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理女儿“化缘”度晚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0:30 《环球人物》

  她生活在一个彻底的革命者之家:外婆当年裹着小脚赴法留学;三位亲人先后惨遭杀害;妈妈为了革命,在生她的产床上做了绝育手术——这样的家庭,影响了她的一生。

  北京木樨地一栋普通的住宅楼里,李富春和蔡畅的独生女李特特,已经在此生活了几十载。

  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中,李特特的经历就像她的名字一样,颇为特殊。她的父亲李富春曾经是国务院副总理;母亲蔡畅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舅舅是鼎鼎有名的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蔡和森;舅母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共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向警予。从小成长在这样一个“革命世家”,李特特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

  “请叫我‘特特同志’吧,我最喜欢这个称呼,志同道合的朋友。”李特特坚持让记者这样称呼她。

  今年已84岁的李特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洋气、率真。鲜红色熨烫平整的衬衣,配一条黑色短裙,白色的羊绒外套,典型一个干练的“女白领”。

  李特特说自己退休后“累得要命”。她从写字台前翻出一堆电话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2008年,厚厚的几十个本子里记满了中国政界高层领导人及其子女的手机、家庭电话。

  “我爸爸以前和他们关系都很好,经常往来,他们的联系方式我都有。”说到这里,李特特突然皱起眉头,“不过现在有些人很害怕接我电话,都讨厌我了,因为我找他们就一件事——‘化缘’。”

  随着岁月沉甸甸的积累,带着对现实生活的冲劲,李特特和记者谈了4个多小时。

  “成天求爷爷告奶奶”

  1988年,李特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离休后,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终身理事。之所以叫“终身”,是因为“这项工作老也做不完”,她已经整整干了20年。

  “总生气”、“总受骗”、“总着急”是她现在的生活状态。“最忙的时候,我这个84岁的老太太几乎每个月要出差,走过的贫困县和村庄大概有两三百个。”和其他扶贫人员不同,有人形容李特特的工作是“一脚落地,一手通天”。她一边利用自己的关系,向省市区领导或北京的头头脑脑们,还有一些企业家说情、要钱;一边将得来的“好处”转给最底层村民,帮助贫困地区架桥、打水井、修公路、办学校、建工厂……

  李特特有一本随身不离的大相册,里面全是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景象:村民家里渔网般破旧不堪的被子,黄土高坡寸草不生的凄凉景象,孩子们可怜巴巴的眼神……李特特找到可以“化缘”的领导后,就把这些照片拿给他们看,向他们讲述穷困地方的苦,然后要钱。“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讨饭的,每到一个大机关,每见到原来家里的朋友,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这些大小官员们诉苦,惹得一些人都烦了。”

  李特特露出一脸的无奈:“还有那些老板,你向他们要钱可真是跑断腿、磨破嘴。看他脸色,坐冷板凳,听冷言冷语。十有八九他们都不给,就是给了,马上也要向我提这条件、那条件的。有的要我帮忙搞批文,有的要我引荐某个大人物给他们认识。”不仅如此,李特特有时候好不容易要来的钱,在落实上又出问题。“有些县政府说好了拿到钱盖一个多大面积的厂房,一年后你再去看,结果只盖了个破棚子,钱塞进自己腰包了。”李特特急了:“他们就是看我一个小老太婆好欺负,好骗。我现在可有经验了,落实一步给一步的钱,究竟多少预算,我心里早有算盘。”

  即便如此,李特特这个高干出身却见人就“化缘”的毛病,还是让许多人对她敬而远之,甚至风言风语。有人说:“老人家年事已高,脑子可能糊涂了。本来,她一个人,国家又给她配了个保姆,住着宽敞的三居室,别说安度晚年,就是游山玩水,度假疗养也不是难事,可是她偏要给自己找气受。”

  “难道让我天天坐在家里等死啊?人怎么能这样活着!现在有些人富得流油,一顿饭不知吃掉多少钱,可还有些地方的人,连饭都吃不饱,孩子穷得没衣服穿,我一想起来就坐不住。”

  李特特刚离休时,曾有企业看中她特殊的家庭背景,想聘她为“名誉董事长”,但被她拒绝了。她坚持要“化缘度晚年”。“我的外婆葛健豪,培养出那么多优秀革命子女,当年她在当地的县里创办女中时,也是拉着我走街串巷,求爷爷、告奶奶地‘化缘’要钱。”

  李特特似乎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外婆的影子。“我现在继承了外婆做的事,成天也求爷爷、告奶奶的。小平同志说得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很多人当口号听,我是革命家的后代,父辈们未完的事业我要继续,参加扶贫工作正是我继续革命的最好方式!”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