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媒体精华 > 正文
杜聪:预防艾滋病十大杰出青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0:30 北京青年报
杜聪:预防艾滋病十大杰出青年(图)
预防艾滋病十大杰出青年:杜聪

  春节将至,大部分国人都在为自家酿造年味时,香港人,“智行”基金会主席杜聪却在河南、安徽、山东、广东大地上奔走———为艾滋病人及艾滋孤儿能过上温暖的年节。这个春节前,他要在24个村给吃抗病毒药的病人补充营养———分发鸡蛋。

  年前,杜聪寄希望人们能给艾滋孤儿寄送寒衣、年货、文具,给他们一个物质精神都温暖如春的年节。

  2002年至今,杜聪完成了由银行家向全职防艾、救孤志愿者的自觉转变。“智行”现资助艾滋孤儿2300多名,其中有20多名大学生。

  2003年,杜聪因在艾滋病预防与资助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绝知此事要躬行

  杜聪简历:香港人,小学至初中就读香港圣方济教会学校,初中毕业随父移民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哈佛大学东亚所硕士,儒学家杜维明学生。专业金融。27岁,就任瑞士某银行驻香港联席董事,2年后,荣膺法国一家银行副总裁。杜聪在华尔街工作10年,理想是“成为华尔街出色的银行家”。这既是杜聪亦是其母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后期,杜聪首次接触内地艾滋病人。在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带领下进入河南上蔡后,杜聪义无反顾地终结了此前的光荣与梦想。2002年至今,杜聪只有一个身份,香港“智行基金会”主席。该身份,他铁心伴它终老。

  杜聪的义无反顾让他“费了好大的劲”说服众亲友。中国传统观念中,成功被定义得世俗狭隘。杜聪母亲受其影响,反应激烈:“我供你读哈佛,不是让你出来做义工的。你要做慈善,可以业余兼职去做。你现在年轻,积蓄可以供你不工作地生活几年,等你老了怎么办?你要为你的将来着想。”杜聪反驳母亲:“将来的事我看不见,现在的事,我不能看见了不管。”至今,母亲认定儿子为普救众生而选择了自毁前程之路。尽管杜聪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从金融界退步抽身,众亲友意识中“阿聪是中了邪了”。业内同仁看法亦然。一片反对、惋惜声中,只有白先勇肯定杜聪:“按你自己的意志走路。”杜聪自小熟识白先勇。

  做全职义工,杜聪当时并未如此决绝。他的理想状态是“找个既有善心又有资源;既具勇气又懂管理;既敢担当又能持久;既有智慧又有慈悲的人。”一番寻找无果。杜聪不得不承认“这个人就是自己。”世纪之难面前,他面临全职、半职抉择。身边人劝他“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做义工啊”、“等你积累更多资金再做也不迟啊”。教会学校对杜聪的教育是“一个人挨饿时给他碗粥比他饱时给碗肉更急需。”艾滋孤儿一天天长大,时间不允许杜聪慢慢物色合适人选。他“绝知此事要躬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杜聪形容等待救助的孩子———庄稼。农家大忌:种庄稼不能误农时。

  杜聪视这场蔓延世界的艾滋病为烈火毒焰,他定位自己为消防队员。如果别人隔岸观火,而他必须亲临火海救火救人。“能在这场火灾中救出一个人,也是值得的。”假如他有能力尽全力灭火却因私念半心半意,他会为惜力内疚终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杜聪在人间地狱发愿。再就是,高耀洁的榜样力量激励杜聪不能输给一个老人,尤其是以一双小脚奔走呐喊的古稀老人。

  2002年,与高耀洁走了十几个村庄后,凄楚无助的伤病员、认命顺受的临终者、孤苦无依的艾滋遗孤、荒草凄凄的“金字塔”坟茔……几个镜头交替在杜聪脑海闪现,以致他生理失调。暴食、失眠、噩梦缠身、夜半哭醒、有时白天无故哭泣……一连数月。2004年7月,艾滋病大会在泰国举行。某论坛上,美国影星李察基尔谈及艾滋病人对他的影响,与杜聪如出一辙。杜聪熟识的几名记者亦然,他们初次是带指派任务采访疫区,之后则是带着挥之不去的记忆及由记忆引发的不可遏制的慈悲再三前往。杜聪屡以藏传佛教的两件法器———智慧和慈悲警醒自己:“你不能陷在慈悲里,你要有智慧,跳出慈悲,智慧度人。否则,能医不自医,能救不自救。”

  2002年年初的一天,家访结束,一行5个男人在玉米地里吸烟、叹息、沉默。善感的杜聪唏嘘抽搐。当晚,失眠的杜聪做出两个决定:辞职;“智行”基金移向中原。当时,杜聪位至法国某银行副总裁。有人如此做比杜聪的选择:“虎落中原。”

  杜聪平均每隔六至八星期就到河南、山东、安徽、广东。从香港出发前,并非佛教徒的杜聪习惯在自家供奉的白瓷观音像前燃香祈祷旅途顺利、病人安康、孤儿不孤且读书有成,尤其是还能见到他熟悉的病人。他幽默地评说辞职前后之变:“比以前更忙,一文不挣,全年无休。”

  -你下次再来,可能就看不到我了

  杜聪初识艾滋病是在美国旧金山。时为中学生的杜聪先是目睹同性恋后是普通人皆莫名其妙地死于同样的怪病,他居住的旧金山恰是艾滋病高发区。身处险地的杜聪形容“就像前年经历过的非典那般恐慌,人人自危。”一天,杜聪的数学老师之死让他由恐慌转为恐怖。杜聪因天赋颇高,数学老师欲让他提前选修大学数学课程,并有意挖掘他数理潜质。老师突然离世,杜聪感觉自己的前途毁于艾滋。

  在美国13年,杜聪经历了艾滋病初发至高发、由医学疾患演变成社会病毒之过程,而且是快速蚕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中国内地做项目的杜聪以中国人口、医疗体系、防艾措施、传统文化等推衍出“将上演一出更加糟糕的恐怖片。”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血液感染高于性感染。怎样避免中国重蹈美国覆辙?1998年,杜聪在香港注册慈善机构“智行基金会”(智慧行动)。业内同行的善举成基金源泉。2001年前,杜聪携资金、知识多次到四川、云南防艾、救孤。

  一次,有人提醒杜聪,你最该去的是河南。

  2001年底与高耀洁见面的情景,杜聪至今记忆深刻。高耀洁急拽他离开住所,转移到某安全地,“你一个香港来的,有眼睛监视,有耳朵监听。”在一可靠人家,高耀洁详告杜聪她7年防艾之艰之困之恨之憾。翌日,杜聪跟高耀洁暗访河南上蔡、新蔡等十几个村庄。亲历种种,原本半信半疑、感觉不可思议的杜聪形容2001年底的严冬之旅———“厄梦之旅”、“亲历人间地狱”。

  床上病人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发烧、溃疡、腹泻、痔疮、疱疹、缺医少药使临终者痛苦呻吟,一个个毫无尊严的生命让杜聪痛苦不堪:“我从未见过一个小村庄里集中着这么多的苦难。白发人送黑发人俯拾即是。”

  一户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间一代六兄弟姊妹皆因卖血感染艾滋病。大哥二哥相继去世,四个弟妹亦开始发病。可怜老父日日靠搬砖赚取小钱。几年

  内,老人眼睁睁送走五个儿女,余下几个孙子还需老人照顾。2003年,杜聪重访该家庭时,见最后一子也将离世。这个用残破瓦罐盛水的家给了杜聪什么叫“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形象诠释。

  断子家庭,杜聪探访过几十家。其遗害是孤儿乏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家中缺衣少食。可谓一人染病,三代遭殃。最让杜聪窒息的是艾滋病人或家属自杀。某村庄,一月之内五人自杀。一位艾滋病父亲为让儿子上学,在医疗费与学费不可两全的选择间,他以自杀成全儿子。一次盛夏家访,一天内,杜聪跑了数个村庄,某村某大队数十户人家,家家有卧床呻吟的艾滋

  病人……

  艾滋病人不仅被病逼向绝境,还有无处不在的身份歧视———拒绝入学、招工,甚至所种的农产品无人问津。有艾滋病人欲以极端行为报复社会。某艾滋病人亲口对杜聪说他的临终之愿:“弄一笔钱给我儿子上学。”杜聪不问便知不过“打劫弄钱。”预知生命有限的父亲不惜以死路换取儿子活路。让后代受教育,是半身入土者的最后希望。

  2004年11月,与杜聪同龄的艾滋病人刘刚对杜聪苦笑:“你下次再来,可能就看不到我了。”此话,3年间,杜聪听过几十遍,次次如怀抱冰。2005年1月20日,杜聪果见刘家添一座新坟,而刘刚并没享受几日他以鲜血换

  来的新房子。最悲惨的就是瓦屋落成,人却住进坟屋。人去屋空,一村数户。杜聪唤泥土堆砌的坟头为“金字塔”。他每次旧地回访都会敏感目测“金字塔”数量。有些“金字塔”新得连草都未及长出。杜聪清楚,“金字塔”下绝大多数是他熟悉、半熟或拉着他的手向他托孤的人。

  -你放心,我会照顾你的孩子,让他读书

  无数次与临终艾滋病人交谈,杜聪必问及遗愿,艾滋病人所愿高度一致———希望子女能继续受教育。一次,杜聪问一病危的母亲,“如果有人愿意资助你孩子读书……”病弱母亲闻听此话,试图伸手拉杜聪“那我就死得……安心了。”

  “我不行了,希望你能照顾我的孩子,拜托你了。”3年多,杜聪被几十位父母用这样的话临终托孤。杜聪对他们承诺:“你放心,我会照顾你的孩子,让他读书。”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重诺,一诺千金,何况对临终之人的承诺。杜聪视托孤为缘分,他惜缘。

  托孤之重使杜聪将防艾重心移向救孤。杜聪的少年经历是他何以救孤不能忽视的背景。杜聪12岁时父母离异,他被判给父亲。懵懂的他自责“我不乖,妈妈不要我了。”是教会学校点点滴滴的关爱带他走出执拗自责的阴影,如绘画、交谈、同伴教育等终使他以健康心态完成社会化过程。直面艾滋孤儿,杜聪比拥有完整家庭的人更理解且能以良策化解阴影。杜聪倾情孩子,亦受高耀洁指点。艾滋成人,在劫难逃,差别仅是生命质量优劣,存活时间长短。而健康孩子尚有几十年的路,他们已失家庭温暖,如果再无道德教化,必成未来社会的负累。据医学、心理学专家根据案例分析:他们成人后,易患忧郁症、狂躁症、自闭症,有自杀倾向。如果现在社会将他们当包袱甩掉,将来他们会让社会背上重负。事实上,敏感的杜聪已见重负萌芽———有孩子臂上有刺青———“仇”、“残”、“忍”。他们发誓长大找血头报杀父之仇。杜聪忧虑:“没有任何顾忌的他们,其复仇行动会比有亲人亲情的更加凶残。他们会怀着亡命徒心态杀一个赚一个,杀一对赚一双。”而以血还血的结果,对他们祖辈而言,是断子又绝孙。

  抑郁型、仇恨型、复仇型、顺受型、翻身型,杜聪将在艾滋阴影下生活的孩子分门别类。低眉缩首、瘦骨嶙峋、沉默不语、怒目而视、心事重重、少年老成,是艾滋孤儿普遍的外在特征,年纪越大特征越显。如潘家三代只有大孙女,12岁的小燕无艾滋病。她经历了父死叔亡给姑上坟。杜聪家访时,小燕见杜聪,面无表情,躲进里屋,唤她不应。未成年的她还将继续经历艾魔吞噬家人的悲剧。待这个家庭只剩她孤身一人时,她心理该淤积多少愁绪?谁来清理、疏导?

  2002年春节,高耀洁接5名艾滋孤儿来家过年、外出游览。14岁的高丽首进科技馆。在试音量室,她几次张嘴但却无声。她没勇气当众测试自己能制造多大分贝。她即使与熟人相处亦寡言少语,说话时,声音小得常需对方叮问“什么?再说一遍。”

  小明的父亲死了,同样患有艾滋病的母亲改嫁别村,与一艾滋病鳏夫结合。母亲答应儿子经常回来看他,但母亲的话并未兑现。数次,杜聪见小明站在村十字路口翘盼母亲。此情此景在杜聪心中叠映出自己在学校门口痴等母亲接他回家的一幕。他在爱的包围中且需数年走出阴影,而背负失母、歧视、贫穷、乏爱的小明能走出吗?小明是杜聪向他父亲庄重承诺的孩子。每次进村,杜聪必探望小明。2005年1月20日,杜聪与小明对话,小明回答他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话。“你学习

  成绩怎样?”“差不多。”“同学对你好吗?”“还可以吧”。“你冷吗?”这回杜聪听到肯定的回答:“冷”。“把你的手伸给我看。”小明伸手,满手冻疮。杜聪的第一反应是“对不起亡人之托。”他遂摘下羽绒服夹层递过去。1月22日,杜聪在某村诊所前分发鸡蛋时,只穿两件单衣的他体会到了小明的冷,何况他还是缺少火力的孩子。

  一次家访,一位母亲哭嚷着哀求杜聪救她患艾滋病的儿子。她丈夫已去世。母亲旁边有个小女孩,她是患病孩子的姐姐。杜聪摸着女孩头承诺母亲“我救不了你儿子,但我

  保证让你女儿读书。”这女孩读书至今。

  杜聪探访过由孩子组成的家庭。父母双双离世后,长女或长子便成一家之主,照顾弟妹责无旁贷。孩子虽独自居住,但能得到亲戚或同姓宗族的眷顾和接济。这样的孤儿,其坚强与早熟叫杜聪心疼。

  3年多,每当杜聪“挺不住的时候”,他便以一个画面自励:一个八九岁男孩,推着板车,上面坐着一个瘦瘦的成年男人,男孩在颠簸的泥路上咬牙前行……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中国目前有7.8万艾滋孤儿。2010年将产生1000万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人和26万艾滋孤儿。不能忽略的是,该显性数字的背后还有不愿承认和不敢承认的隐性数字。深不可测的数字,令杜聪生发杯水车薪之憾:“我要是千手观音就好了。”白先勇点拨他:“不要把自己当救世主,救一个是一个。”此话如药,杜聪的积郁渐消。《海星故事》亦是杜聪“挺不住时候”的强心针———爷爷带孙女儿在沙滩散步,只见成千上万海星被潮水冲到岸上。暴晒之下,不少海星危在旦夕。爷爷将一只海星抛回大海。孙女困惑地问“成千上万的海星,你都能扔回去吗?”爷爷答:“我救的海星只是万分之一,但对回归大海的海星来说,就是全部。”

  -在最短时间里帮助最多的孩子

  借鉴高耀洁的经验和教训,杜聪的搜孤救孤之路自起步之日便力求避免高耀洁曾走过的弯路。如:钱绝不能给孤儿及孤儿家庭,而是交给学校,以免孩子被亲族当摇钱树或钱被挪作他用。以助养替代寄养。牵线人往往仅凭“好人家”这样的感性评判将孤儿带往异地。由于缺乏民政部门和社工监督、评估监护人家,孩子的生活、学习皆在不稳定、不可知、多变数中挨过岁月,现已出现孩子被虐待、拐卖的个例。身份歧视则普遍存在,如上蔡4名艾滋孤儿在重庆遭遇的心理重创就是孩子及资助人黄伟始料不及的。重庆学校其他孩子的家长提出转学以要挟学校。迫于压力,黄伟不得已将孩子遣返。主观好意,客观不佳,其果,高耀洁以自己的失败尝试警戒杜聪。杜聪的原则:原住地助养助学。

  杜聪拒走为艾滋孤儿专设学校或孤儿院之路。孩子在封闭式的、标签式的同一背景中成长,不仅难以完成社会化过程,甚至会产生精神障碍。退一步讲,即使孩子本身正常,但当融入社会的他们被人知悉成长背景,身份歧视在所难免。杜聪提醒办校办园者要为孩子的今后思虑。所以,“智行”的宗旨是:“让艾滋遗孤在普通学校跟正常学生一起受教育”。此举还有一石二鸟之效。艾滋遗孤因付不起学费而退学的情况存于各校。如百名学生规模的学校,其中30人退学,学校便难以运转,必然殃及正常学生,这种隐患已露端倪。所以,资助遗孤等同助学助校。

  杜聪的教育背景和金融专业训练决定他能自觉运用“智慧”这一法器将“智行设计得理性而专业,否则,有头无尾,不可持续”。“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最多孩子”,杜聪旨以最经济手段达到最有效产出。救孤与做银行家,杜聪自认有相通之处。区别是,助学获取的是人力资本,银行家获取的是利润。如果忽视或放任遗孤,他就是呆账坏账负资产。杜聪的志向是:不仅扭亏为盈,还要良性循环。上世纪60年代,河南农村便有卖血之风,沿袭卖血换油盐这一改善生活之举。杜聪旨从教育上改变他们沿袭的错误路径,读书意味希望。

  “智行”的资助模式:凡符合条件———双亲或单亲患有艾滋病,其子女皆可在“智行”资助下免费入学。学费由“智行”付给学校,重点是普九生。考上高中或大学者亦在资助之列,无须面对面申请。杜聪追求的境界是“无相报施”。该模式基于云南、四川的教训。杜聪曾多次被川滇艾滋家庭围攻,他们为争取有限的助学款毫无尊严地装穷装惨。杜聪担忧孩子会承续家长“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之乞丐心态。另外,助学款在同一村庄发放,受益者会给失助者平添心理重负,以致造成新的不公平。

  “智行”的工作程序:以村为单位,在村诊所的协助下,一村一村排查,一个村子查干净了再进驻别村。第一学期,“智行”资助127个艾滋孤儿。现“智行”模式实施5学期,资助2300多名中小学(含20多名大学生)。小学生一年资助200元,初中生一年五六百元,高中生一年千元左右。大学生,无疑是被资助者中的最优秀群体,杜聪视他们为“负资产变良性资产的典型代表”。他期待他们“凤凰浴火新生”。无意继续求学的初中毕业生,杜聪尽力给他们寻找养家糊口的机会。杜聪与在广东东莞办厂的香港老板达成协议———不暴露打工者身份,接纳一批18岁以上的艾滋孤儿,月收入700元。

  现“智行”的资助范围由河南扩至安徽、山东、广东4省7县24村。

  除助学外,为保障艾滋病人衣食温饱,“智行”冬送寒衣夏施粮。有俚语“顶的住破,顶不住饿”,为给吃抗病毒药的艾滋病人补充营养,“智行”发鸡蛋(1个病人5斤)。河南某村受惠一年多。杜聪计划在这个春节前,用鸡蛋温暖24村。除鸡蛋外,2004年入冬至今,“智行”发毛毯257条。杜聪曾望着夹着三条毛毯的老人的蹒跚背影落泪:“她家有三个艾滋病人啊……”

  -既要多多栽树,还要一树百获

  五学期走过,渐上轨道的“智行”促杜聪思考量与质,“是继续扩大助学范围还是保持现有学生质量”。三年前,杜聪的目标是“量”,今天,量质结合势在必行。2004年,国家施行四免一关怀。杜聪实事求是评价对艾滋孤儿心理关怀远不到位。他旨以政府的补充资源将关怀细化到位。如怎样扭转孩子的冷酷仇恨心理,矫正依赖的乞丐心态,懂得感恩、关爱别人、怀有回报社会的责任……杜聪深感“心理关怀比助学难做得多”,他的理想是:既要多多栽树,还要一树百获。

  杜聪借鉴非洲“艺术疗伤”(ARTTHERAPY)模式,让13岁,父母双亡的小芳画《我的愿望》。她画了一所房子、一棵树、一轮太阳。标题是“我想快快长大。”杜聪问她此画寓意,她沉默。而杜聪解读为:“她想快快逃离带给她噩梦的村庄,渴望在新的环境里重获新生。”9岁的灵灵画躺在床上的母亲,配图文字是:“妈妈,你不如卖了我吧。你卖了我就有钱买药治病了。”“妈妈,不要紧的,等我长大后,我会懂得回来找你的。”不约而同地,不少孩子以画托梦———医生在给病人注射,针管上写着“抗艾新药”,挨针扎的病人脸上不但无痛苦,反而笑眉笑眼;某医生埋在众仪器、资料山中,头上汗珠飞溅,伏案书写“艾滋病解药”。

  2004年5月29日至6月1日,河南上蔡20名艾滋孤儿进京参加“幸福成长夏令营”,杜聪带孩子游览长城。连续几个寒暑假,“智行”带孩子郊游,杜聪欲将孩子胸中的沉郁倾泻于山水间。与孩子沟通中,38岁的杜聪感觉自己与孩子有障碍,“年龄、语言、地域、成长背景?”杜聪希冀内地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近艾滋孤儿。还是参照非洲模式,“智行”通过自制逝去亲人的《纪念册》让孩子复活死的记忆,重温曾经拥有的一切———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东西?偏爱什么色彩?给你们讲过什么故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杜聪回收了一幅幅暖色图画、一篇篇温情文章。

  1月23日,杜聪从河南回京。面露疲倦、眼皮浮肿。22日,他发鸡蛋一天,眼泪没断。他自责“做得很不够。”春节对艾滋病家庭无疑雪上加霜。年前,杜聪希望人们给孩子寄送寒衣、年货、文具,给他们一个物质精神都温暖如春的年节。

  杜聪目前的心理状态是“成就感绝不比一个成功的银行家小,救孤之棋也绝不比出色的银行家走得差”,杜聪曾如此这般地对一年赚几百万的下属道心里话。三年多,杜聪收获的是2300多个孩子昼夜唤他“杜叔叔”。杜叔叔三年重复同一梦境———囊中空空的杜聪愁对等待交学费的孩子。孩子们向他伸手,他给孩子们看他瘪瘪的口袋……巧合的是,杜聪某日在媒体上读到一则报道:他救助的小丽对记者说她常做同样的梦———等杜叔叔交学费,左盼右等中,杜叔叔始终没来……如出一辙的梦境,救人者、被救者皆含焦灼心态。这份焦灼如鞭子抽打着杜聪为“智行”奔命,“必须有两三个学期的储备金才踏实。”

  杜聪说他现在最强大的对手是时间与死神。除2300多名在校生,还有200多名学龄前儿童因母婴传播先天患病,杜聪还需储备他们的学费。尽管求学过程中,他们很可能因发病而早夭(目前尚无儿童用抗病毒药),但杜聪要陪他们走到尽头。乐观估计,他们是最后一批艾滋儿童。杜聪做好了陪他们走十几年甚至更长的准备。

  现“智行”分设河南、上海、香港三个办公点。拿薪水的员工14名。河南有4名专职员工从事材料收集、成绩登记、家访回访、培训当地督导员之职。督导员,是杜聪的创举,其工作包括检查病人吃药、宣传防艾知识、将病人病情及要求及时通报。督导员是HIV或健康人均可。杜聪倾向HIV,其言行比健康人更能走近艾滋病人。督导员现成杜聪依赖的耳目。

  2003年,杜聪因在艾滋病预防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董建华夫人亲授证书。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