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心远
最近,不少加了猛料的爱情故事刺激着我们的视听。
82和28的物理学家爱情公式,虽不是达芬奇密码,但同样看懂的少,议论的多。而世界最年长的编剧和最年少画家的组合,更创数字化新高:89岁的阿瑟.米勒,提到他时,总有定语:玛丽莲.梦露的第三任丈夫,他和34岁的艾格尼斯.巴利已宣布结婚。人类健康的标志就是:能吃、能睡、能恋爱。近百岁高龄还有爱的能力,首先应该受到尊重。
歌德80岁爱上少女可以是佳话,物理学家的婚姻被人指摘成荒唐,好像有些厚古薄今。高龄男性娶少妻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作家杜拉斯和扬.安德烈亚,高龄女性恋少夫的事情却鲜有发生。
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其实这就是男女差异。有句网络戏言:杜蕾丝对杜拉斯说,比起你备受摧残的脸,我更爱年轻娇艳的身体。杜蕾丝俨然在为男性代言。自从有男性这种动物存在,这种调调不绝于耳。但懂得男人的正是那些备受摧残但拥有智慧的女人。在本刊的特别策划中——那些男人教你的事,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女人、男人的真心话。
男人爱年轻貌美的女人,这是他们天真直率的地方,也是容易犯错误的原因。而作家苏青说得好:女人的本色是虚伪。很少听到女人说:我爱他英俊、强壮、年轻。而才华、地位、道德、家业、金钱等这些才是女人慕男的标准。近年来,财富加性能力更是催情剂,这点男性刊物的标题就是明证。女性的虚伪并不可耻,相反这是吸引男人的关键——虚虚实实才能营造神秘色彩。欲拒还迎的东方含蓄,远比直来直去的西式奔放要缠绵悱恻。
男人总以为女人智商低,殊不知自以为玩玩的同时,却早被女人玩弄。情场如战场,恋爱在数字化年代更像是虚拟战争,认真的那个总是受伤,英国盲人财政大臣的桃色桥段也跳不出这个宿命。
有好事日本人做了调查,结论说男女婚恋最佳年龄差距是40岁,因为成熟稳重老男可以带无知少女成长,银发老太也可以教小青年人生的道理。希望各位美女,向《爱要妥协》中作家奶奶学习,老男少男都能搞掂。
当爱情变成了课堂,它的未来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