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HP)亚太女强人连萧思在科技业界名气响铛铛,但是很少人晓得她出身书香世家的背景。她的父亲是已故的新加坡文坛名人及资深报人连士升。本报记者张晓中和黄绮芳约她作专访时,发现原来这名成功女性的背后,有一位开通和慈祥的爸爸。
宽容、自信。
两个简单的人生哲学贯穿了连萧思的整个访谈。
从教育自己的女儿,到掌管职员多达8000人的惠普亚太服务集团,父亲连士升的教诲从没离开连萧思的脑海。
在连萧思记忆中,父亲是个“非常慈祥的人”,从小就采取开明和宽容的态度去教育她和哥哥及四个姐姐。
“他从来没大声责骂过我们。每个晚上的吃饭时间是我们和爸爸交谈的时间。他谈很多东西,却从来不会在饭桌前批评我们任何一个。如果有什么事情,他都会在同我们散步时,一对一地教导我们。……可是,当他脸一黑,我们就知道事情很严重了。”
正因为父亲的开明、尊重和信任,六名子女都对自己有极大的责任心和期望。连萧思也大胆地选择了在当时还是以男性挂帅的科技道路。
她1971年毕业自南洋大学物理系,之后到英国帝国学院深造两年。1978年加入惠普担任系统工程师时,她是担任这个职位的唯一女性。那也是她的第一份工作。
连萧思现年53岁,她其实对艺术和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中学时期还曾向本地的先驱画家刘抗拜师学艺,学了六年。
不过,她最终还是选择修读理科。她说:“我常觉得要全力往艺术及文学发展,要拥有很特殊的才华或是特别聪明。选择理科,至少我能够以勤补拙。即使我不特别聪明,但习题只要做了一百题,至少还会做出点成绩。要学好文学却不那么容易。”
深受华族家庭影响和得到西方教育模式的培养,连萧思主张吸取两者的精华。她特地选择在滨海艺术中心的餐馆“寒舍”接受访问,正是因为欣赏它东西文化交融的特质。
她说,敬老尊贤是华族传统美德;挑战问题是西方文化的优点。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最佳的处事和管理方法。
连萧思自认是个很含蓄的人,却勤于思考,常对眼前的工作措施和问题进行剖析,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批评。
她深受父亲影响,多年来在惠普也像父亲鼓励她和兄姐相亲相爱一样,鼓励下属互相友爱和忍让。她也秉承了父亲的宽容,鲜少在公司里发脾气,而是在下属做得好时马上表扬,做得不好就私底下纠正。
“那已经是三四十年前的方法,但还是非常管用。”
直到现在,她和五个兄姐每个星期天都一起享用早餐,轮流朗读他们关心的新闻和少年时期念过的文章。除了和亲人相聚,也缅怀年少的日子。
连萧思的丈夫几年前因病逝世,谈起唯一的女儿,她笑言自己每个星期六都充当“德士司机”,接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书的女儿来回宿舍和逛街。问她是否也延续父亲的“散步教育”,她说:“我们其实很多时候都在车里交谈。”
每当提起父亲,连萧思都难掩对他的怀念。她拿出了父亲于1971年写给她的一封信同记者分享。信中鼓励她以信心克服困难。30多年来,这封信一直默默地勉励着她。
“尤其是像今天的环境,一个人很容易就想要放弃。人生的困难很多——工作不容易、大环境不好、家庭问题、健康问题,你要怎么持之以恒?拿出信心解决问题。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别人怎么对你有信心?”
她就是凭着一股自信以及对科技的热忱,一路走上惠普的阶梯。现在是公司的亚太服务集团高级副总裁。她的魄力使她在2002年的《财富》杂志评选中获选为美国以外,最具权力的50名工商界女强人之一。但是,她多次强调:人才不分性别。
那么早年呢,记者还是有点怀疑,当年她修物理是否受到男同学歧视?惠普的男同事是否对她另眼相看?对于这个问题,她始终对记者报以自信但亲切的微笑,摇摇头。
不是避而不答,而是没什么好回答的。
创意应包括三部分
在人人都谈论创意的今天,连萧思也有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创意应该包括三部分:首先是有一个好的想法,其次是有一个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第三是企业家精神,那就是将产品商品化,三者缺一不可。
据她观察,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解决公式化的问题,而不善于解决突发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应变力比较差。
“在现在的环境下,原来的教育模式不适用了,因为环境时刻都在改变。因此,我们教育制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如何教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何很快应变。”
在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时,她说:“这和学生成长的环境有关。例如小学生彩颜色,一彩出格,老师就会说这是不对的,必须涂在框内。学生的学习过程太过公式化,不能跳出框子。出了框子,大家就认为是错的。这也造成了新加坡人怕输要赢的特性。”
她指出,现在包赢的生意几乎没有了,因此我们的教育制度必须鼓励冒险精神,但这是一种可以控制的冒险,而不是有勇无谋。另外是开启学生的思路,一旦思路打开,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学好华英文最重要
“把华文和英文的底子打好,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学生还不觉悟,搞好这两个语文,特别是华文,那么当他们将来到了中国发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不足,那将是很遗憾的事。”
连萧思出身华文书香之家,近几年常应邀到中国分享成功心得。尽管华文基础不错,但是由于过去三十年来工作上很少用华文,因此她也谦虚地说自己现在要在正式的场合上用华语演讲,也有些吃力。
她认为现在的学生一般上华文程度非常差,有的甚至“念了12年的华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如果学语文就是为了快点考好它,然后放弃掉,那没什么意思。”
要培养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其中一个途径就是鼓励他们阅读华文故事书。但是连萧思指出,本地正是缺乏华文流行故事书,抓不住学生的心。
“我们念书时看的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学时看武侠小说。现在的孩子却从小看Enid Blyton,到了三四年级看Nancy Drew(青少年侦探小说系列)……除非现在也有同样的华文故事书吸引学生,才能使到大家都有同样的兴趣。小孩子都爱跟潮流,如果每个人都看英文书,只有他一个在看华文书,他会觉得自己是外星人。”
将心比心对待被裁员工
连萧思在惠普公司(HP)工作的25年当中,所经历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好因惠普与康柏合并而引起的裁员问题。
在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电脑公司合并时,有1万5000名员工受到裁员的影响,包括两家公司在亚洲的员工。连萧思当时任惠普亚太董事经理,可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
至今,当她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脸上仍旧带有一丝惆怅。用她的话说,在惠普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裁员”这个字眼,如今要自己亲手裁掉一同工作多年的同事,的确是件很残酷的事。
那她是如何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呢?
“做人必须将心比心,尤其是领导,他们要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执行。只要你坦诚地向员工解释清楚裁员的原因,并对他们给予辅导,他们是能够了解公司的难处的。”
她希望即使是被裁退的员工,当他们离开惠普时,仍旧会认为它是一家好公司,而不会觉得公司在需要时对他们特别好,不需要时就一脚踢开。
她讲了一个故事,用它来说明惠普如何用心对待被裁的员工,而员工也表现出极大的理解。
去年8月,惠普第一次参加新加坡的国庆游行,当时有百多名员工参加。排练在1月开始,参与者来自不同的部门,他们不顾繁忙的工作,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参加排练。当时,各部门的主管都轮流在周末到场给他们打气,分发小礼品,将排练变成一个家庭日。
就在国庆游行前夕,惠普宣布了第一批裁员名单,当中包括了参加排练的几名员工。他们对公司的主管表示,即使被裁,他们仍旧会代表公司完成国庆游行。他们说:“公司对我们很好,也给了很好的解释,即使离开,我们仍旧与公司一条心。”
说到这里,连萧思脸上流露出激动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从心底感谢这些员工的理解。
新加坡是惠普的亚太总部,它属下四大集团的高级副总裁都在新加坡。在惠普与康柏合并时,由于一些原本在新加坡开发的产品,如掌上电脑Jornada停产,因此导致人们担心惠普是否会关闭在本地的研究与发展中心。
连萧思对大家的疑虑表示理解。她强调合并后,新加坡作为惠普亚太总部的地位不但没有改变,而且更加牢固。例如惠普的亚太四大集团的总裁,全都常驻新加坡,这表明新加坡仍旧是惠普在亚太的中心。
至于研究与发展中心,她透露惠普正在为这个中心重新定位。
“我们目前正在为此进行策划,短期内会有重大宣布。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没有放弃新加坡的研究与发展中心。”(文/张晓中 黄绮芳)