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港产片票房呈现走低趋势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6月18日 16:51 文汇电影时报

  随着电影业普遍不景气,一向在内地甚有市场的港产片也日渐式微,票房优势不再。八十年代末,张国荣、周秀兰主演的《鼓手》首开 港产片在内地上映之先河,成为当时少男少女争看的影片。时过境迁,港产片在内地市场逐年滑坡,最显著的例子便是成龙的贺岁片。

  以下是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提供的一组票房数据。成龙96年贺岁片《白金龙》收80多万;97年的《义胆厨星》收50多万;98年 的《我是谁》通过增加放映场次等办法,使票房稍有回升;而99年的《玻璃樽》继续下滑,仅40多万,只及鼎盛期票房收入的一半。其他港 产片的成绩亦不理想,尤以98年下半年始趋于明显,如刘德华、梁家辉主演的《黑金》在“大光明”放映60多场,一万多人次观看,票房收 入为28万。

  以上数据显示了港产片在内地市场的严峻形势。究其因,一方面因其模式的大同小异,如果说初始观众对成龙贺岁片尚抱新鲜感,那么 年复一年的固有打斗模式已引不起观看兴趣,即便成龙欲以柔情唤回观众,也是力不从心。

  此外,引进内地的港产片,大多集中在一二个“老面孔”主演的影片上。观众的水准在提高,若没有更多更新的内容展示,票房失利便 无可避免。《暴走战士》、《黑金》、《爱情命运号》便是最好的例证。

  然而,导致港产片票房下滑的原因之一仍是盗版影碟的猖行。如去年在港上映的《重案背后》,于今年初来内地上映前,不少观众就已 看过该片的VCD。盗版问题不仅危害香港本地影市,也波及至内地市场。如何更为有力地打击、杜绝盗版,如何让更多类型的港产片引进内地 ,满足更多观众的欣赏需求,将是内地及香港电影人需共同关心的问题。  (唐戟)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