作者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的天地, 而且离现实越远越自由(哪怕糟践了古人古事,顶多也不过引来一些无关 紧要的人的无关紧要的非议);不过也未见这样自由创作出来的东西,有 多少是看得下去的。

  这次有机会看一些表现战国故事的电视系列剧,看到的这些,还不是 常见的对历史随意戏说之类,也不是一般文学史料的简单图解或历史教科 书的“形象化”。这是不是“精品”,没有考虑;却感到这还并非没有一 种艺术追求和艺术创造的艰辛的结果。从荧屏见到的这些有文字记载的历 史依据的战国人物,像是或多或少挣脱了文字记载的束缚,都不同程度各 有自己的一些特性表现,并带有仿佛两千多年前风干的历史复活过来的一 些生气。还有比较生动的故事情节。而用配了动听的乐曲的一些《诗经》 的诗篇作为插曲——这些插曲也仿佛成了一种形象,一种可以映照历史的 有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喜怒哀乐的形象——特别是用反映普通民间男女恋 情的《关睢》贯穿于这一系列纵横捭阖,血火流光,生死搏斗严酷的画面 中,更是别有意味,发人遐想。

  战国时代是遥远的,一去不复返的;然而也有可能让人感到是近在眼 前的。半个世纪之前便有一位著名的中国哲学家说过:“当代的世界史以 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冯友兰,见 北大出版社《中国哲学简史》)现在也有一种世界政治局势将是春秋战国 的历史模拟的说法。其实战国时代的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 域的思想和行为,无论好歹,对于现在的人们,不见得都很陌生,都不能 理解。而现实的“近在眼前的事物只要经过某种成见造成盲目的愚昧,变 成原则后,甚至连最重要的人物也看不出来”(马克思);可是从遥远的 古代——就如春秋战国的某些事物的透视中,却可以得到启发而明察秋毫。

  荧屏出现的豫让、魏文侯、赵武灵王、范睢、吕不韦……等等一系列 战国人物的思想行为,便从一般史书的文字记叙看,对现在的人们,也不 一定有多大理解的障碍而感到遥远得不可捉摸。而目睹这些从经过了艺术 的透视(不是艺术的幻化)的历史中浮现出来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更可以 让人感到历史和现实的相近。这自然不同于将历史现代化,而只不过说明 现实的发展不能和历史没有联系。

  豫让的故事,历来都是作为“士为知己者死”的一种传统道德精神的 体现给人印象的。荧屏出现的“死士豫让”的行为,则还让人感到在三家 分晋开始走向战国的历史变革中,这种道德精神和新兴社会力量的矛盾。 只是豫让成了一种身怀绝技的冷面“刀客”式的形象,也许是为了强调“ 武士之剑”不敌“王者之剑”的意图,让人较多见到一般“刀客”或“杀 手”的行径动作,而有碍深入领会应有的历史内涵。从个人爱好说,我以 为太史公笔下那个漆身吞炭颇有知识分子气的,非“刀客”式的豫让形象, 也许更能体现社会进步所要付出的一种道德代价的悲剧性矛盾。也许这样 更能沟通现在观众的一些现实的感受。

  战国的一些统治者的荧屏表现,也令人感兴趣。魏文侯是战国初期三 晋之中的开国明君。他虚心下士,选贤任能,开疆拓土,在同时诸侯中享 有贤名。然而在《魏宫惊梦》的艺术透视中,这位因攻打中山小国失败而 自判杖刑,一开始便让观众感到气概与性格都表现得非凡的圣明之君,却 有为了维护一己统治权力,精于驾驭或摆布文臣武将的“帝王术”的残忍 阴毒一面。大将翟璜于文侯有救命之恩,被委以改革弊政重任,连连举荐 了乐羊、西门豹、吴起等人材。正当兢兢业业,再图大展身手以报君恩而 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料厄运突然降临。虽得到在宫闱之中似乎从未感到人 性与人情温暖而对他垂青与爱恋的文侯夫人的提醒——她看透了宫廷内外 的阴谋,对自己的丈夫已经绝望——方犹豫间,却已身陷中……这也是 近于战国时期便已非常罕见的一种“飞鸟尽,良弓藏”之类悲剧的表现; 也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一种必有的现象。历史上如魏文侯这样精于“帝王术” 的所谓圣明或非圣明之君,也正有不少。哪里有君主专制政体或这种政体 的残余,哪里便可能有“帝王术”;哪里有“帝王术”,哪里也便可能有 翟璜之类遭遇或“飞鸟尽,良弓藏”之类悲剧的产生。

  在《赵武灵王》和《吕氏春秋》中,可以看到另一种也非罕见的历史 现象。敢于移风易俗,实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要把自己宠爱的小儿子 公子何培养成一个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为此,他对这个文质彬彬的儿子所 崇尚的礼义柔情摧残殆尽。而在这样无情的王者之威中塑造成功的王位继 承人,却头顶王冠俯视自己的塑造者。英雄垂幕的赵武灵王,不但没有得 到过去大力摧残而现在渴想的父子常情,反而被自己的塑造物毫不留情地 困死在沙丘宫中。而弃商从政,从政也如经商般费尽心机,用掉包计放长 线钓大鱼,终于将自己的儿子造就成了“千古一帝”的吕不韦,更连父子 关系也未能确定,便被自己造就的这位“始皇帝”无情地宰杀了。这都除 了说明王权和人性的对立面外,还可见原是人们自己的创造物却异化成了 统治和压制自己的力量;就像无论什么高不可攀、伟大得无法再伟大的神 圣,原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统治自己一样。只是数千年来,人们总还是这 样造神,因而也总免不了这样造神之后的受苦。

  在《范睢逼仇》中见到的,可以说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沉浮变化。原是 贫穷的,只不过是作魏国大夫须贾门客的范睢,受到他所事的这位恩将仇 报的大夫和嫉贤妒能的丞相魏的极端的羞辱和迫害,侥幸从死里逃生至 秦国;以后得到机会向秦王进献了远交近攻之策,于是成了赫赫有名的秦 国的丞相。而这样一步登天之后的范睢,却在对须贾、魏的残酷复仇行 为中,变成了和魏一样的人。他的妻子也感到过去的范睢已经死了,现 在不过是秦王手下并吞六国的大棋盘上横冲直撞的一个卒子。所幸他还有 所悔悟,在扬言要夺取他的相位的另一弘辩之士燕人蔡泽的辩说下,决定 向秦王谢病请归相印;最后还以故人身份在魏的坟幕前凭吊。这个出身 穷苦,历经坎坷,受过极端侮辱与损害的知识分子,毕竟还没有像别的一 步登天作了最高统治者横冲直撞的走卒者,还专门残害自己发迹之前的同 类——而历来作了横冲直撞的走卒,一阔脸就变的读书人,特别精于整读 书人的现象还是居多;如范睢这样有所悔悟而回头者毕竟太少……

  我觉得荧屏表现的这些战国故事,也都还有更深入发掘和更准确表现 的余地。一些人物描写还较表面,像《赵武灵王》中的公子何及《吕氏春 秋》中的嬴政,就还缺乏应有的一些发展变化历程的描写,还未让人见到 这种变化的不太简单的更有说服力的社会和心理的依据。也还让人感到存 在一些和战国时代明显不很协调的,较生硬的思想行为的描写。

  然而这些战国故事,主要还是致力于对历史的发掘,并有所发现的结 果,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透视。这些战国故事的荧屏表现,促使人们在获 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去思考些什么。而伴随这些艺术形象而来的《诗经》插 曲,也正和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之声相呼应……  余倩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