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媒体精华 > 正文
徐静蕾:父亲眼中的我与我的功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09:47 北京青年报
徐静蕾:父亲眼中的我与我的功课(图)
演员 徐静蕾

  徐静蕾说:“电影《我和爸爸》帮我实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实现的梦想,我的父亲过去对我太严格了,所以有点儿羡慕宽容的父亲。”在她父亲的眼中,这个女儿是怎样的呢?

  章子怡、徐静蕾、周迅、赵薇,集这四人而成的“四大名旦”的称号不知是从何时成型的,不过想必和当年梅兰芳等四位京剧名家组成的“四大名旦”通过民众海选的诞生方式是不同。可是谁又在乎是一家之言或是海纳百川,论起这四位女星的知名度和在当今演艺圈的位置,把哪位拿下马另选一位似乎都不足以与其他三人平起平坐。

  徐静蕾被公认以“才”见长。她的“才”跟其他的女演员唱歌跳舞的才艺不同,而是书法、绘画、摄影这些看似和演戏没有直接联系的特长。

  至今脑子里还能想象出当年徐静蕾在《将爱情进行到底》梳着马尾辫,穿着小吊带装的清纯造型,可是眼前真实的她俨然已经是个干练利索的知性女性。如今她早已完成了自己演艺生涯三级跳。先是从默默无闻的电影学院的学生一跃成为《爱情麻辣烫》、《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的清纯偶像,迷倒无数校园男孩,以她为理想的梦中情人形象;之后却摇身一变《我爱你》里泼辣的小媳妇;接下来的动作更是让熟悉她的观众“惊”了一回,她那瘦削的身影先是出现在案头———她做了编剧;又出现在监视器前———她做了导演;再出现在镜头前———她还是演员。而且初试牛刀便已难掩锋芒,两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国内国外获奖,而且既有导演处女作奖,也有最佳导演奖。

  “对,我爸爸是个领导,哈哈……”说到爸爸,徐静蕾的语气里透着敬畏。徐静蕾的父亲应该算是学前教育坚定的践行者,读了不少有关学前教育的书之后,爸爸开始全面系统地教育女儿,认字、写字、背书、算术……可想而知徐静蕾的幼年其实并不好过,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完成爸爸安排的任务。

  徐静蕾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我和爸爸》选择了亲情题材,可是片中的“爸爸”叶大鹰的性格却跟现实中徐静蕾的父亲截然相反,“电影帮我实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实现的梦想,我的父亲过去对我太严格了,所以有点儿羡慕宽容的父亲。”

  不过如今才女已炼成,徐静蕾自己也承认,“如果说我的审美能力和分寸感还不错的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爸爸的培养。”

  -她正在外头玩儿的高兴呢,老远的看见我下班回家,吓得她撒腿就往家跑

  女儿的名字里有“静”字,取安静、平静之意。因为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挫折,希望徐静蕾这一生能过得平静,安宁,顺利。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理想,就会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下一代身上。为了把孩子教育好,我专门去图书馆里找关于早期教育的书,但是受时代影响,当时最新的书也是四五十年代的作品。我记得一个日本人木村久治(音)1916年写的一本书里提到过“早期教育决定人的一生”的观点,就是越早开发,孩子的能力越强。

  她在两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字、写字。我为她认字做了几千个卡片,开始是用铅笔写,后来用毛笔字。其实写字还只是她学前生活的一部分,小学前她的数学就是三年级的水平了,还背古文、古诗。

  我让她把字写好的想法很简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的消息,对她写字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是各个单位都需要写字好的人,女孩子写一手好字能找份不错的工作。她写字我也不闲着,每天中午花一个钟头的时间画米字格,开始用手画,后来找了个专门的尺子比着画,后来还是嫌慢,找了一个我们工厂淘汰的旧油印机,我弄回家来修修,用磙子油印。

  她确实是被按着头练字,小孩子写毛笔字自然觉得枯燥,为了少写点儿,也干了些投机取巧的事,几天前写的也拿来充数,假装完成当天的任务。徐静蕾那时对我的感觉是很怕的。有时候她正在外头玩儿的高兴呢,老远的看见我下班回家,吓得她撒腿就往家跑,假装用功写大字的样子给我看。

  背古文也是她最憷的功课。翦伯赞说过,要想把文章写好,就背《古文观止》。徐静蕾古文背了不少,我每天叫着她散步,路上顺便检查她当天背的文章。为了培养她的兴趣,只要北京有美术展览,我就骑自行车驮着她去看,光中国美术馆就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课外的学习要抓紧,课内的学习更不能放松。她班里哪个同学的学习好,我就得跟孩子家长聊聊,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冲到人家家里,讨教教育孩子的经验。

  -我心想,“什么六十三呀,十三。”

  因为她的毛笔字还闹出过笑话。因为我原来做广告制作,在做室外广告的时候需要请人给大厦题字,“某某大厦”、“某某中心”。请名人题字需要花很多钱,客户当然希望少花钱也能把事办好,正好我闺女的字不就是现成的吗。我把她写的字送过去,对方的一个业务员还说:“写这字的人得五十多岁了。”那个说:“不,我看得六十三了。”我心想,“什么六十三呀,十三。”

  后来她导演的两部电影里,片头的字都是她自己写的。虽然长大以后每次让她写字,她都非常不情愿。这次《来信》在日本做后期剪辑,我也去了。制作组急着要做片头和海报的片名,印刷体和片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风格很不相符,日本人的书法又很难被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接受,徐静蕾只好硬着头皮:“拿纸笔来!”

  -我们家的姑娘能让人放心了

  尽管小时候被逼着学习,但是徐静蕾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没有泯灭。学习绘画就是她自己的选择。高中的时候她开始主动要求学画画儿,背着画夹子走东串西,看景写生,找老师上课。这孩子还有点儿人缘,几十个人一个班,老师偏偏给她一个人“开小灶”。也正是那个时候,她有了独闯社会的经历,不发憷,胆子大,后来她在完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也得益于那会儿的历练。她开始自己主动要求学习,就说明这孩子长大了,知道上进了,所以在后来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我并没反对,我知道我们家姑娘能让人放心了。

  -蒙准了一道题

  徐静蕾考大学的志向本来是想专攻美术,在找老师托朋友看作品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中央戏剧学院的朋友。有一次她拿着报考美院的作品去中戏之后回家,刚出中戏的大门就被人叫住了,那人是香港的一个导演,问徐静蕾:“你想不想演电影啊?”徐静蕾连想都没想过,她想:“拍电影跟自己完全不搭界,我又不认识你。”就拒绝了。结果人家又把她叫住,说“我就是看

  中你了,你把家长叫来,这角色就是你的了。”她那时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学生呢,自己拿不了主意。就这样我被叫去北京电影学院。我看了剧组的情况,还挺正规,我对徐静蕾说:“想拍你就拍吧。”拍完这部戏,剧组的人告诉她,你现在演的还是个配角,将来上了电影学院,你就能当主角!

  于是她背着我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直到她通过了一试之后我才知道。也不知她是哪儿来的本事,反正三次专业考试全都通过了。到了面试这一关,她也没学过什么文艺理论,问我说:“爸,你说我复习点儿什么好呢?”我知道中国的表演尊崇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那时候家里的杂书也很多,翻出一本《文艺大百科》来,里面有一小段关于斯坦尼体系的解释。第二天果然就考中了这道题!北电的老师还觉得奇怪,这小孩怎么对文艺理论这么熟悉?其实她是头天晚上刚背完,当然熟悉了。蒙准了一道题,可是还有一道题是准备不了的。这就要看她的造化了,问题是:怎么看待当时社会上很多人下海经商的现象。这个问题十分满分,最后她拿了九分的高分。

  -在我们家人看来,她演得最好的还是《爱情麻辣烫》

  让观众广泛的认识她是从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开始的,《爱情麻辣烫》和《将爱情进行到底》。那时候港台地区的青春偶像剧已经非常火爆了,而内地的这种电视剧还很空缺。徐静蕾曾经在家里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这样的戏肯定能火!”指的就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不过在我们家人看来,她演得最好的还是《爱情麻辣烫》。所谓的气质和内涵在当时确实有不少学生喜欢她。她演的林雨青一句台词也没有,要演出感觉来比较难,我们家里人说“这个演得最好!”

  -徐静蕾反诉

  -父亲的管教实在是太严酷了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将来可以不再听我爸爸的话。这听起来也许有点儿可笑和不近人情,不过这确实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父亲是个非常严谨的人,什么事情都要研究到底。而我偏偏相反,做事情容易散神,而且一般都是差不多就行了,不会死较真。因此小时候父亲的管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严酷了。他为了系统的教育我,写了大本的教育笔记。他对我的教育方式更像是对待男孩子,写字让我临的是浑厚粗重的颜体,而一般女孩子都学秀气的柳体。更为枯燥的是背古文。那些古文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有些写景色的文章我还能明白一些,而像《出师表》那些涉及政治的文章我完全不明白,只能硬背,以至于到今天,当初背的那些古文我完全忘记了。而我父亲检查我背书的方式也非常特别,就是所谓的散步。我懂事以后愿意读宋词,而我父亲就不太高兴,他说这种婉约的东西“容易使人感情脆弱”,而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使人感情脆弱”。他倒是愿意我读《满江红》那样壮怀悲烈、使人奋进的东西。

  从小我就没读过什么外国文学,高尔基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就是全部。而且我没怎么读小说,只有背古文、读古诗、看古画,而一度我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用。直到做导演之前,我还觉得自己是个思想很现代的人。但是后来我发现,父亲对我从小的教育,在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上是很有帮助的,我的欣赏趣味其实非常的古典。

  我的“自由”开始于十八九岁。我主动要求学画画儿。我爸看到我能自觉学习了,他觉得“这孩子的觉醒点到了”。在他看来,被强迫的学习都不是真正的学习,而只有懂得自发学习的时候,我才算真的长大懂事。学了两年多的绘画,在我父亲眼里,我已经是个“长大的孩子”,所以在我报考电影学院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我想如果没有画画儿的事做铺垫,他也不会同意。

  尽管父亲说我看事情很准的,其实那还是外人眼里的看法。我并没有把一切都列入计划之中。原来的电视剧都是一个模样,需要有新的东西转移人们的兴趣,所以《将爱情进行到底》就诞生了,而新的东西也会变成陈词滥调,时尚、电影、电视都是一样的,这是基本规律。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能实现生活中的某种梦想,在电影里过上没有过的生活。《我和爸爸》中的父亲和我的爸爸一点儿也不一样。其实我现在很羡慕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父亲,尤其是有女儿的父亲,他们娇惯孩子,到了怕自己的女儿的程度,这也许就是不同年代人之间的差异,挺有意思的。叶大鹰这个“爸爸”是我理想的父亲形象。有人说,我把叶大鹰扮演的父亲塑造成了真正的主角,我们之间很多动人的父女情感戏,甚至还在其中夹杂了恋人般的情感依恋。

  我是个很善于摆弄机器和掌握技术的人,所以我并不害怕实际操作,现在看《我和爸爸》不是十分满意,镜头不丰富,细节也比较粗糙,从《我和爸爸》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我最大的进步就是在技术层面上。

  -徐静蕾出演过的影视舞台作品

  徐静蕾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4年主演了话剧《我爱×××》,第二年在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首次触电。1997年、1998年前后,凭借电影处女作《爱情麻辣烫》和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奠定了其青春偶像的形象,并凭借《爱情麻辣烫》获得中国电影学会表演奖。既而在《龙堂》、《开往春天的地铁》等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清纯玉女,并在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凭借《开往春天的地铁》获“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奖项。

  2001年,在张元执导的电影《我爱你》里突破性地扮演了一个性格泼辣,为爱疯狂的“小媳妇”,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新人奖。第二年开始尝试导演工作。至今自导自演《我和爸爸》和《一封女人的来信》两部电影。2003年是徐静蕾大获全胜的一年,凭《我爱你》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新人奖;《开往春天的地铁》获得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2003年由于徐静蕾在《我的美丽乡愁》中的表演,获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自编,自导,自演的《我和爸爸》,荣获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她最近一次获奖是在去年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我和爸爸》,荣获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奖。她最近一次获奖是在2004年9月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口述/徐子建徐静蕾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