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时尚新闻 > 正文
闾丘露薇 跟柔软毫不沾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1:38 精品购物指南
闾丘露薇跟柔软毫不沾边(图)
闾丘露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女性图片

  闾丘露薇,想起凤凰新闻,我会用“如雷贯耳”来形容这个名字。带着首位进入美伊战争伊拉克战场华人记者的光环,这个名字曾出现在凤凰大多数重大报道中,让人感觉亮得有些耀眼。

  闾丘露薇,单独品味这个名字,我会用“古典温婉”来形容。闭眼想象其中的意境,这个名字的主人应该是温和且柔软的。

  “你不要把我当成女性”

  “你好!”电话那端的声音不算柔软,却也并不坚硬。聊了一会儿,我依然无从知道闾丘的柔软度,所以便把这样一个说法抛给了她:“有人说,如果不是女记者进入战地,说不定不会这么轰动。”闾丘的反应平静,似乎对于“女性”这个词语没有一点感觉,抑或是太有感觉,有点抗拒。“我跟公司讲,你不要把我当成女性,而是看记者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我之前有这样(战地)的采访经验,如果从综合方面考虑,我会很大声地跟管理层说你应该派我去,千万不要用性别做判断,应该是综合地判断。”的确,闾丘是第一个进入阿富汗采访的女记者,还到过伊朗、利比亚这些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国的国家,这样的经历确实足以证明她的实力。或许正是这份对于性别的漠视,才使闾丘走进了伊拉克。

  事实就是这样,战场是不分性别的,危险也不会因为性别而消失。闾丘这种想法正是一个战地记者所需要的品质。在阿富汗采访的时候,她曾经和三个男同事住在同一个房间里,在缺水、缺食物的情况下甘苦与共,这并不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女生可以吃得了的苦。

  在

伊拉克战争刚刚打响的那一刻,闾丘正和同事们“埋伏”在伊拉克邻国约旦的边境。“我到那里已经是半夜,离美国规定攻打伊拉克的最后期限还有几个小时。”到了边境之后,闾丘发现那里只有他们一辆车,“过了几个小时后,我收到香港的电话说开打了。我很兴奋,因为我们在这里肯定可以拍到东西。结果大概过了六七个小时之后,第一批从巴格达撤出来的难民开始经过这个关卡,他们都逃到约旦来了。当我们拍完所有的东西准备要走的时候,其他的媒体才扛着摄影机冲过来。那一刻我觉得蛮开心的,我就想我拍完了,可以走了。”闾丘用她丰富的战地经验打赢了第一场媒体大战。正如她所说,战场上性别并不重要,经验才重要。

  玫瑰在战地开放

  闾丘的英文名叫做“Rose”,所以,大家叫她“战地玫瑰”。在她看来,“那只不过是我的职业”,所以那些攸关生命的故事从她嘴里说出来时,便多了几分平静从容。

  2003年3月24日凌晨,闾丘从约伊边境出发,经过五六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向战争最核心巴格达进发。其间,由于在通过关卡时,伊方封存了闾丘露薇的海事卫星电话,闾丘与凤凰卫视香港总部中断联系十多个小时。北京时间24日下午3时30分,闾丘与凤凰总部恢复联系,并在巴格达进行了首次连线报道。

  “兴奋!”闾丘用两个字来描述当时的感觉。“当时整个脑子都在想,我要讲什么?站在镜头面前,我应该告诉观众什么?当时整个人乱七八糟的,当地还刮着沙尘暴,我根本不可能去想我应该用一个什么形象出现,我想这也是做记者的状态。当你在一个现场的时候,开始做报道的时候,你应该忘记自己的形象,单纯地去想我要说什么,报道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就这样通过闾丘和同事的眼睛、嘴巴传送到我们眼前。但他们所面临的危险,我们是难以看到的,害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感觉。

  “害怕只能是自己折磨自己。有一次我们在新闻中心工作的时候,炸弹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去。当它爆炸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心脏停了几秒钟,然后所有人的反应是马上冲出去看,方位到底是在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你会看到所有的摄影师的反应都是马上拿着机器冲出去,拍下它。”

  为了安全考虑,闾丘和其他媒体的同事一起撤出了巴格达,但不远处的战地似乎在召唤她这个“新闻人”。于是,她关上手机,与摄像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巴格达的战火硝烟当中。

  说我勇敢我会伤心

  电话那端的闾丘似乎对我关于战争的问题并不太感兴趣,当我问起她为什么这么平静的时候,她似乎更为喜欢。“这些都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而且我觉得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如果到现在我还把三年前采访过的事情的许多细节记得很详细的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很难做我的日常报道工作。我实在是觉得我只是刚刚开始,如果把我称为一个战地记者的话,我觉得有点不适合,因为真正的战地记者,是那些一直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发生战争、战乱的地方的记者,一直在从事这样报道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地记者。对我自己来说,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时间,都在做很正常的新闻报道,战争只是在突然之间发生的很小一段时间的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将来的事。”

  其实,从巴格达归来后,闾丘到了北京,开始了长驻内地的采访报道。这期间,她经历了非典的非常时期,记录了东南亚海啸的历史时刻,也参与了两会的报道,另外,她还动笔出了两本书。她说她是一个很实际的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让我能养我的家,养我的孩子,供我的房子,我才能想一想我自己希望过的生活,如果说我生命当中最希望去做的事情,到目前来说还是工作。”

  然而,大家似乎还是对她在战场上的故事更感兴趣,这让她有些无奈:“回来三年多了,他们每一次见到我还说:‘啊,闾丘,你好勇敢!那次在巴格达……’我心里就好伤心!从这句话里面,我觉得他们只看到我所做过的百分之一的事情,那百分之九十九好像白做了。我觉得我还得继续努力啊,要让人觉得闾丘不单单是做过这样一件事情。”

  曾与战争有着零距离接触的闾丘对于战争有着自己的理解:“假如不做记者,我绝对不会去发生战争的地方,因为战争距离我非常遥远,如果不是发生在我的身边,我想我甚至不会关心,因为我是一个连纯战争电影都不爱看的人。但是我要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因为它让我看到了战争,让我看到战争带来的伤痛,让我更加珍惜生命。”

  采访结束,我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这个有着温柔名字的女子其实和我想象中的柔软并不沾边,但也不像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那样坚硬,或许柔韧这个词更适合她。(本报记者/刘岩)

  点击进入闾丘露薇的博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