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评论:银幕刺出荆轲剑 凯歌能否奏凯歌

吴中华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0日 10:47 天津日报

  陈凯歌在执导《荆轲刺秦王》时说过一句话:“我希望在中国电影很困难的时候,真正出台一部用心去拍的,产 生一些效应的佳作,我们这么大的国家,难道拍不出一部让世界感到震动的电影吗?这不是狂妄,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现在,陈凯歌的“荆轲剑”已拔出,它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是:能否赢得市场。

  陈凯歌的这部《荆轲刺秦王》可算得上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特殊的作品了,它的特殊之处是:前期筹备时间长; 大牌明星加盟多;耗资巨大;首映后遭到的批评最猛烈,且又重新修改,这无疑使影片形成了众多的卖点。再加上媒体曝光多 ,早把观众的胃口吊得老高,大有先睹为快的冲动。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出入较大,但每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艺术家在拍摄历史题材时都不仅仅把再现 历史当作创作的惟一目标。这一点连陈凯歌自己也承认。陈凯歌的影片,从《孩子王》起,就把中国五千年文化背负在自己身 上,都饱含着较强的人文意识。《荆轲刺秦王》所表现的那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时期,把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活灵活 现地、艺术地、有一定深度地重现在银幕上,这对于整个民族精神是一种激励。

  在陈凯歌眼里,不管是秦王还是荆轲,都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秦王是一个大悲大喜的人物,是大功大过的历史 强者。荆轲是一个“舍身取义”的勇士,也是一个自发、自觉地去刺秦的民族英雄。这两人都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只是在 电影里,陈凯歌要告诉观众的是:一个皇帝怎样变成暴君,一个普通人怎样变成英雄。在《荆轲刺秦王》中,陈凯歌在强调“ 人文态度”的同时加进了不少商业的、娱乐的成分,使影片更好看。

  陈凯歌这一“著名品牌”将给目前处于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一份活力。在国外的商业运作已先期卸去了该片在经 济上的压力。据说去年在日本仅一个半月就获得了折合约1400万美元的票房,制片方可收回票房的一半即约700多万美 元,再加上影片的LD上市,又回收500多万美元的投资。这就使制片方早已立于有赚不赔的不败之地。这比起近几年来, 某些电影人高投资大制作的影片大部分血本无归的悲惨命运来说,《荆轲刺秦王》无疑是幸运的。

相关报道:影片《荆轲刺秦王》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